首頁 > 文學

夏啟和有扈氏打起來了,各執一詞,誰更在理?孟子都不願直說

作者:由 履和文化吧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1-20

孟夫子舜何人也

夏啟和有扈氏打起來了,各執一詞,誰更在理?

禹,我們經常尊稱他“大禹”。

大禹,姒姓,夏后氏。他是黃帝的六世孫

。黃帝的次子叫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曾,鯀曾生鯀祖,鯀祖生鯀父,鯀父生鯀,鯀生下大禹。無論從軒轅黃帝還是從顓頊帝算起,大禹都是根紅苗正。大禹繼承舜帝帝位,而後成為

夏代第一位帝位。

夏啟和有扈氏打起來了,各執一詞,誰更在理?孟子都不願直說

大禹死後,

大禹欽定的接班人伯益躲進山裡讓賢

。一說,為夏啟所逼迫並謀害。於是,大禹治水時那個呱呱落地的孩子,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帝位。他就是啟,人們常常叫他夏啟。

大禹的兒子們

史料中沒有關於大禹有幾個兒子的記載,但至少有兩個。因為有一篇文章

《甘誓》

。即夏啟找到有扈氏家門口去打架,打架之前還發表了一篇誓詞。

夏啟和有扈氏打起來了,各執一詞,誰更在理?孟子都不願直說

前邊堯帝讓位於舜,舜帝讓位於大禹,大禹欽定接班人伯益。這些都是全天下都知道的。而大禹死後,

夏啟居然登基,自然從官場到民間都議論紛紛

而議論聲音最大的不是別人。恰恰是大禹的而另一個兒子——

有扈氏

。他的封地在扈,即今天的山西扈縣一帶,所以史書上稱呼他“有扈氏”。

日前,澳門賭王去世,幾房太太爭家產。大禹死後,是不是幾個兒子也搶奪帝位呢?看來不是。因為有扈氏是說出了別人不敢說的話:

夏啟大哥,這個位子不是你的,也不該是你的

各執一詞

有人帶頭,就有人跟著表態。大禹不僅繼承了智慧,更繼承了大禹捨我其誰的霸氣。他要用鐵腕扭轉局面,強化自己的政治。

夏啟和有扈氏打起來了,各執一詞,誰更在理?孟子都不願直說

夏啟與有扈氏各執一詞。

在夏啟看來

,他是大禹的長子,在堯帝之前有繼位的先例;其二,大禹死後,大臣、諸侯也大都聚到了他的麾下。從這兩個角度看,夏啟的即位順理成章。

有扈氏極力反對

,也有充分的理由。其一,天下賢德之人要數伯益;其二,夏啟繼位不符合禪位程式;其三,先帝大禹欽定的接班人也是伯益。有扈氏並非為自己搶位置,而是說公道話。

夏啟和有扈氏打起來了,各執一詞,誰更在理?孟子都不願直說

歷代評說

孟子

平時雖然講仁義,在論述夏啟兄弟之爭時卻異常圓滑。他居然認為,

代表各方勢力的大臣諸侯都追隨夏啟,無論舉賢還是傳子,都是可以的

。孟夫子的話說了等於沒說。

還是代表

草根階層的墨子

,說話更接地氣。墨子更支援原始部落間的民主禪讓制,更同情有扈氏。

雖說勝者王后敗者寇,但是歷朝歷代同情有扈氏的人並不在少數。

漢代經學家孔安國

註疏:“夏啟嗣禹立,伐有扈之罪。”古人用字考究,

“伐”不同於“討”。

“討”是奉天子之命,因此有“言字旁”。而“伐”是諸侯之間發起的戰爭,諸侯相互攻伐。顯然,孔氏認為夏啟攻伐有扈氏的時候,

夏啟並不具備帝王之資格,或者說夏啟的繼位不是很妥當的

《淮南子·齊俗訓》雲:“昔有扈氏為義而亡。”看來他也是有扈氏的堅定支持者。

夏啟和有扈氏打起來了,各執一詞,誰更在理?孟子都不願直說

有扈氏的罪名

清代大學者王夫之認為:“功罪,風化之原也。”“最下,以臣與民之不順於君者為大罪,而忘其民。其次,以君與吏之不恤其民為大罪,而忘其天。”顯然,

對抗君王而殘害了人民,不體恤民情而忘記了上天賦予的使命,兩樣都是大罪。

古代帝王的賞罰,

以天道為標準,惟天為重

。以上論述的重點的就是天道。

“五行者,天以其養民也。”“三正者,天所示人以氣至而主其感者也。”所以,夏啟不提及有扈氏的叛亂,

無論有沒有叛亂,有扈氏破壞了天道,定罪為“威侮五行,怠棄三正”

,這是要遭天討的。

至於罪名是否合理,王夫之未作正面回覆。似乎王夫之也是歷史地看問題,看是否符合發展,不拘於一格。

夏啟和有扈氏打起來了,各執一詞,誰更在理?孟子都不願直說

歷史的答案

對於夏啟和有扈氏的爭鬥,平靜下來考慮,倒感覺還是孟子的觀點更為進步,他

從國家安定考慮,觀察大臣和各方諸侯的意願,而不在乎是否禪位或世襲。

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制社會,階級的產生,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和趨勢。拋開權利的爭鬥,打破僵化思維,看是否符合歷史,是否有利於人民,只有人民才能代表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