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使用《易經》註釋《道德經》第一章(十二)

作者:由 梨花居士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1-24

六極五常指的是什麼

《莊子·天運》是一篇以發展變化為角度,闡述事物發展原理的古代。

開篇,莊子便以自問自答的方式闡明瞭古者‘取法天地’‘效法自然’的出處——天地時空的執行之理。

莊子問:“天是自己在運轉嗎?地是自己在靜止不動嗎?太陽和月亮是自己在爭奪執行的軌道嗎?是誰主宰著他們而如此安排呢?是誰維持著綱紀而使它們成為這個樣子呢?是誰閒居無事推動著它們執行呢?或者是有機關控制著它們不得已而為之?”

之後莊子虛構了或是曾經確實存在過一個名為‘巫咸’的人,答道:“天有六極五常,帝王如能順其自然(取法天地),國家就能得到治理。如有違自然,倒行逆施,則天下則會大亂。”

文中所說的‘六極五常’,便是《文子·自然篇》等諸多先秦古籍中均有記述的‘四方上下’的空間之指,與‘古往今來’的時間之指。

四方上下寓意六極的講述不言自明。但古往今來,時間寓意五常,既五行,五種古者認識的物質形態還需從‘五行相生’說起。

華夏古者認為,萬物的形體只有五種狀態,而這五種狀態的產生雖然不分先後彼此,但卻有著非常嚴格的化生次序。假設第一個環節是金,岩石類的硬金屬,那麼金能化生只可能是岩漿或水等流體。

‘化生’並非指無中生有,而指有有相生,轉化之生。指物質從一種形態,轉變為另外一種形態。而時間在物質形態的化生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主導作用。岩石透過日積月累的不斷沉積產生水,時間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無需累述,而透過不斷加熱的方式使堅硬的礦物融化,使固體化生為流體的自然轉變,推動力一樣也是時間。否則,太陽內部與地核內部為什麼日以繼夜地進行著激烈的化學反應?因為時間的流逝速率被加快了。又為什麼原子彈能夠產生無比巨大的爆炸威力?因為原子彈人為地加快了原子的裂變過程,使用中子轟炸的方式,使得在自然條件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原子裂變轉瞬完成。

那麼,時間的流逝速率為什麼與繞心點的距離有關?因為繞心點的距離與溫度有關,溫度才是控制時間流逝速率的本質。否則,為什麼在低溫環境中食物更容易儲存?因為低溫環境下食物的腐敗過程較慢。但為什麼變慢?因為時間的流逝速率被減緩了。

反之,在高溫環境中時間的流逝速率將被大大加快,將快速完成‘木生火’,從有機物化生為能量的自然轉變。

何為‘水生木’?從流體化生為有機物的自然轉變。

何為‘木生火’?從有機物化生為能量的自然轉變。

何為‘火生土’?從能量化生為養料的自然轉變。

何為‘土生金’?從養料化生為礦物的自然轉變。

這便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再生水……五行輪轉規則,中華古者所說的五行相生之理。

那麼,天地的運轉規則如何取法?

天地的形體日月星辰為什麼能夠週而復始的不斷運轉?因為推動形體運動的自然趨勢,無相無形的空間與時間,如莊子所言是個平衡共處的統一體。因此在‘齊物論’中莊子強調‘天地一指’,天與地,空間與時間是同一根手指的正反兩面。也是遵循此認識,象數文化才可以透過顛倒次方比例的簡單方式,換算天體的時間與空間引數。如透過觀察得知哈雷彗星每隔76年便能環繞太陽公轉一週,那麼便可以將哈雷彗星的二維時間引數‘76/年’,顛倒為三維空間引數‘17。94Au’。

顛倒方法既《繫辭傳》中記載的‘參天兩地’規則,如若想將二維時間引數顛倒為三維空間引數,便以‘三’作為次方比例的分母,‘二’作為次方比例的分子,換算時間引數的三分二次方即可。

反之,若想將三維空間引數顛倒為二維時間引數,使用‘二’作為次方比例的分母,‘三’作為次方比例的分子,換算空間引數的二分之三次方即可。

如此,便完成了76的三分之二次方約等於17。94……17。94的二分之三次方,同樣約等於76的‘陰陽互根’換算。

之後,使用地球軌道平均轉速29。783公里/秒,除算17。94的二分之一次方或76的三分之一次方,均可換算出哈雷彗星軌道平均轉速7。03公里/秒的結論。

再之後,使用哈雷彗星軌道平均轉速7。03公里/秒,乘積哈雷彗星所處時空位置的‘時空加速度’,如哈雷彗星經過地球平均軌道天文單位1Au位置處的時空加速度5。9(√((17。94×2-1)÷1≈5。9)),結果便是哈雷彗星經過地球平均軌道天文單位1Au位置處時的軌道速度41。5公里/秒(7。03×5。9≈41。5)。

使用《易經》註釋《道德經》第一章(十二)

哈雷彗星在地球平均軌道時引數

而完成這一系列簡易換算的原理,不過是對立與統一併存的古學講述——致中和。

對立與統一是西方文明對自然本質的概括,而東方文明認為自然界中不應該存在你死我活的對立關係,如莊子認為“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沒有我的對應面就沒有我本身,沒有我本身就沒法呈現我的對應面。

老子同樣認為“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沒有無,什麼才是有?不存在難,又如何界定易?要知道,長與短共同構成了圖形,哪怕是一條再簡單的直線也是由無數條短共同組成。反之,如果沒有的長的顯現,短的存在意義如何體現?同理,沒有了高與下的分別,先與後的次序,力何如循序漸進充盈萬物?

總之,取法天地的東方文明認為能夠使社會長治久安的文化理念,不是你死我活的對立關係,而是天地並存,空間與時間平衡共處的和諧關係。

中指平衡,絕非對立。

和指共處,更非統一。

致中和則指,和諧共處。

但中華民族“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價值理念,一再被別有用心的人刻意詆譭歪曲。因此我才寫這本書,並且長篇大論揭示自然現象,空間與時間的執行本質。目的不止是為了讓中華兒女堅定文化信仰,更加想讓外國友人真正瞭解我們,瞭解中華民族是一個怎麼樣的民族,為什麼我們會提出“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價值理念。

請不要再懷疑我們如此說並如此做的初衷,我們只是崇尚自然,並取法天地的純樸民族。

(使用《易經》註釋《道德經》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