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親子關係不應該從父母的計策開始,誠意正心才是為人父母之道

作者:由 四眼觀天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2-19

何為父母之道

親子關係不應該從父母的計策開始,誠意正心才是為人父母之道

親子關係

原本以為中國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挺簡單的,父母養育小孩,教導他為人處世,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老了之後,子女回報父母,最終目標會遵循“父慈子孝”,達到兩代人其樂融融的和諧關係。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臺灣某國學大師關於國學的一期講座,談到了親子關係,他奇葩的審視角度真的驚到我了。

親子關係不應該從父母的計策開始,誠意正心才是為人父母之道

很多人出國留學之後,很少和父母聯絡

這位國學大師現在已經駕鶴,原來覺得他的觀點挺有趣的,但是自從看了他的親子關係一集之後,對於他的講座再也不去看了。在那一集中,他用他獨特的眼光觀察了當代中國的親子關係。他看到一個現象:如果父母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子女身上,子女受到很好的教育,長大以後很有出息,那麼等到父母老了之後,他們正是事業上升期,根本沒有精力自己照顧父母。有的人會出國工作,甚至一年到頭都沒有時間探望父母,更談不上照顧了。而那些從小就沒有出息的人,沒有能力遠走高飛,等父母老了之後,就會留在父母身邊照顧父母,不但是物質贍養,還有更多的時間對於父母精神贍養。

親子關係不應該從父母的計策開始,誠意正心才是為人父母之道

這也許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智慧

於是他得出一個結論:如果父母想安度晚年,就不能讓小孩太有出息!或者,子女多的,就一定要讓一個小孩不要太有出息。這種觀點真是好可怕的。完全喪失了人類基本的道德觀念,以自私詭詐之道立身,儒家有句話流傳時不是很完整”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原本前面還有一個”誠意、正心“。

父母生養小孩,也許有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的考慮,但是這不是唯一的目的。父母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對於下一代的充分發展是負有責任的,只有這樣整個社會才會往前發展。如果在每個家庭內部,父母都開始考慮為了自己的養老問題,而刻意限制孩子的發展,這是違背家庭和社會向前發展的要求的。一旦父母這種缺乏公平的企圖被孩子發現,那麼徹底的決裂也不是不可能的。

親子關係不應該從父母的計策開始,誠意正心才是為人父母之道

矛盾總是存在的,親人之間也是如此

做人還是誠心誠意的好,耍這樣的小聰明,最終只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很多人在年紀很大的時候,依然沒有什麼出息,只能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他們自我發展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心中就會有不平之感。雖然父母對於孩子留在自己身邊很高興,但是他的不平始終存在。積累到一定程度,矛盾就會爆發,出現弒親這種事,也不是沒有沒有發生過的。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自我實現的需求”也是人類生存可觀需求的一個部分,這種需求是不能用“孝順父母”為理由去壓制的。

親子關係不應該從父母的計策開始,誠意正心才是為人父母之道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當然這位國學大師說的現象在社會中也是廣泛存在的。但是原因並不是讓小孩有出息,而正是這些家長在培養小孩時,一味追求功利化的目標,缺乏對小孩的人格教育導致的。這些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學會的評判人生的標準就是自己學業事業的成功,與父母之間的交流也僅僅限於學習。父母在晚年時要求精神贍養其實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父母曾經對於孩子有過精神撫養,小孩子在童年時從父母那裡接受精神養育的過程中,學會精神養育,等到自己有了小孩會給自己的小孩精神養育,等到父母老了也會對父母精神贍養。

親子關係不應該從父母的計策開始,誠意正心才是為人父母之道

精神贍養是一種需求,但是要求不來

假如父母從來沒有給過小孩精神撫養,小孩會精神贍養的可能性有,也許是他從別人的善意對待中學會的,但是機率是不確定的,也不是父母可以期待的。更何況父母在小孩童年時,苛刻冷漠地對待過他呢?你能期待他在老了的時候怎麼對待你呢?即便是社會宣揚“忠孝”之道,但是出於“真心對待”和“應付照顧”的差別是別人無法監督的。

親子關係不應該從父母的計策開始,誠意正心才是為人父母之道

照顧老人的確需要很多精力

“有出息”和“照顧父母”並不是兩個對立的概念,也許有出息的人,會忙一些,但是如果他是一個人格健全的人,他其實還是會有時間和精力,尤其是有財力讓父母的晚年過的很舒服的。假如一個沒有出息但是孝順的孩子,在面臨父母生病需要鉅額手術費用,卻拿不出來的時候,他再孝順再哭泣,老人再感動,有什麼用?所以不要打錯了主意,耽誤自己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之間,也要講究“成全”別人,別人過好了,哪怕跟自己沒有關係,自己看著也高興,這是一個人的基本美德。“望人窮”這種卑劣的品性,用在鄰居身上都是惡毒的,又怎麼能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呢?

親子關係不應該從父母的計策開始,誠意正心才是為人父母之道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為什麼不送給自己孩子一朵呢?

中國古代的文化是充滿了悖理之處的。這些文化的創造者往往是中老年人,他們在總結人類美德的時候,一方面告誡年輕人,要經常反思,“日三省乎己”,自己無事的時候要反省,遇到困難了要先找自己的毛病;一方面,出於維護君主和統治者的權益,要求人們要“為尊者諱”,為了維護“忠君”思想,就要先培養“孝悌”思想,搞出一個“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父母在親子關係中無論做什麼都不能批評,也不用反思,導致千吧年來,育兒理論幾乎沒有什麼進步。親子關係是一對對立統一的矛盾,而作為教育者的父母是親子關係中的主要矛盾,主導的一方,連主導的一方都不積極反思,改進,只一味想著維護自己的權益,親子關係還能有好麼?

親子關係不應該從父母的計策開始,誠意正心才是為人父母之道

然自己孩子沒有出息來讓他養老,這符合仁麼?

剔除儒家在幾千年來為維護封建統治而附加上的東西,他所主張的“對人對事要至誠”這一點來說,是可取的。父母和孩子之間有,教育管理的職責,但是教會他們真誠地對待他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假如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認為孩子小,可以在他身上施以“詭詐之術”,那麼這樣的“不至誠”最後都會施加在父母的身上,因為這一切,都是父母教會他的。

養老問題是一個家庭和社會很重要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各方面的相互合作和努力。有些東西要求不來,要自己誠心換來。希望現時和未來,家家都能父慈子孝,互幫互助,其樂融融。

原創不易,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