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老子與孟子,復古主義,雙方古今觀之比較有何不同?

作者:由 風雲623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2-27

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老子古今觀與盂子古今觀之比較,大家可以研究老子古今觀與盂子古今觀之比較對現在有沒有借鑑意義,有沒有超前思維或者觀念,那現在開始閱讀吧!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留言,歡迎吐槽。

老子與孟子,復古主義,雙方古今觀之比較有何不同?

老子的古今觀與孟子的古今觀,從所崇尚時代來看二者明視訊記憶體在很大的不同,老子更傾向於回到類似於原始社會的社會狀態,孟子則不然,他主張法先王,恢復所謂先王時代的古制以及相關道德規範,這是老子絕對抵制的。這也是儒道兩個學派之間顯著的不同,正如呂思勉所說:“道家代表黃帝時代思想,儒家代表西周時代的思想。”而且老子對於現實的批判正如上文分析所說採取的是一種溫婉對比的手法,從無直言當今社會如何不好,這也是與孟子嚴厲批判當今社會態度相比差別較大。但是二者古今觀之間又是存在聯絡的。主要體現在孟子在對於現實批判的角度、對於歷史程序的認識方面與老子相似。

老子與孟子,復古主義,雙方古今觀之比較有何不同?

這種思想的相似性或許就是孟子受老子思想影響之處,這也符合百家相互辯駁吸收的時代思想氛圍。從現實批判角度來看,老子反戰、反暴斂這些觀點在孟子對於現實批判上都有繼承與運用。更重要的是老子與孟子二人都把復古主張依託於古今歷史發展程序的理論之上。他們對於古今歷史程序方面都有總體倒退與迴圈的認識。只不過二者側重點有所不同,老子側重於總體倒退,認為古今歷史的發展就是一個時間上前進,在“道”上卻是倒退的過程,具體表現在國家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在倒退、社會的醇厚程度在倒退。因此需要復古,而“反者道之動”這種萬事萬物迴圈不己的規律則為復古提供了可能性,所以老子的復古主義的根基偏重於倒退的歷史觀上。

老子與孟子,復古主義,雙方古今觀之比較有何不同?

而孟子的復古主義則側重於治亂迴圈。他雖然對於社會總體倒退方面有所論述,但遠沒有老子來的多。他認為古今歷史上曾多次出現過治亂迴圈,而治亂的關鍵在於是否實行先王之道,因此他的復古主義是立足於迴圈史觀上的。但從總體來看,老子與孟子二人的復古主義都渴望從歷史發展程序方面尋找到復古的依據。這是二者古今觀上較為重要的共通之處。孔子以來思想發展的影響從孔子到孟子,儒家的古今觀其實存在一個很大的跨越。這種跨越主要體現在孔孟二人古今觀的差異上。孟子其實對於孔子的古今觀在繼承的同時進行了改變性的發展。其繼承之處在於孟子承襲了孔子對於三代社會推崇的大方向以及對於當今社會不滿的態度。

老子與孟子,復古主義,雙方古今觀之比較有何不同?

同時孟子又做了變革,不僅突出了崇古的色彩,豐富了三代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美好的具體表現,從而使得儒家的厚古有了充分的理論證據。而且孟子對於當今社會的批判也與孔子相比更為直接嚴厲,甚至直言今不如昔。這是可以稱得上儒家在古今觀構建上的一大突破。筆者認為這種變革並非突發而成的,它是儒家自身古今思想發展的必然結果。郭店出土的儒家簡牘中關於古今思想與孔子相比己有所不同,並且從這些簡牘上能找到孟子古今觀形成的一些源頭依據。這也符合郭店儒簡作為孔孟之間儒家思想傳承重要文字的獨特地位。

老子與孟子,復古主義,雙方古今觀之比較有何不同?

郭店儒簡與孔子相比對於古代的推崇有所增加,特別是對於美好的先王世界已經開始初步構造。首先孟子繼承了郭店儒簡大量引用《詩經》、《尚書》內容的習慣,根據李零先生統計:《緇衣》篇共二十三章,其中引詩的就有二十二條,引書的有十條;《五行》篇共二十八章,其中引詩八條,這種大量引用《詩經》、《尚書》的情況,在《論語》孔子的言論中沒有出現,而孟子則繼承了這種習慣。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個人認為主要是孔子對於古代文化十分崇慕,並且強調《詩經》、《尚書》為代表的古代文化的教學而導致的。

孔門弟子受其影響對於古代文化也持推崇精神,《論語》中對此已有反映。孔子的弟子們不僅詢問詩句的意思:子夏問曰:“‘巧笑債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張曰:“書雲: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而且還引用詩句以作為自己的觀點的表達: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路甚至終身吟誦“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這兩句詩。因此可以看出,這種對於古代文化的推崇的思想是被孔門後學繼承與強調的。到了郭店楚簡那兒己是其崇古思想加強的一大表現,最後孟子也自然地繼承了這種崇古的表達方式。

老子與孟子,復古主義,雙方古今觀之比較有何不同?

其次郭店儒簡對於先王開始進行了形象化的描述,基本包含了孟子對於先王政治模範以及個人品德方面的幾大要素。政治上從堯舜以來先王以仁治國,“堯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道,豈必盡仁”,“禹以人道治其民”;文王亦是“知而安之,仁也。”而且還重賢使能,“舜耕於歷山,陶埏於河滸,立而為天子,遇堯也”;“堯舜之行,愛親尊賢。”最後還重視對於百姓的教化,故先王之教。

老子與孟子,復古主義,雙方古今觀之比較有何不同?

今天小編就介紹到這裡,喜歡的點個贊,大家對於老子古今觀與盂子古今觀之比較最關注的的是哪些歡迎留言與討論,小編會一一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