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作者:由 林小同學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08-11

抽象衝動是誰提的

裡希特的作品喜歡透過表現性和抽象性的雙重手段,來探討繪畫的材料、觀念和歷史意味。

他在表現和抽象之間的緊張關係中發現了繪畫的更多可能性。回望他長達60年的藝術生涯,他的創作包含了油畫、攝影、數碼複製、裝置等豐富媒介。他在題材上大膽的跨越和嘗試不斷在向世人提示,他一生從未停止探索繪畫的邊界,而源動力從來都關乎內心。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裡希特最新玻璃裝置作品,2020年

為什麼畫畫?

格哈德·裡希特1932年出生在德累斯頓,他以一個社會主義壁畫家的身份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1961年,29歲的裡希特逃離東德前往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學習,當裡的德國仍處在二戰的餘波中,藝術家們也同樣如此。因此“為什麼要畫畫”似乎成為一個極具挑釁性的問題。對於在獨裁政權下成長的裡希特來說,繪畫的理由是充分的:

“藝術需要自由……在獨裁政權中沒有藝術,連糟糕的藝術都沒有”。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裡希特第一件架上作品《桌子》,1962年

“對於繪畫的原始衝動是源於交流的需要……沒有這一點,一切工作都是不合理且無意義的。”——裡希特(2014年)

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幾年裡,裡希特根據報紙、雜誌和家庭相簿上的圖片創作了我們熟知的“攝影繪畫”,透過呈現歷史和個人回憶諷刺了資本主義社會和納粹主義,也是對戰後波普和激浪派等藝術運動的迴應。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魯迪叔叔》,1965年

將看似平淡無奇的場景和快照轉化為意義模稜兩可的繪畫,而它們與攝影的區別在於刻意被模糊化的畫面與時而波濤洶湧的筆觸。裡希特希望告訴人們:繪畫既能提示物體的存在,同時又能表現抽象。而灰色的運用在於“

一切都同等重要,又同樣不重要”。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抬棺材的人》,1963年

之後裡希特又轉向了風景畫,主題多是一些未受汙染的荒野或未被破壞的鄉村風景,實際上也是對於當時人們宣佈“繪畫已死”的蔑視。他觀念性的風景也成為後來他抽象作品的語料庫。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冰》,1981年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薄霧中的冰山》,1982年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棚戶區》,1989年

畫什麼?

從肖像畫到風景畫再到抽象畫,裡希特對於“畫什麼?”從來都很任性。即使在同一時期,他也會有主題完全不同的作品。這是並非源自藝術家狂野跳躍性的思路,而是百分百計劃好的。

他時而畫家人和身邊的朋友。同一個物件他可以連續畫多張,力圖獲得不同意味的結果。此時,畫中的人物是誰?和他的關係怎樣?似乎都不如他採取怎樣的方式又獲得怎樣的結果更重要。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貝蒂》,1977年

時而他的畫也源於一個浪漫的主題,比如他將森林描繪成一個難以辨識、充滿黑暗誘惑的神秘場所。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森林-7》,2005年

“無助感是繪畫中最偉大的主題,也是繪畫的最強烈的動機。而森林總具有特殊意義,也許在德國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重要。你可以在森林裡迷路,感到荒蕪,但也會有安全感,你可以緊緊地在灌木叢的懷抱裡。”——裡希特(2014年)

這個浪漫表述的背後實際上一點都不浪漫,還有些陰森森。在他的抽象作品《森林》系列中,斷斷續續的筆觸讓人聯想起折斷的樹枝,黑色的背景像是森林的黑暗深處。實際上他確有所指,納粹集中營總是建立在茂密的樹林深處。

而近幾年他對色彩的熱情也陸續呈現在作品之中。巨大尺幅的彩色條紋和方格記錄了他多年來對於色彩研究的努力。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4900種色彩》,2007年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彩色條紋》,2013年

如何畫?

計劃、審視、判斷、重複是裡希特的繪畫方式。

他會先描繪下一些具象的場景,或許源自照片,或許源自他過去的風景畫面,接著一抹寬大的顏色,加上刮子的處理,根據裡希特自己的說法,這個過程本身留給下一步更多可能性。

因此在他具象與抽象並存的作品中,方法從不是靜態或可預測的,他會隨時進行“審視、判斷、重複……”

裡希特著名的《比克瑙》(Birkenau)系列,就是基於納粹集中營奧斯威辛-比克瑙的四張照片創作的。2014年裡希特將這些畫面在畫布中勾勒出來,然後逐一粉刷,產生一種撕裂感的表面,從而呈現一種歷史與記憶、破壞與重建的複雜畫面感。

從有意味的影象開始,以抽象的畫面結束。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比克瑙》(Birkenau),2014年

為什麼依舊在畫?

“繪畫已死”、“為什麼還要繼續繪畫”似乎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似乎已不成為一個問題,裡希特的回答是:

“因為繪畫提供了一個自由,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理解它?又如何呈現它?”——裡希特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抽象繪畫》,2016年

市場情況

2016年劉益謙在瑞士巴塞爾高調購入裡希特長達11米抽象作品的新聞似乎還歷歷在目。而他對於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來說,應該是接受度最高的在世西方藝術家之一了,在拍場已然成為當代藝術的“標配”。

他的作品源於歐洲市場,在美國市場一路走高,曾被高度讚揚其在色彩、抽象領域的成就。不免讓我們聯想起同樣在美國市場叱吒風雲的傑克遜·波洛克和馬克·羅斯科。裡希特的藝術市場在大型抽象畫的成功推動下,真正成為一個“全球性藝術家”,從市場角度來說,成為國際藝術品“硬通貨”。原因何在?下文的分析也許可以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

態度&方法

今年88歲高齡的裡希特從來不掩飾他對藝術市場的反感,說“藝術品市場就像銀行業危機一樣荒謬”,他更反感那些“投機者不斷尋找的更為明目張膽的商業畫作”。

不過,不管藝術家的態度如何,藝術品市場從來都驕縱而無禮。

反感歸反感,裡希特作為一位德國藝術家,始終有著嚴謹的方式和作風。他將自己從1962年以來的作品都進行標號,並在gerhard-richter。com的官網資料庫中提供了每件作品的詳細記錄,包括可以公開的拍賣價格和買家。同時他對於長期合作經紀人的選擇也十分明智:十分擅長銷售,並擁有多年博物館藏品管理經驗。

這讓裡希特作品40%的買家都來自世界各地的博物館。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格哈德·裡希特官方資料庫

gerhard-richter。com 主頁

圖源gerhard-richter。com

藏家

裡希特的藏家來源於世界各地。著名的歐洲雜誌Economist(《經濟學人》)將裡希特和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作品市場相提並論,

稱其有著透明的交易市場,不受操縱性交易商的束縛。

不過也許接下來我們就會明白,即使藝術家的作品不是由交易商推動,也可能是直接由藏家推動的。不難想象部分非博物館的私人藏家會以各種方式(如囤積)來推高價格。

自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裡希特的作品一直穩步從德國進入世界各地。

在2008美國金融危機之前,購買裡希特作品主要是以美國和韓國藏家為主;金融危機之後,最大的買家則來自俄羅斯和中國。

在有記載的拍賣結果中,中國臺灣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就收藏了多幅裡希特的大尺幅繪畫。其他收藏了裡希特作品的藏家還包括巴西億萬富翁、慈善家莉莉·薩弗拉(Lily Safra)。她於2012年購入一幅裡希特的大尺幅繪畫,並捐贈給以色列博物館。2015年,芝加哥金融大亨、慈善家肯·格里菲斯(Ken Griffin)在蘇富比倫敦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以3038。9萬英鎊(約合4630萬美元)的價格拍下了裡希特1986年的作品《抽象畫》,打破裡希特的個人拍賣紀錄。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抽象畫》,1986年

裡希特個人最高拍賣紀錄

圖源蘇富比

價格增長軌跡

裡希特作品的增值無疑令人“驚悚”。

自1977年以來,裡希特的畫作升值了64076%

,年增長率為近15%。至今他有近50件作品拍出千萬美元以上的價格。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自1977年以來裡希特作品拍賣價格變化情況,圖源網路

早在2001年,他的作品就引起了紐約拍賣行的關注。2001年5月蘇富比以49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了他1982年的《三根蠟燭》,這讓裡希特成為拍賣價最高的在世藝術家。在2011年一場佳士得倫敦的拍賣中,另一件《蠟燭》系列作品以1050萬英鎊(約1650萬美元)的驚人價格成交。這個《蠟燭》系列在裡希特一共繪製了24幅,而在當時則是一張也沒賣出去。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三根蠟燭》,1982年

面對自己作品的市場如此狂熱,裡希特自己都曾多次表示

“這無法理解,就像中文或者物理學一樣難以理解……”

因此沒有操縱是不可能的,不然裡希特也不會如上文所說的對於藝術市場深感反感。但被當做操作的物件,也要有絕對硬核的基礎。

2002年裡希特在紐約MoMA舉辦回顧展:《四十年的繪畫》

。展覽受到空前好評,繼而引發了拍賣市場價格的大幅上漲。

十年後他另一個大型回顧展相繼在倫敦泰特美術館、柏林國家博物館和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展出,這一巡迴展繼續推高了他的價格。這些展覽的成功成為他作品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

而此後,他作品的市場發展似乎沒有那麼“健康”,作品的價格以驚人的速度攀升,2015年2月10日,1986年的一幅大型抽象畫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創下了4630萬美元的歷史拍賣記錄。而在1999年這件作品在蘇富比拍出的價格是60萬7500美元,在15年的時間裡,作品價格增長了4560萬美元。

裡希特作品成交價在2016年達到高峰。以1。895億美元的年度拍賣額排名全球第四,成為成交額最高的在世藝術家。然而2016年以後,拍賣市場內便少有能打破拍賣記錄的抽象作品出現。2017年的拍賣中,僅有兩件作品超過千萬美元。據外媒統計,2012年至2017年間,裡希特的抽象畫價格普遍處於2800萬至3400萬美元的價格區間。他十件作品最高的作品中,九件都是這個期間拍賣成功的大型抽象作品。2018年後,他的抽象畫價格很少能達到2012-2017年的高位。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頭骨》,1983年,2018年於佳士得流標

然而不管是否被市場操縱,裡希特作品在全球的接受度是顯而易見的。他最近一次在市場的表現記錄為2019年第49屆瑞士巴塞爾博覽會上,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以2000萬美元售出裡希特1966年的攝影繪畫《集會》,也創下了近三年來瑞士巴塞爾藝術展的單件最高價作品銷售記錄。

「談兿」格哈德里希特式“陰謀”

裡希特於2019年巴塞爾售出的作品

《集會》,19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