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夢中出現已去世的親人,暗示著什麼?弗洛伊德分析:夢境與潛意識

作者:由 心格情感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2-10-09

什麼是大量感的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古往今來,有無數心理學家針對人的夢境進行了相應的探索,中國有周公解夢,

外國有夢的解析,正是因為夢境如此常見,並且充滿著預示的意味,所以人們才對它尤為好奇。

對於每個人而言,做夢都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只要我們進入到淺度睡眠當中,夢境便應運而生。可儘管夢每天都出現在我們的腦海當中,但你真的瞭解它嗎?

夢中出現已去世的親人,暗示著什麼?弗洛伊德分析:夢境與潛意識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你白天時時刻刻都在想念一個人或是一件事的時候,晚上就很有可能會夢到相應的物件。

影視劇中就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比如主人公最親的親人離世了,他就會在之後的日子裡。頻繁夢到對方,以此向觀眾傳達他對親人思念的心情,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場景也比比皆是,相信大家也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白天經常想念某個人,晚上就會夢到。

夢中出現了去世的親人,究竟暗示著什麼呢?夢境心理學告訴你真實答案,這並不是迷信。

夢中出現已去世的親人,暗示著什麼?弗洛伊德分析:夢境與潛意識

在面對親人離世的這件事時,很多人的潛意識還沒有意識到現狀,由於其難以接受親人離開的場景,所以他們會誤認為親人其實還在自己的身旁從未離開過,然而現實常常是相反的,所以人們的夢境總是會出現已經過世了的親人。

弗洛伊德關於夢的解析。

很多人都不相信夢境的真實性,畢竟大腦構想出的場景存在著許多漏洞,不可能100%迴歸於現實,不過大家千萬不要忽視一點,夢境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只是平時的我們注意不到罷了。

接下來就從科學的層面看一下,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對夢是如何解析的。

夢中出現已去世的親人,暗示著什麼?弗洛伊德分析:夢境與潛意識

弗洛伊德曾提出了夢的解析理論,該理論在人類發展史上具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是心理學發展的里程碑。

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向大家講述了他針對

的三個發現:

1、兒童其實具有性愛的意識與動機。

2、伊底帕斯情結屬於人類最常見,同時也是最普遍的心理情結。

3、夢是潛意識對慾望以及孩童時期慾望偽裝的滿足。

簡單來說,夢是慾望的滿足,這就是夢的解析,最主要的觀點,假如人們的慾望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大腦就會把這些資訊壓抑在內心深處,形成潛意識,等到做夢之時,潛意識就會以這種方式表現出來,從而讓人們在夢中實現自己的心願。

夢中出現已去世的親人,暗示著什麼?弗洛伊德分析:夢境與潛意識

弗洛伊德關於夢的解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實應該和夢境分割開來,夢境中的許多細節或是每一個不切實際的幻境都可以推斷出表面上看不到的深層含義,只要把這些細節組合起來,我們就能夠完全的理解這個夢所代表的意義。

原生家庭將對個體產生重要的影響。

這個理論可能大家會覺得很枯燥,在這裡簡單舉個例子。一位女性常常夢到自己的兒子離世,每每夢到這樣的場景,她的心中都焦慮難安,於是她進行了心理諮詢,想要弄清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在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談話後,心理醫生髮現,原來這位女性之所以做這樣的夢,這和她的家庭背景脫不開關係。

夢中出現已去世的親人,暗示著什麼?弗洛伊德分析:夢境與潛意識

這個女性小時候就失去了父母,她是由姐姐一手帶大的,兩姐妹互相扶持,最終長大成人,由於經濟能力比較差,這位女性很早就輟了學,然後步入社會找了工作,也正是在打工的時候,她遇到了未來的丈夫。

本以為幸福的生活就此降臨,沒想到兩個人剛結婚不久,丈夫就突發意外離開了人世,而這顯然讓原本就缺愛的她大受打擊。

沒過多久她就發現自己懷孕了,此時肚子裡的孩子就是她活下去的唯一支撐。

孩子降臨讓她重新喚起了活著的勇氣,但由於失去了最重要的人,所以她的內心壓力越來越大,做夢時也常常夢到兒子離世。

夢中出現已去世的親人,暗示著什麼?弗洛伊德分析:夢境與潛意識

其實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句話並不是迷信,很多人的夢境都與現實息息相關,只要你把夢境中的諸多

細節

總結在一起,你就會發現

其實都來源於現實世界。

假如我們頻繁夢到去世的親人,只能說明我們的心裡還想念著對方,不願意接受他已經離開的事實。但不管怎麼說,人終究是要向前看的,只有心懷陽光,過好當下,才能迎來幸福的明天。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