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社恐”,一個近年來逐步進入公眾視野的網路流行新詞

作者:由 精神科醫生王永龍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1-16

社交障礙怎麼定義的

“社恐” 為什麼現在網上這麼多人自稱社恐?是無病呻吟嗎?

在微博、豆瓣、b站等多家平臺上也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相關的微博話題也引發過億的閱讀量。

那網路上熱議的“社恐”到底是什麼呢?

“社恐”,一個近年來逐步進入公眾視野的網路流行新詞

其實“社恐”就是“社交恐懼”的縮寫,又稱“社交焦慮”。

大部分抱怨的“社恐”,可能只是社交焦慮。那社交焦慮到底是什麼呢?

社交焦慮是什麼?

社交焦慮是指個體在面對或即將面對一種或多種社交情境時。

擔心被他人關注或評價,因而產生的緊張、擔憂、恐懼等不良情緒體驗以及對社交情境的迴避行為。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害怕別人對自己“指指點點”,而選擇了儘可能迴避社交場合。

如果一定要參加社交場合,可能立即會感到緊張不適。

脫口秀演員鳥鳥在一次表演中誇張生動地揭示了“社恐人”的內心鬥爭。

她說道,自己如果被一隻老虎咬了,並不會選擇求救。

“因為如果沒有人救我,我只是可能會死,可是一旦有人來救,我還得跟他打招呼”。

“社恐”,一個近年來逐步進入公眾視野的網路流行新詞

除了鳥鳥舉例地害怕和陌生人打招呼外,典型的社恐表現還有:

與人社交能文字就不打電話,能線上絕不線下;

路上偶遇到不熟悉的同事或朋友,只想玩手機假裝沒看見;

每次出現在社交場合,都會在角落假裝自己是“透明人”。

工作會議突然被點名發言,大腦會一片空白,甚至滿臉通紅;

隨著網際網路高速發展,年輕人更習慣於線上表達,對線下社交場景感到陌生。

促使社交焦慮的現象愈發普遍,特別是性格比較內向的人,更容易出現對社交的迴避行為。

那出現上述症狀是屬於社交焦慮?還是社交焦慮障礙呢?

那如果長期有上述表現,就一定是精神心理障礙嗎?

社交焦慮與社交焦慮障礙的區別

其實社交焦慮的嚴重程度有不同等級,呈現梯階狀態。

而社交焦慮障礙是其中最嚴重的一種狀態。

那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判斷自己是社交焦慮?還是社交焦慮障礙?

兩者在症狀上並無本質差異。

“社恐”,一個近年來逐步進入公眾視野的網路流行新詞

但社交焦慮障礙的症狀強度、持續時間、社會功能影響等方面都比社交焦慮嚴重很多。

下表可以幫助更加清晰地區分兩者:

0

如何緩解

焦慮,輕鬆社交?

自我暴露法

自我暴露法是指個體透過主動進入引發社交焦慮的情境或場合,逐步產生對社交場合的適應能力。

緩解因社交情境而引發的痛苦。此方法是參考認知行為療法中暴露療法。

“社恐”,一個近年來逐步進入公眾視野的網路流行新詞

對社交焦慮有明顯效果,具體方法如下:

在紙上列舉自己害怕的社交場景,按照由易到難依次排列,例如:與同事打招呼→向陌生人問路→與售貨員砍價……

針對不同難度等級的社交情境,制定出詳細周全的挑戰計劃,例如:早上到辦公室對第一個見到的同事說“早上好”,來完成與同事打招呼的挑戰。

根據計劃完成第一步挑戰,剛開始可能會感到很可怕,但可以在心中鼓勵自己克服困難。

在完成第一次挑戰後,透過每日練習來重複訓練,鞏固成效,並記錄成就。

當低階段目標熟練掌握後,挑戰下一個目標,直到實現最終目標。

“社恐”,一個近年來逐步進入公眾視野的網路流行新詞

透過逐級遞進的方式,把自己不斷暴露在社交情境中,從而減輕自己對社交情境的焦慮情緒。

(2)心理認知練習

很多社交焦慮都源自對社交情境的認知偏差,可以透過認知行為療法的練習。

糾正對社交情境的錯誤認知。具體操作是按順序回答下列問題:

你的社交困擾或壓力是怎樣的?(從細小的困擾開始寫)。回答參考:害怕與上司溝通,對方要求很高,態度也很冷淡。

請用數字0~100量化問題1的困擾的真實程度。回答參考:認為80分的真實。

請用數字0~100量化問題1的困擾所帶來的痛苦程度。回答參考:70分左右。

請將內容反向(肯定否定)。回答參考:不害怕與上司說話,對方要求不高,態度並不冷淡。

請寫出反向的2條依據。回答參考:對方早上會主動和我打招呼、上司中午會關心我吃了什麼。

請再次考慮問題1的困擾是否真實,用數字0~100表示。回答參考:大概40分。

請再次考慮,問題1的困擾所帶來的痛苦程度是多少,用數字0~100表示。回答參考:大概30分。

透過每天練習,鍛鍊自己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可以幫助重構認知,減少認知扭曲出現的可能性。

(3)提升溝通技巧

缺乏恰當的社交技巧,也是社交焦慮的誘發因素之一。

王主任提醒透過下面幾個小技巧

可以有效降低社交難度,緩解對社交的緊張焦慮情緒:

閒談:兩個不熟甚至陌生的人可以透過閒談拉近距離,順利展開對話。最好用的交流話題即“誇獎對方的穿著打扮”,或是談論熱點新聞。此外,可以多準備一些話題,當對方對某一話題不感興趣,可以適當轉換。

友好的說話方式:說話的內容儘量積極正面,不要說“喪氣話”和“壞話”,以維持友好的說話氛圍。同時,說話時需注意表情管理,可以在恰當時候運用微笑表達自己的善意,能很快拉近你與他人的距離,給人春風般的溫暖。

學會附和傾聽:在聊天中,要將注意力放在對方的談話上,傾聽對方的內容,當你認同對方觀點或覺得有趣時,可以適當地加入“對呀,是的”等附和,誘導對方說話,使得溝通更加順暢。

除了上述三種方法,也可以選擇做不太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減少社交活動頻率等降低社交焦慮對生活的影響。

但如果現實層面不允許自己迴避社交,自助方法也難以緩解焦慮情緒。

可以適時求助專業諮心理詢師的幫助。

透過改變自己的不良認知來達到症狀減輕或消除目的,改善個人評價及負性自動思維。

同時也可以嘗試更具適應性的方式處理社交問題,從而減少社交問題帶來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