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說說文學批評的尺度

作者:由 鐵劍幫幫主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1-27

怎樣進行文學批評

文學產生之後,就有文學批評與之相伴相生。可以說,文學批評有對文學發展的規範作用,也能對作家做出一定的指導。但是,在文學批評的發展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一些偏差,甚至出現大尺度曝光問題,不是一棍子打死,就是捧上了天,卻鮮有恰到好處的批評。那麼,文學批評的尺度到底在哪裡?應該怎麼把握?

說說文學批評的尺度

評論家吳義勤說:“批評的力量不是說你的情緒或姿態有多強悍,嗓門有多大,調門有多高,關鍵是看你有沒有說服力,有沒有本領讓讀的人服氣。”也就是說,文學批評要一針見血,不能大而無當,也不能亂扣帽子。在很長一段時間,政治主導了文學,弄得人人自危,沒有什麼有創見的文學作品出現。尤其是一些革命文學作品,套路基本上是一致的,可是那個時候的批評卻總是眾口一詞,都說好,還說開創了新時代,讓人們鼓舞革命鬥志。畢竟,那個時代需要那樣的文學,需要革命的精神,而不需要資本的介入。到了改革開放時期,改革文學興起,從工廠改制,到農村土地承包,都可以作為小說的素材。當然,批評界也都說好,或許受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不能說什麼毛病和缺點了。以至於,一些寫改革文學作品的青年作家自認為和時代節奏合拍,成名之後鋒芒畢露,那勁頭就要衝擊諾貝爾文學獎。批評家們大多對他們讚美有加,要是有一個批評家說出他們的毛病和缺點,就會引來他們的反擊,甚至是火力全開。當然,弄得很明顯了,就會有一些大人物介入,說一些事兒,也就平息了事態。後來,文學批評進入了以學院派為主的趨勢,很多大學教授寫文學批評,文筆溫和,不帶一絲嘲諷,也就讓這種文風大行其道了。

從原來的政治介入文學批評,一個小將都能隨便批評文學作品,到現在的走向學院派。文學批評究竟得罪了誰?或者說究竟受到什麼力量的影響?應該受到了權力和資本的影響,並且長期受到影響。文藝方面的相聲和小品也同樣受到了影響,不能諷刺無底線,只能諷刺一些無傷大雅的人或事,要是觸碰底線,根本就不能播出。文學作品以及文學批評也是如此,不能觸碰底線,即便一些網路文學作品也不能觸碰底線,即便虛構得離譜也沒什麼不好。於是,文學開始走向胡編亂造,開始從追求精神到追求錢財的轉變。尤其是資本介入文學之後,不但籠絡了一大幫寫手,獲得他們的原創授權,而且還會開發一些作品,拍成電影或電視連續劇,起一個吸引人的名字,就可以在網上播出了。人們要想看,並不能免費看,要掏錢充VIP才能順利觀看。於是,文學和影視聯絡在一起,成了共同撈錢的夥伴。批評家此時失去了聲音,畢竟,他們高高在上,都是學院派的成員,只會對一些嚴肅文學發出批評的聲音,而且大多比較圓滑世故,甚至讓人看了之後不知道看的是什麼,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批評了什麼,指出了什麼。可是,他們的大作洋洋灑灑好幾千字,掙的稿費也不少,卻始終都讓人不明所以。難道學院派批評有自己的一套語言體系?讓一些不是學院派的讀者根本讀不懂?

說說文學批評的尺度

至於一些網路文學作品,學院派的批評家們根本不屑於顧,不置一詞。而網路水軍們卻異常興奮,收了資本方的錢之後,就要大肆誇讚,當然也會造成誤導。還有一些文學獎評獎,內幕多多,甚至一些人想入作家協會,也成了權力運作的專案。作家要拿出響噹噹的作品才能站得住腳,要是僅憑一點譁眾取寵的文章或小說,甚至僅憑几首歪詩就能入選作家協會,還能獲得批評家們一致好評,那麼,肯定是作家協會出了問題,也肯定是批評家們的尺度出了問題。

批評家不能受到政治的過多影響,也不能純粹以經濟發展為著力點,更不能以文人互相吹捧造勢為能事,而是以藝術的標準來公平看待一部作品。批評家不一定都是學院派的,就好像詩人不一定都是學院派詩人一樣,可以允許百家爭鳴,不能限制批評的自由。批評家可以對作品作出自己的評判,其他的讀者也可以對作品進行評判,只不過有的比較全面,有的比較偏激而已,當然還有的沒有找準發力點,沒有說出問題的實質,只是就事論事,也就不是批評了。批評的尺度應該參考作品的尺度,當然也不能受到權力和資本的影響太大,需要批評家敢說真話,敢指出作品的毛病和錯誤,甚至敢面對各種質疑甚至謾罵。既然是批評家,就不能玷汙了頭銜,應該指出一些作品中真實存在的問題。而不能收了錢就說好話,受到哪位領導關照了,就說好話,沒收錢也沒受到關照,就說壞話,甚至貶得一文不值。

說說文學批評的尺度

批評的尺度是客觀公正,是綜合了藝術標準、意識形態要求、文化、語言、情節、邏輯、結構等多種層面的判斷,當然,批評家也可能以偏概全,也可能指鹿為馬,或許,和他們本身的修為有關係吧。不過,說到底,批評的尺度還是應該把握精準的,以免玷汙了“批評”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