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繪畫

明太祖立元朝為正統,書生批:豈能地盤大便是正統

作者:由 談史說事 發表于 繪畫日期:2023-02-07

明為什麼要承認元是正統

自古以來,中國曆代王朝建國,必然有一套論述,證明本朝君臨天下的合法性,這就是所謂的“正統”。通常來說,這個合法性是來自對前朝的繼承,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宋是一個連續的譜系。但是,這一傳承在元朝發生了斷裂。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境淪陷於異民族。因此明朝建立後,立刻就面臨著一個大問題:如何詮釋明朝的正統性和合法性?明朝的正統地位,是繼承自元朝(從而必須承認元朝也是正統),還是來自於“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的歷史功績?

明太祖立元朝為正統,書生批:豈能地盤大便是正統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及大多數大臣都認為元朝是正統。明太祖稱“朕本農家, 樂生於有元之世”。又說“元世祖肇基朔漠,入統中華,生民賴以安靖七十餘年”。在明軍北伐時釋出的《諭中原檄》中,一面表示夷狄不應據有天下:“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但同時卻又承認元朝擁有天命“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內外,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在洪武元年正月頒佈的《即位詔》中,又說:“朕惟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餘年。”

大體上,明初對元朝的看法是,元朝雖出於夷狄,但終究佔據了整個中國,實現了“大一統”,因此應當是天命所歸,是正統。元朝末年群雄並起,實在是元朝本身施政殘暴,民不聊生,導致喪失天命所致,與元朝是夷狄並無關係。而明朝的天下,取自於反元群雄,而非元朝。明朝的正統性,來自元朝正統的轉移。

明太祖立元朝為正統,書生批:豈能地盤大便是正統

基於這種認識,明朝初年對自身建國合法性的論述,便是承認元朝是正統,而貶反元義軍為“盜賊”;明初下令編修《元史》,不僅承認元是正統,並且將元朝正統的開始追溯到成吉思汗稱汗時,與當時的宋朝相併列;同時,明朝還在南京建立歷代帝王廟,將元世祖忽必烈入祀其中,與唐宗宋祖同等地位。

但是明朝士大夫中也存在否定元朝正統的觀點。其最初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方孝孺。他在《釋統》一文中否定了 “地盤大自然就是正統“的觀點,提出取天下的方式和統治集團的出身對於政權合法性至關重要,甚至比治理績效的優劣更為重要,即“取之不以正,使全有天下,亦不可為正”,“夷狄而僭中國……治如苻堅,亦不可繼統矣”。

按照這種觀點,得國不正,地盤再大也不是正統;夷狄出身,不管治理的多好,也不能成為正統。由此得出的推論是,明朝的正統性,應來自於驅除胡虜,史書應將元朝抹去,而直接以明朝接續宋朝。

明太祖立元朝為正統,書生批:豈能地盤大便是正統

明朝中後期,否定元朝正統的觀點在士大夫中成為主流。嘉靖皇帝下令將元世祖像移出歷代帝王廟,加以搗毀。民間則掀起了針對宋遼金元史的修史運動,其主旨是批判元朝修的《宋史》、《遼史》、《金史》和明初修的《元史》,否定遼金元正統,將宋樹立為唯一正統,並且讓明朝直接繼承宋的正統。

這場修史運動中,以王洙《宋史質》一書最具代表性。這本書明確其主旨為弘揚春秋大義“

內諸夏而外夷狄

”。作者將《遼史》和《金史》廢除,兩國列入“夷服”,降為宋朝屬國的地位,稱“先王嚴五服之制, 所以謹華夷之辨也。”《宋史質》並且認為元也不是正統,書中把元朝年號全部削去,尊明太祖的高祖為德祖元皇帝,接在南宋少帝之後紀年,以此表明元朝非法,明朝直接繼承宋的正統。

明亡之後,王夫之撰寫《黃書》,對於明朝士人對政權合法性的觀點進行了總結,即“可禪、可繼、可革,而不可使夷類間之!”

到了清朝,《四庫全書》編寫者對《宋史質》一書恨之入骨,罵其“荒唐悖謬,縷指難窮。自有史籍以來,未有病狂喪心如此人者。其書可焚,其板可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