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原來勇氣不止一種,選出對的那個才有可能成功

作者:由 煙火絃歌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7-01

變化無窮隨妙用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原來勇氣不止一種,選出對的那個才有可能成功

本章的重點,同時也是本章最為人所知的一句話就是,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意思是說上天恢宏廣大,對於萬物而言雖然貌似寬泛稀疏,實則並沒有遺漏錯過任何一個;實質上還是在形容道的玄妙幽深和無窮妙用。

當然,隨著時代發展,這句話已經慢慢演變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常常用來比喻法律公平,終究不會放過任何作惡違法之人。

道的玄妙幽深和無窮妙用其實用不著再多講,老子在《道德經》中已經講了無數遍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怎麼在現實中發揮道的作用,為我所用。

老子在本章教給我們的方法是,勇於不敢。

大家都知道勇敢受人敬佩,怯懦惹人鄙夷,但卻不瞭解勇於不敢所需要的智慧、勇氣和決心,正是這些非同一般的智慧勇氣和決心,才讓那些非同一般的人取得成功。

勇敢是有勇氣做剛強強硬的事,而勇於不敢是有勇氣去做不那麼剛強和進取的事,也就是勇於柔弱和退讓。

它們之間的區別是強硬與否,共同點則是都需要勇氣,就像大家很少去想的那樣,勇於柔弱和退讓其實還需要更多的勇氣。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原來勇氣不止一種,選出對的那個才有可能成功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以復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勾踐敗給吳國後沒有剛強的去死,或者剛強的戰至最後一兵一卒,而是勇於不敢,勇於柔弱和退讓,勇於忍辱負重,勇於放棄君王的榮耀和個人的尊嚴,勇於承受世人的恥笑和仇敵的侮辱,正是他的這些柔弱、退讓、甚至是屈辱的行為,為他贏得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時間,也為他贏得了最後的逆風翻盤一雪前恥!

當然,勾踐成功復國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既離不開范蠡文種等人的運籌帷幄,也少不了夫差本人的剛愎自用被美色所惑,對於我們常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保持柔弱和退讓的態度,則不需要太多其它條件的配合就能取得很多成績。

原因很簡單,柔弱和退讓能保全自己、麻痺敵人,還能深藏不露潛心打磨自己的核心能力,所以取得成功則是必然的。

但是,有些朋友還是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一是以為即使柔弱和退讓,也並不一定就會必然取得最後的成功;二是先別說能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只是當下的柔弱和退讓就已經讓人感到鬱悶、委屈甚至羞恥了,人生要是這樣憋悶的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想起冰心寫過的一首現代詩: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原來勇氣不止一種,選出對的那個才有可能成功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成功,原本就不是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就可以達到的事情,你不付出一些東西,就別想得到最後的勝利;你不捨棄近處的、小處的快樂和舒心暢意,就難以獲得將來的、很大的成功和喜悅。

如果你一直認為柔弱和退讓是對自我的打擊和摧殘,不肯做出某種程度的讓步,那麼你將很難取得成功,很難體會到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驚喜和滿足。

最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章中的勇敢偏向於強調無原則的逞強和強硬,而不是謀而後動、不得不發的那種決絕的勇敢,這最後一種勇敢是生存的需要,是活下去的保證,否則,就沒有爆發這種勇敢的必要。

一個日常把柔弱和退讓常記心頭的人,不會讓自己瀕於絕境,所以就不會有機會爆發這種決絕的勇敢。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原來勇氣不止一種,選出對的那個才有可能成功

然後,這種決絕的勇敢並不會贏得日常狀態下的成功;所以,在勇於強硬、勇於最後的爆發與勇於柔弱和退讓之間,無疑是勇於柔弱和退讓才能讓我們比較容易的獲得成功。

附:《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者則殺,勇於不敢則活。

此兩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