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影視慶祝建黨百年丨《大江大河2》: 到時代潮水深處探尋民族與國家的來路與征途

作者:由 娛聲夜來風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8-07

征途轉國家在哪裡轉

影視慶祝建黨百年丨《大江大河2》: 到時代潮水深處探尋民族與國家的來路與征途

今年適逢建黨100週年的重要歷史節點,重點題材影視劇形成了多元而蓬勃的創作格局,擇取箇中精品並總結其藝術經驗,就顯得尤為必要。而在改革開放題材的重點劇目中,《大江大河2》是一部無法繞過的佳作。該劇延續了前作《大江大河》的背景與風格,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等幾位主要人物的個體命運為主線,進一步描畫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改革開放程序的壯闊與斑斕。不同的是,如果說《大江大河》主要講述的是“改革”不易,那麼《大江大河2》側重書寫的則是“開放”之難。該劇透過對幾位時代弄潮兒人生起伏的書寫,揭示出了現代化與改革開放程序中遭遇的複雜角力,並以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糅合的藝術手法努力探尋奔騰年代的深層歷史邏輯。

影視慶祝建黨百年丨《大江大河2》: 到時代潮水深處探尋民族與國家的來路與征途

《大江大河2》將故事背景設定在改革開放帷幕已然拉開十餘年的20世紀80年代末。彼時,我國的現代化程序不斷走向深處,整個國家也正日益融入世界的潮流。與此同時,各種深層的結構性矛盾日益顯露,改革中時有暗礁險灘,常會進退失據。同第一部底層逆襲的創業勵志故事相比,劇中的三位男主人公開始進入守業階段,紛紛開啟了升級打怪的困難模式。該劇正是著力描寫這幾位改革者因自身侷限或外部掣肘所面臨的種種困境,進而折射出改革開放程序的艱難卓絕。

影視慶祝建黨百年丨《大江大河2》: 到時代潮水深處探尋民族與國家的來路與征途

作為國有經濟發展的代表人物,宋運輝這一角色在《大江大河2》中的核心地位相比前作更為顯著。故事伊始,籌備已久的東海專案陡然遭遇國家壓縮基建這一不可抗的宏觀政策環境變化,面臨著即將夭折的命運。這是整部劇的激勵事件,它推動著宋運輝走上了為保全東海專案而左奔右突的路途,並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迎接越來越嚴峻的挑戰。一方面,為了東海專案的順利上馬,他需要不斷地對抗單位內部乃至整個行業系統的保守主義,向龐大而如影隨形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與教條主義等發起挑戰。另一方面,為了國家利益,他又需要與學生梁思申所代言的外來資本展開激烈交鋒。除此之外,他還要應對愛人程開顏的誤解、岳父程廠長的挑撥等無休止的家庭危機,處理中國人情社會的複雜裙帶關係。

影視慶祝建黨百年丨《大江大河2》: 到時代潮水深處探尋民族與國家的來路與征途

與前作中少年意氣張揚的宋運輝相比,我們在《大江大河2》看到的是一個日益深沉老練的宋運輝。難能可貴的是,他知世故而不世故,仍然堅守著理想主義的正道。他的身上既有傳統士大夫積極入仕報國的傳統,也有現代知識分子獨立不依附的人格。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寫出了英雄人物的堅守,也寫出了英雄人物荷戟獨彷徨式的孤獨感與悲劇感。宋運輝隻身挑戰沉痾積弊,展現出孤獨是英雄的必然,也是陣痛階段改革者的常態。也正因此,劇中宋運輝與路小第、梁思申等人的惺惺相惜才顯得尤為可貴,這是孤獨的改革者們之間的價值認同。

影視慶祝建黨百年丨《大江大河2》: 到時代潮水深處探尋民族與國家的來路與征途

影視慶祝建黨百年丨《大江大河2》: 到時代潮水深處探尋民族與國家的來路與征途

與宋運輝因理想主義人格而遭遇的內外交困相比,該劇對另外兩位主人公楊巡、雷東寶的塑造更多的是凸顯他們自身的弱點與侷限。作為個體經濟的代表,楊巡儘管也有為人處世的底線,但他精明市儈、八面玲瓏,懂得在任何事情上權衡利弊,又敢於在商海中鋌而走險。然而,過於自尊又過於自卑的極端性格令他時刻處在沉浮動盪中。當他為了自己的風光與體面在商海橫衝直撞時,背地裡還要依靠年邁的母親在老家舉債度日,同時幫其維持著所剩無幾的聲譽。而母親身患癌症、時日無多的結局,對他而言不啻為一次前所未有的精神警醒:切莫沉溺於現代社會趨名逐利的浪潮中,而忘卻了自己的來路,切斷了與母親/故土的聯結。

由於故事背景設定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為主導的時期,作為鄉鎮集體經濟代表的雷東寶在《大江大河2》中的戲份相比前作大為縮減。在這部劇中,作為農村幹部的他受制於知識水平不高與管理水平滯後的侷限,致使小雷家村辦企業頻頻遭遇發展危機,陷入人心渙散的境地。雷東寶以行賄的方式處理危機事件並最終導致自己身陷囹圄,表面上展現的是個人性格的粗暴莽撞,實際上折射的是傳統禮俗社會的行事準則在現代法理社會的失效。

影視慶祝建黨百年丨《大江大河2》: 到時代潮水深處探尋民族與國家的來路與征途

《大江大河2》藉助諸多人物的性格與命運,勾勒出了中國現代化程序中中國/西方、傳統/現代相交織的歷史座標,展現了改革開放程序中多重話語間的複雜博弈。藉助三位男主人公命運的進一步發展,《大江大河2》延續了前作中對於傳統與現代問題的書寫。宋運輝、雷東寶、楊巡這三位分別代表著國有經濟、鄉鎮集體經濟與個體經濟等不同經濟形態的典型人物在劇中被賦予了三種別有意味的不同結局:楊巡迷失於現代社會的名利場中而遺失了與傳統社會的束縛,雷東寶則困於傳統社會的束縛而未能跟上現代社會的步伐,宋運輝更像是二者的精神導師,試圖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去尋找一條改革正途。

在三位主人公之外,劇中還有一些別有意味的角色設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劇中兼任東海化工廠黨委書記的馬廠長作為宋運輝的直接領導,一直周旋於傳統勢力與改革勢力之間,以包容的姿態為後者的種種改革之舉保駕護航。這一人物設定的象徵意味可謂顯著:正是強有力的黨的領導,確保了改革開放航船的行穩致遠。

影視慶祝建黨百年丨《大江大河2》: 到時代潮水深處探尋民族與國家的來路與征途

中國與西方之間的關係,是《大江大河2》在後半段探討的核心議題,這種探討主要是藉助於“梁思申”這一女性形象實現的。作為留學海外的知識精英,梁思申的身份有些複雜:她出身於權貴之家,後是跨國資本家的代言人。當盛氣凌人的她作為美國洛達公司的談判代表回國,與曾經的導師宋運輝交鋒對峙時,更像是一個指涉深遠的歷史隱喻。不過,該劇並沒有單純地將她塑造為對於外方言聽計從的傀儡式人物,而是藉助她與宋運輝的多次辯論,展現了她作為海外華人飄蓬海外的身份認同焦慮,也展現了她難能可貴的獨立人格。宋運輝與梁思申之間亦師亦友亦對手的微妙狀態,正是彼時中國與西方複雜關係的一種縮寫。

在美國學者海登·懷特看來,歷史文字的本質乃是一種虛構的詩性語言,其製造意義的機制主要依賴於隱喻、轉喻、提喻和諷喻等多種修辭方式。這一看法同樣可以用來觀照藝術文字的歷史書寫。就《大江大河2》而言,它以幾位富有象徵性的虛構人物為切入點觸及了改革開放程序的深層動因與結構,在藝術文字與歷史真實之間建構了一種同一性關係。也正因此,《大江大河2》才跳脫了單純的行業劇的小天地,具有了更為普遍深遠的象徵意義。透過這種歷史隱喻,它進而嘗試迴應了一個宏大的問題:何以現代、何為中國?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大江大河2》洋溢著辯證的歷史觀。例如,在時代/國家與個體的關係上,該劇將個體遭際與國家命運相融合,既展現時代潮流對於個體人生的引導,又著力呈現那些時代弄潮兒們努力改變潮水方向的力量。而在“誰創造了歷史”這個問題上,該劇沒有單純地堅持英雄史觀,而是強調英雄即凡人,強調歷史前行的力量源自人民群眾。

在如何面對傳統與西方的問題上,《大江大河2》的立場同樣清晰:既不能泥古不化,也不能遺忘過去;既不能以洋為尊,也不能封閉自守。最後一集中,宋運輝重返當年插隊餵豬的鄉村,向梁思申講述自己走出鄉村的艱辛路途。當結尾被下放的宋運輝乘著公共汽車遊走於曲折山路時,該劇以他獨白的方式回望了百年中國多舛的現代化命運,也剖白了他不變的初心。這是整部劇意義濃縮的片段,它力圖闡述的是:只有以開放、自信的姿態回首過去和擁抱世界,才能尋找到民族與國家的未來方向,建構起真正的國族認同。

影視慶祝建黨百年丨《大江大河2》: 到時代潮水深處探尋民族與國家的來路與征途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大江大河2》的歷史書寫始終秉持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手法,試圖尋求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某種平衡。該劇保留了奔騰年代的詩意,但沒有將過去塑造為完美的懷舊烏托邦;該劇展現了現實的苦難,但也並沒有陷入瑣碎的一地雞毛。當然,由於種種原因,該劇對路小第、梁思申等人物背後可能暗含的權貴資本主義、裙帶資本主義等議題並沒有進一步展開書寫。但面對《大江大河2》到時代潮水深處去尋找歷史發展邏輯的認真姿態,我們無法苛求太多。

而在建黨100週年之際審視《大江大河2》,另一重更為現實的意義或許在於能夠為當前紛繁駁雜的影視劇樹立一個可以反觀自身的標杆。《大江大河2》的藝術實踐表明,好的文藝作品不是空喊口號、無端抒情,而是要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兼具的目光投向歷史或現實的深處,去探尋民族與國家的來路與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