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解析水滸(連載一六九):檀州建奇功,三度出手,大放光彩

作者:由 厲雪城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9-24

水滸傳南征北戰第幾回

《水滸傳》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詔破大遼 陳橋驛滴淚斬小卒

戴宗和燕青潛入開封城中,將在陳橋驛殺死廂官一事的實情稟告了宿太尉;宿太尉於是連夜進宮,向天子趙佶啟奏;不出宋江、吳用所料,第二天朝會之時;中書省的官員對廂官剋扣酒肉之事隻字不提,卻口口聲聲在趙佶面前投訴:宋江部下濫殺朝廷命官,請陛下降旨拿問!

趙佶雖然昏庸,可是並不愚蠢;別說是廂官剋扣酒肉,違旨在先;就算是宋江部下真的濫殺,他也不會為了區區一個廂官,去惹怒梁山泊數萬兵馬!但見他臉色一沉,說出了剋扣酒肉一事,並且把中書省的官員大罵了一通;隨即又命差官前往陳橋驛,催促宋江即刻啟程。宋江將惹事的軍士梟首示眾,又命人將他的屍身掩埋;然後當眾大哭了一場,這才下令進兵北上。

宋江在出師之前的這一場痛哭,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讓全體將士都看到了朝廷法度的森嚴,使他們都能夠引以為戒;另一方面,宋江能為一個軍士如此痛哭,也讓全體將士深感欣慰;宋大哥沒有變,依然還是他們的宋大哥!即將到達遼國邊境的時候,探馬來報:遼軍在邊境上陳兵四路,準備進犯!

解析水滸(連載一六九):檀州建奇功,三度出手,大放光彩

宋江與吳用商議道:我軍是應該分兵抵擋,還是直接攻打被遼寇侵佔的州縣?吳用沉吟道:北方地廣人稀,若是分兵作戰,一旦有失,恐怕相互之間難以救援;不如先集全軍之力打下幾座州縣,若是能夠得手的話,不怕遼兵不回援!這就叫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就叫做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梁山軍初到邊境,對敵情、地理均不瞭解;在這樣的情況下,分兵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宋江不由得連連點頭:軍師此論甚高!隨即,他叫過熟悉北方地理的段景住問道:賢弟可知,離此地最近的是何處州縣?段景住道:前面不遠便是檀州,乃是進入遼國的緊要關隘;檀州城外,有一條大河環繞,名叫潞水;哥哥可讓水軍走潞水,與馬步軍水陸並進,直取檀州!段景住不過是一百單八將的最後一名,這番頗有建設性的話語,能出自他的口,說明梁山泊好漢確實不是等閒之輩!

宋江聽了,立刻派戴宗去後軍催促李俊等水軍頭領火速進兵;然後整頓人馬,以大刀關勝為前部先鋒,殺奔檀州城的前哨關口密雲縣而來;早有遼軍的探馬,將宋江進兵的訊息報進了檀州城;鎮守檀州城的遼國主將,名叫洞仙侍郎;他手下有阿里奇,咬兒惟康、楚明玉、曹明濟四員猛將。洞仙侍郎聞訊大驚失色:宋江這夥草寇不是在山東水泊梁山嗎?幾時投降了大宋?這夥人可不好惹!

解析水滸(連載一六九):檀州建奇功,三度出手,大放光彩

他連忙寫下兩封求救書信,一封派人申奏遼國郎主,請求援兵;一封派人分別送往附近州縣,前來救應;然後他派阿里奇、楚明玉率軍火速趕往密雲縣,迎戰梁山軍!遼、宋兩軍在密雲縣城下各自擺開了陣勢,宋江抬眼向對面望去;但見遼軍騎兵不計其數,征塵滾滾,鋪天蓋地;人喊馬嘶,耀武揚威!

陣前挺立一員大將,頭戴三叉紫金冠,腦後兩根雉雞尾;身披連環鑌鐵鎧,亮如秋水;腰繫嵌寶獅蠻帶,光華四射;胯下銀色拳花馬,嘶跳咆哮;掌中梨花點鋼槍,冷氣森森;外罩一件白鳳袍,背後一杆皂雕旗,旗上寫得分明:大遼上將阿里奇!梁山軍眾將都是識貨之人,一眼就看出阿里奇的身上鎧,腰間帶,胯下馬,掌中槍皆非尋常之物;阿里奇有如此裝束,看來也非尋常之輩!

金槍手徐寧當先出馬,三十個回合便不敵阿里奇,回馬敗走;阿里奇在後緊緊追趕,小李廣花榮連忙取出弓箭,以防不測;哪知阿里奇卻突然大叫一聲,手捂眼角,栽落馬下!原來沒羽箭張清比花榮出手更快,早已暗中飛出一顆石子,正好打中了阿里奇的眼角眉梢!花榮、林沖、秦明、索超四將齊出,先搶了那匹銀色拳花馬,又活捉了阿里奇!

解析水滸(連載一六九):檀州建奇功,三度出手,大放光彩

宋江一聲令下,大隊人馬一起掩殺;楚明玉抵擋不住,慌忙率領殘部退回檀州。梁山軍奪取了密雲縣之後,阿里奇已經負痛而死;宋江吩咐,標記張清首功,並且將阿里奇的全副裝束都賜給了張清。次日,宋江傳令起兵,直抵檀州城下;此時李俊也率領水軍即將趕來,梁山軍將檀州城團團圍了起來。洞仙侍郎慌忙上城觀看,只見梁山軍旌旗蔽日,喊殺震天!

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難怪小將軍阿里奇丟了性命,原來這夥草寇如此厲害!楚明玉指著張清告訴他:那個便是殺小將軍的南蠻!洞仙侍郎順著楚明玉的指點看去:可不是嘛,此人渾身的裝束,不正是阿里奇的嗎?他正看得發呆,卻不防張清也已經看到他了;只見張清手一揚,又一枚石子如同電光火石一般,直奔洞仙侍郎的面門;洞仙侍郎下意識地一歪腦袋,那枚石子從他的耳邊擦過,擦掉了一片皮!

洞仙侍郎嚇得魂不附體,他下令嚴守城池,等待援軍,不得出戰!梁山軍連續數日攻城,都未得手;宋江只得率軍退回密雲縣,與吳用商議破城之策;正在這時,戴宗帶著一眾水軍頭領前來參見;李俊告訴宋江,水軍已經抵達檀州附近,因此特地前來請示命令。宋江一見李俊,靈機一動:有了,我正要用著你等水軍!

解析水滸(連載一六九):檀州建奇功,三度出手,大放光彩

如今檀州城門堅固,強攻不下,看來只得另闢蹊徑;兄弟,你即刻去安排,將戰船裝扮成運糧船;船上只留三五人划船,眾位頭領率領伏兵躲在船艙內;每艘船在岸上再派兩名縴夫拉拽,慢慢地移動到檀州城下,停在護城河的對岸;城中若是派人從水門出城搶糧的話,眾位頭領便一起殺出;只要奪取水門,殺入城中;然後開啟城門,將我等馬步軍放進城去;如此便是大功一件,檀州必破無疑!

李俊剛剛領命而去,探馬來報:西北方殺來一彪軍馬,打的盡是遼國皂雕旗,約有萬餘人,正往檀州而來!吳用站起身來說道:來得正好!這必定是遼國郎主發來的救兵,哥哥可速派數員猛將前去攔截,將他們就地殲滅!宋江於是令張清、董平、關勝、林沖各率數名小頭領,以及五千士卒,飛馬阻擊援軍!吳用沒有猜錯,來的果然是遼國援兵;領兵的二將乃是兄弟二人,是遼國郎主的兩個侄兒!

此二人一個叫做耶律國珍,一個叫做耶律國寶,都手使一杆綠沉槍,皆有萬夫不當之勇;他們正在匆匆趕路之時,便被迎面而來的梁山軍給攔住了;耶律國珍與董平大戰五十回合,漸漸落於下風;耶律國寶連忙下令鳴金收軍,不料耶律國珍聽到鳴鑼聲,稍一分神,便被董平一槍挑於馬下!耶律國寶拍馬舞槍來救,又被張清一石子打在臉上,一個跟斗翻身落馬!

解析水滸(連載一六九):檀州建奇功,三度出手,大放光彩

關勝、林沖隨即揮軍掩殺,遼兵大敗,耶律兄弟都死於亂軍之中。見張清再建奇功,宋江大喜;他與吳用經過商議之後,連夜釋出命令:關勝、林沖率軍去檀州西北角,呼延灼、董平率軍去檀州東北角,各自準備向檀州城發起攻擊!又令李逵、樊瑞、鮑旭、項充、李袞率領盾牌軍一千餘人,與凌振攜炮隨行,趕赴檀州城正門下;所有馬、步、水三軍統一行動的時間,為當夜二更時分!

本篇是梁山軍招安之後,開始南征北戰的第一篇;對於大多數讀者而言,《水滸傳》的南征北戰部分很不好看,也就沒有興趣去詳細瞭解;究其原因,第一,是大家不接受宋江的招安之舉;第二,這個部分的故事,人物眾多,事件繁多,類似於計流水賬;第三,為徵方臘損兵折將而感到惋惜!

本篇所寫的是徵遼第一戰,檀州之戰;毋庸置疑,人物確實多了起來;就故事情節而言,除了給人打來打去的感覺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精彩可言;果真如此嗎?其實只要我們靜下心來,仔細閱讀與分析;就能從中看出頗多耐人尋味之處,以及作者對人物形象的進一步刻畫:

解析水滸(連載一六九):檀州建奇功,三度出手,大放光彩

第一,檀州之戰,張清三度出手,可謂大放光彩!尤其是在與阿里奇的較量中,我們可以細想一下,張清的出手,難道真的比花榮更快嗎?恐怕未必!我們反倒可以從這個細節中看出,張清爭先建功的心情十分迫切!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他是最後上梁山的;對梁山泊的感情最淡,在他身上,官軍將領的烙印卻最深!也正因為如此,張清成為了擁護招安的堅定派!

如今好不容易得到招安,他非常希望能夠用戰場上的功勞,來洗刷自己曾經身為草寇的汙點!非但張清如此,董平、關勝皆是如此;在後來的系列故事中,此三將一向都是衝鋒在前,當仁不讓;與他們相比,林沖又有些不同;在徵遼的過程中,林沖的表現還算是積極的;因為在他看來,抵禦異族外侮,是大宋子民應盡的本分與職責;但是徵遼之後,林沖逐漸消沉灰心,也就鮮有戰績了。

第二,阿里奇和耶律兄弟,的確有萬夫不當之勇;三十回合打敗徐寧,五十回合不敵董平,這可真不是一般的本事;可是為什麼他們這麼快,就會灰飛煙滅呢?看看梁山軍的戰法就知道了,此時的梁山軍,已經擺脫了單純鬥將的作戰模式;一旦遇到勁敵,他們就會各展其能,一窩蜂地踴躍上陣;只以取勝為目的,遑論單挑與群毆!

應該說,這是梁山泊整體團隊,在經歷思維觀點的整合之後,所發生的可喜變化;一百單八將,人人都認識到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也就逐步摒棄了曾經張揚的個性;有鑑於此,他們之間的通力合作,可謂是有條不紊,滴水不漏;既有小眾的配合默契,又有三軍的相得益彰!有了這樣眾志成城的團隊,必定能夠戰無不勝!這正是:飛石打將顯神通,三番出手建奇功;各展其能爭踴躍,戰無不勝縛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