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散文:如夢如煙五陵邑

作者:由 志興隨筆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10-05

打生肖五陵貴公子雙雙什麼動物

張志興

“五陵少年今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的這首詩寫盡了五陵子弟的張狂與輕薄,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五陵邑當年的繁華盛景。今天,

除長陵邑和安陵邑尚可見到部分城牆遺蹟外,其餘三陵邑已無地面遺蹟可尋,曾經的喧囂市井,已化作歷史的塵埃。

五陵邑位於五陵原上,以西漢王朝在這裡設立的五個陵邑而得名。五陵原即咸陽原,位於咸陽市北部,西起興平市,東到高陵區,北接涇陽縣,南達渭河北岸,東西長約

40

公里,南北最寬處約

13。5

公里,總面積約

500

平方公里。五陵原因其原高土厚,地勢開闊,自然風光絕佳,被歷代統治者視為風水寶地,成為皇家陵墓區。五陵原是一個未被開發的地下歷史博物館,其間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達

17

處。西漢

11

位皇帝中有

9

位就葬於此。秦咸陽城遺址、唐順陵均位於此地。這些皇陵平地鑿穴起冢,沿鄭國渠東西走向一字排開,氣勢磅礴,高大雄偉,蔚為壯觀,被譽為中國的“金字塔”群。其中漢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個陵曾設邑建縣,統稱“五陵邑”,咸陽原因此又被稱為“五陵原”。

陵邑制度最早起源於秦代。前

231

年,秦始皇在驪山腳下修建陵墓時,就在壽陵東北

10

裡左右設定了陵邑——麗邑。漢承秦制,併發揚光大。前

198

年,漢高祖劉邦接受了郎中劉敬的建議,將關東(函谷關以東)地區的二千石大官、高訾富人及豪傑並家眷大量遷至關中,伺奉長陵,並在陵園附近修建長陵縣邑,供遷徙者居住。“蓋亦以強幹弱枝,非獨為守山陵也。”這和秦始皇遷六國豪族於咸陽是同一目的。以後,漢惠帝劉盈在此修建安陵,漢景帝劉啟修建陽陵,漢武帝劉徹修建茂陵,漢昭帝劉弗修建平陵之時,也都競相效仿,相繼在陵園附近修造安陵邑、陽陵邑、茂陵邑和平陵邑。

散文:如夢如煙五陵邑

漢時長安地狹人多,住房比較緊張。陵邑實際上是首都長安的衛星城、副中心。大量達官豪族的遷入,極大促進了五陵邑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一時間盛況空前。茂陵邑是諸陵邑中最為繁華的一個,極盛時人口達

27

萬之眾,而長陵邑也有近

18

萬人。據史書記載,漢長安城戶籍人口不超過

30

萬人,加上流動人口和駐守士兵最多不會超過

50

萬人。由此可見,陵邑規模之大,人口之稠密。陵邑內的富家子弟,每日鮮衣怒馬,招搖過市,爭相比富,奢侈享樂。以致“五陵公子”、“五陵少年”成為紈絝子弟的代名詞。“五陵貴公子,雙雙鳴玉珂”,“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五陵公子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即指此言。同時,許多歷史名人都曾在五陵邑居住生活,演繹了一樁樁生動故事。

東漢史學家班固一家就是安陵邑人。班固的父親班彪著《史記後傳》未成而死,班固繼續著寫,被人告發私改國史而下獄。後經弟弟班超上書皇帝得以釋放,並奉詔繼續完成其父著作,歷

20

餘年修成《漢書》,開創了我國斷代史的敘史方法。後班固因受牽連死於獄中,死時《漢書》還沒有最後著成,其妹班昭繼續寫完。班超還留下了“投筆從戎”的美談。班超年輕時隨兄班固以替官府抄寫公文為生,時間長了甚覺枯燥乏味,發出了“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的慨嘆,遂隨軍北征匈奴,後率軍出擊西域,與西域諸國和平建交,在西域享有崇高聲譽,被封為定遠侯。

茂陵邑作為人口最多的陵邑,與許多名人有過交集。前

121

年,西漢思想家董仲舒辭去膠西王劉端的國相之職,舉家遷徙茂陵邑。從此不問家業而潛心著書,直到終老茂陵。前

127

年,

19

歲的大史學家司馬遷“隨父至京,住茂陵誦讀”,他跟著孔安國學習《尚書》,聽董仲舒講解《公羊春秋》。司馬遷在茂陵邑居住達七八年之久,為一生事業做了思想上的準備。前

122

年,

56

歲的風流才子司馬相如攜妻卓文君舉家遷入茂陵邑,並在此愛上了一個當地美女,欲納為妾,惹得卓文君憔悴而作《白頭吟》以自絕,最終斷了司馬相如的念想。

散文:如夢如煙五陵邑

漢武迎姊的故事就發生在長陵邑。漢武帝的母親王娡曾經有過一段婚姻,且育有一女,其前夫為平民百姓。王娡的母親覺得女兒生得標緻,嫁給平民有些吃虧,想給女兒另覓高枝。王娡前夫不同意,並將王娡送到了太子劉啟府中,不想得到了劉啟的寵幸,生下了武帝劉徹。劉徹即位後立其母為皇太后。當他得知自己還有一個異父姐姐住在長陵,生活清貧時,便親自上門將姐姐接進皇宮,母女相認,一家團圓。後因姐姐不願在宮中生活,武帝便予以豐厚賞賜,送姐姐仍回長陵居住。

舉案齊眉的故事則發生在平陵邑。東漢章帝時,平陵出了個品德高尚的名士梁鴻,曾不慎失火燒燬別家房舍,賠光全部家當還不夠,遂主動提出為主人傭耕償債,傳為美談。許多人家都想將女兒嫁給他,但他最終娶了面色黝黑、力氣很大的孟光。兩人的日子雖然清貧,但是相親相愛,相敬如賓。後兩人遷居吳地,在富人家裡幹著幫傭的工作。每當梁鴻回家時孟光總是將盛有飯菜的盤子舉得跟眉毛一樣齊平,恭敬地送到梁鴻面前,以示對丈夫的尊敬。主人見到後十分驚異,遂傳為佳話。

隨著西漢王朝的衰落,陵邑也逐漸走向沒落。由於陵邑內居住者大多非富即貴,西漢後期對他們的管理疏鬆,以至於治安混亂,到漢元帝時便不再設定陵邑,並逐步降低了陵邑的規格。王莽之後,五陵邑直接衰落,十不存一,蒼茫蕭條漸成主調,至明清已徹底荒蕪。正如清代官員張大森在《登咸陽鳳凰臺》一詩中寫的那樣:

“秦宮粉黛假,五陵盡荒渺。土穴竄鼯鼪,殘碑雜蔍篎。還念塵世間,榮枯徒擾擾。

唯有南山色,亙古青未了。

五陵邑雖然早已灰飛煙滅,但是其興衰的歷程卻給我們留下了大都市建設衛星城的早期經驗,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