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歷史上的政變(一):沙丘宮變

作者:由 餘音Talk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12-08

何與軍覆於中原

他滅中山,驅夷狄,是梁啟超讚歎的“黃帝之後第一偉人”

他少年繼位,革新除舊,胡服騎射,是打造中原騎兵的先驅

他扶燕助秦,經略南北,讓趙國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國家

但就是這樣雄才偉略的一世英豪,最終被自己的兒子活活餓死

他就是趙武靈王趙雍,死於沙丘宮變。

歷史上的政變(一):沙丘宮變

趙武靈王的一生可以用他的諡號來概括,克定禍亂曰武,亂而不損曰靈。前半生雄才大略,後半生陰謀自亂。

趙武靈王15歲繼位,依據“柔韌安內、根除胡患、示弱中原”的方針,透過4個方面,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國家。

①變革圖強。即著名的胡服騎射,胡服騎射僅是代名詞,實際包含政治、軍事、法制等多方面改革,在當時“尊華夏卑夷狄”的主流思潮下,趙武靈王的變革展現出超凡的政治眼光,透過改革,改善經濟結構,提升軍事實力,還讓國內的代郡派和邯鄲派融合,趙國從此開啟崛起之路。

歷史上的政變(一):沙丘宮變

②燕秦聯盟。趙國被稱為“四戰之地”,周圍強敵環伺,國土接壤秦、韓、魏、齊、燕、中山等國,北境長期被樓煩、林胡等遊牧民族侵擾,在變革圖強後,開始佈局外交戰略,公元前311年,趙武靈王在齊國打爛燕國後,護送公子職回國繼承王位,是為燕昭王,燕趙結為聯盟,公元前307年,秦武王突然暴斃,宣太后和惠太后在繼承人上爭執不下,趙武靈王施壓立公子稷為王,是為秦昭襄王,秦趙結為聯盟。扶立燕秦兩國國君後,趙國從被燕秦的夾擊扭轉為穩固的政治聯盟,終趙武靈王一生,燕秦從未與趙國為敵。

③經略南北。在穩固燕秦聯盟後,趙武靈王開始圖謀中原。當時秦、楚、齊、越都是強國,魏國也餘威仍在,趙國想圖謀中原,最好的機遇是讓中原亂起來,從中漁利。先是與越國結盟,挑起楚越之戰,後與楚國結盟,鼓動楚國不斷騷擾秦、齊、韓、魏四國,中原各諸侯國局勢緊張,而趙國開始另一個圖謀。

④掃除邊患。在中原各諸侯國局勢緊張之際,趙國開始拔除心腹之患。趙國國土被號稱戰國第八強國的中山國一分為二,在趙武靈王繼位之前,就自持齊、魏兩國支援,侵略趙國,成為趙國安全最大的威脅。趙武靈王有感而言:“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東有胡,西有林胡、樓煩、秦、韓之邊,而無強兵之救。在中原混戰無暇他顧之際,趙武靈王發兵物伐中山將其滅國,滅中山後,趙軍乘勝進攻林胡、樓煩,迫使他們北遷,設定雲中、雁門兩郡,修築長城,自此安定北境。

歷史上的政變(一):沙丘宮變

整個前半生,趙武靈王將自己政治、軍事上的才華展現的淋漓盡致,而在圖謀中原安排接班人方面出現問題,導致政變內亂,不僅中止了趙國的崛起之路,還葬送性命。

為專注於對外軍事戰爭,圖謀霸業,計劃將王位禪讓。而在接班人的選擇中,發生了“廢長立幼”的情況,長子公子章,自幼被立為太子,公子章相貌秉性更像趙武靈王,是極為出色的太子,而趙武靈王偏愛公子何的目前吳娃,吳娃臨終前求趙武靈王立公子何為太子,英雄難過美人關,吳娃死後,趙武靈王廢黜公子章,立公子何為太子。

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禪位於年僅11歲的太子何,以功勳老臣肥義為相國輔之。趙武靈王自稱主父,仍執掌軍權,意欲構建二元政治結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趙武靈王有2件事內心起波瀾,一是禪位後權力中心逐漸轉移到兒子趙惠文王,“令從王出”,趙武靈王調動軍隊部署有掣肘,獨行專斷習慣的趙武靈王難免內心不爽,二是公子章被廢黜後仍畢恭畢敬的孝順自己毫無怨言,朝見小10歲的弟弟趙惠文王唯唯諾諾,趙武靈王心有不忍。於是趙武靈王想出一計策:先讓公子章在代地稱王,兩個兒子爭鬥,自己出面收拾殘局,順手收回實權。這就埋下了沙丘宮變的禍根。

歷史上的政變(一):沙丘宮變

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以挑選墓地為藉口,要求公子章和公子何隨行至沙丘,而在為公子章討封代地稱王被拒絕後,透露給公子章,並暗示其有所準備,採取必要行動。趙主父攜二子趙何與趙章遊沙丘宮,趙章與其親信田不禮謀,乃假主父之命,召趙何。趙何欲往,肥義察覺情形不對,為保趙何,自己先親往。肥義在去主父宮途中慘遭刀斧手殺害。趙章見事情敗露,急領親兵攻打趙何宮。被公子成和李兌擊退。趙章見奪位無望,便快馬逃入主父宮,求父親庇護。主父心軟,遂納趙章。很快,李兌、趙成帶兵包圍主父宮,得趙章而殺之。公子章集團被清除後,公子成和李兌擔心趙武靈王日後清算,遂將其一人困在沙丘宮,無人送食,趙惠文王出自於權力考慮及公子成李兌的威脅,亦對其父不聞不問,三個月後,趙武靈王活活餓死在沙丘宮,史稱“沙丘宮變”

歷史上的政變(一):沙丘宮變

沙丘宮變以趙武靈王和公子章慘死,趙惠文王握實權而告終。趙惠文王雖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賢明君主,但相較其父俾睨天下的氣魄以及經略中原的政治智慧仍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