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薛濤:大唐掃眉才女,一生落寞,終身未嫁

作者:由 晉唐翰墨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07

誰知竹西路是什麼意思

唐德宗建中四年,太尉朱泚發動叛亂,叛軍攻陷都城長安。唐德宗倉皇逃往奉天,叛軍緊追不捨,形勢十分危急。

在李泌與韋皋等大臣的協助下,唐德宗才得以安全撤退到漢中。德宗下詔,任命韋皋為奉義節度使,率領唐軍平定叛亂。

一年後,韋皋順利平定叛亂,因功被朝廷授以左金吾大將軍。不久,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加封同平章事,中書令,封南康郡王,鎮守川蜀,權勢盛極一時。

薛濤:大唐掃眉才女,一生落寞,終身未嫁

韋皋到成都上任,蜀中官員設宴為他接風,在酒宴上,韋皋見一女子姿色絕美,舉止優雅,彈奏樂曲十分動聽,於是向成都當地的官員打聽女子是誰?

蜀中官員回答說:“此女名叫薛濤,字洪度,長安人。幼年時隨父親薛勳來到成都,他父親本是成都管錢糧的官員,後因虧空府庫錢糧而被問罪,鬱鬱而終,她因此受牽連,被朝廷沒入樂籍,成為了官妓。那年她才只有十六歲,因其聰明伶俐,姿色出眾,通音律,工詩詞,所以很快就名滿蜀中。大人若是不信,可當面考一考她,權當是助酒興。”

韋皋聽了,哈哈一笑,對薛濤說:“聽聞你擅長詩賦,今日可否當眾賦詩一首,一展你的才華。”

薛濤謙虛地說:“小女子才疏學淺,又無名師指點,在眾位大人面前怎敢賣弄,承蒙大人不棄,我願試一試,請大人出題吧!”

薛濤:大唐掃眉才女,一生落寞,終身未嫁

韋皋點點頭,指著庭院中一株盛開的牡丹,說:“就以此牡丹為題。”

薛濤略一沉吟,輕挽衣袖,玉手揮毫,一首詠《牡丹》躍然紙上: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溼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時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的,不悟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蓆,夜深閒共說相思。

詩歌大意:去年春天,牡丹花開得鮮豔,暮春的時節,牡丹花兒凋零了,我的眼淚滴在飄落的牡丹花瓣上,怨恨與牡丹離別。常擔心這樣離別,就像那巫山雲雨那樣一散不復聚,為什麼又會像那武陵人邂逅相逢?牡丹花散發芳香,表達了她的情意,雖然一句話不說,但彼此心靈相通。只想在那花欄邊,安置下枕蓆,以便在夜深人靜時,與牡丹花互說相思。

這首詩將牡丹擬人化,用向情人傾訴衷腸的口吻來寫,新穎別緻,親切感人,有一種醉人的藝術魅力。

薛濤:大唐掃眉才女,一生落寞,終身未嫁

薛濤一邊書寫,一邊吟誦,最後一字剛出口,在場的文人墨客無不拍手稱讚。

韋皋雖然是一位武將,但也頗通文墨,他深深地被薛濤的才華所打動。於是將薛濤留在了幕府之內。

韋皋對待薛濤極為寬厚,幕府之內任由她自由出入,甚至向朝廷推薦她為校書郎,但因違背朝廷規制,而沒有得到朝廷的批准。

雖然薛濤沒有當上校書郎,但這件事卻十分轟動,她的名氣比之前更大了,人們都稱她為“

女校書

”。

薛濤:大唐掃眉才女,一生落寞,終身未嫁

一年,太子校書劉禹錫路過成都,遊覽浣花溪杜甫草堂,聽聞薛濤的才華,特地到韋皋府上拜訪,希望一睹薛濤的芳容。

薛濤也久慕劉禹錫的大名,早就想結識這位大詩人,但劉禹錫有公務在身,此次只是路過成都,不能久留。

薛濤因此感到十分惋惜,於是在送行宴會上當即賦七律一首,名為《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香如關塞長。

詩歌大意:水鄉之夜的水邊蒹葭籠罩在月色之中好似染上秋霜,月色與夜幕下的深青山色渾為一體,蒼蒼茫茫。誰說朋友之情能在一夕之間完結呢?可離別後連相逢的夢也杳無蹤跡,它竟像迢迢關塞那樣遙遠。

這首送別詩隱含了《詩經》名篇《秦風•蒹葭》的意境,以景開篇,以情點題,層層推進,婉轉曲折,以含蓄、委婉的表達方式,訴說離別的苦楚。

薛濤:大唐掃眉才女,一生落寞,終身未嫁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在這個“蕭瑟兮草木搖落”的秋季,送別難得一見的友人,不免讓人惆悵。月照山前明如霜,蒹葭與山色共蒼茫,這樣蕭瑟的景色,令人寒意頓生,就如同友人遠去,思而不見的懷念情緒。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人隔千里無音訊,未曾遙望明月心”。詩中“誰言千里自今夕”一句,讓人想起“千里佳期一夕休”的名句,從而表現出詩人的一片深情和遺憾。“離夢杳如關塞長”連夢中的離魂都不能跨越的關塞,更何況是“離夢杳如”的新夢了。這一句層層曲折,將相聚又離別之情推向了高潮。

劉禹錫讀後,不禁為之拍案叫絕:“薛校書真乃一代才女,今生有緣相會實在三生有幸。”

薛濤:大唐掃眉才女,一生落寞,終身未嫁

薛濤才華驚豔世人,然而過人的才華卻並沒有給她帶來幸福,特別是她的感情生活,愛而不得的痛苦,讓她一生落寞,終生未嫁。而帶給他痛苦的人正是大詩人元稹。

唐憲宗元和四年,元稹出任監察御史,奉命巡察西川,因此在成都結識了早就仰慕已久的薛濤。

彼時薛濤已經三十八歲,比元稹大了十一歲。

三十八歲的薛濤風韻猶存,才華出眾,深深吸引了剛經歷了喪妻之痛的元稹。

二人一見鍾情,花前月下,一起吟詩作對,鼓瑟吹笙,十分甜蜜。

薛濤:大唐掃眉才女,一生落寞,終身未嫁

十六歲就成為官妓的薛濤,早就厭倦了迎來送往、看人臉色的生活,見到元稹本以為能夠以身相許,為此她還做了一首詩《池上鳥》: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

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

這首詩表達了她為了追求真摯的愛情,願意與元稹雙宿雙飛的願望。

然而他們之間的溫存纏綿只維持了數月,就以元稹離蜀返京而告終。從此兩人天各一方,再未能見面。

薛濤在給元稹的《贈遠》詩中說:

知君未轉秦關騎,日照千門掩袖啼。

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

元稹在與薛濤分手之際,曾答應公務結束之後,再來成都與薛濤團聚。但世事難料,元稹此後仕途坎坷,居無定所,在悽苦的羈旅生活中,早已磨滅了對愛情的期許,對薛濤的承諾也已拋在腦後,之後的幾段感情,讓他成為了移情別戀的無情無義之徒。

薛濤:大唐掃眉才女,一生落寞,終身未嫁

可憐薛濤每日遙望長安,掩面悲嘆,像期盼丈夫歸來的怨婦,在月圓之夜登樓寄託一份懷舊的哀思。

她與元稹之間的感情佳話,在民間被爭相傳頌,但在薛濤看來卻是一幕遙遠悽苦的回憶。

唐文宗大和五年,元稹在武昌暴病而亡,時年五十二歲。

第二年,得到訊息的薛濤鬱鬱而終,時年六十四歲,終身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