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陳傳席: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作者:由 藝境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09

一意獨行的意思是什麼

陳傳席: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沈周 我幸圖

悔晚齋臆語(節選)

中鋒與八面鋒

今人論作畫,有專主中鋒,且謂非全用中鋒者,不足成大家。

餘曰:此膠柱鼓瑟也。且宋元以降,大家作畫,專用中鋒者鮮。關仝、范寬之畫,為眾所周知。皆中側鋒並用。元之倪雲林為文人畫之頂,其畫山石,筆筆側鋒。浙派、武林派作畫,幾不用中鋒。“四僧”、“八怪”、徐謂、龔賢、“金陵八家”、“新安四家”,凡大家作畫,情之所至,八面鋒齊至。沈石田雲:“八面鋒一齊都來,尚了不得,如何說中鋒?”今人傅抱石、潘天壽、李可染作畫用筆,皆不為中鋒所囿。林風眠用筆則無鋒可究,皆一代大家也。齊白石亦云:“凡苦言中鋒使筆者,實無才氣之流也。”齊白石亦云:“凡苦言中鋒使筆者,實無才氣之流也。”

然餘非惡中鋒也。餘自作書畫亦喜用中鋒。餘惡專主中鋒不可一筆出中鋒之論者也。

陳傳席: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林風眠 捧白蓮紅衣仕女

清空與質實

文人作畫如詞家之寫詞,貴在清空,不在質實。張炎曰:“清空則古雅峭拔,質實則凝澀晦昧。”然則一種用筆,何以至清空?何以至質實?餘曰:以力用筆,易質實;以意用筆,多清空。若力、意並用,則質實、清空俱得,然僅得其半,且不偏於意則偏於力,不若得一意以靈也。或曰:何為用力?何為用意?答曰:此可神遊意會,不可駐思而得也。然會意者得吾此語,則由無意變有意,由懵懂變自覺也。

陳傳席: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李可染 西湖黃龍洞

法與意

作文如作畫。白石之畫,意高於法。賓虹之畫,法高於意。

蓋意高者,必有法,無法則無可達其意。法高者,必生意,無意之法不可高。是以法高與意高,各有偏至而已。

昔人評郭沫若詩意高,聞一多詩法高。然則郭詩豈無法哉?聞詩豈無意哉?

畫者學畫,當以練法起,以練意達。練法以增其技巧,練意以達其性情。練法以至理解為後得,練意以至純真為後得。

作文類之。劉熙載論文曰:“蓋法高於意則用法,意高於法則用意,用意正其神明於法也。”乃至言也。

陳傳席: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清 龔賢 一道飛泉

感·覺·悟

感覺、覺悟,佛家之語也。實由感而覺,由覺而悟。覺者,菩薩也;悟者,佛也。

凡書畫詩文之成大功者,必經此三境界。

夫感者,師其物也;覺者,師其心也;悟者,師其性也。師物,即摹仿,摹仿前賢,摹仿自然,其善者曰:“能”;極善者曰:“妙”。師心者,即中得心源,先有所思,後以手狀其思(以手寫心),其佳者曰:“奇”。師性者,任性而發,不知然而然,隨其意也,此化也,其絕者曰:“神”、“逸”。

越此三境,爾後成大家。

陳傳席: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漸江 黃山圖軸 婺源博物館

“八面受敵”

欲讀之書,欲為之事,無窮盡也。人生有涯,學也無涯。若盲目讀書,無的做事,或至死為書所困,何能突出?故不可凡書皆讀,凡事皆做。有所不為,方能有所為。

東坡雲:“他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八面受敵”,切不可八面出擊。蓋八面圍困之敵必百倍於已,人之精力有限,八面出擊必為敵所滅。須集中兵力,於一角一隙衝破,突出則生,不出則死。讀書亦然。無窮之書,如八面受敵,若一一功之,即泛泛涉獵,亦至死不能畢,何能突出?《老子》雲:“少則得,多則惑。”須每次作一意求之,“人”“專”則“傳”,“廣”“發”則“廢”。“人”“多”則“侈”,“侈”者,浪費也。《韓非子·解老》雲:“多費之謂侈。”物侈尚可得,人侈不可再。學者不可不知。

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雲:“人之才,成於專而毀於雜。”

陳傳席: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齊白石 花鳥工蟲冊之荷花蜻蜓

簡與繁

齊白石小品極簡,其美甚矣。

黃賓虹山水極繁,其美甚矣。

劉禹錫《陋室銘》、王安石《孟嘗君論》,皆寥寥數語,千古不衰。《紅樓夢》百餘萬言,風靡宇內。

惲南田曰:“如於越之六千君子,田橫之五百壯士,東漢之顧廚俊及,豈厭其多。如披裘公,人不知其姓名,夷叔獨行西山,維摩詰臥毗耶,惟設一榻,豈厭其少。雙鳧乘雁之集河濱,不可以繁簡論也。”

方薰雲:“李(成)、範(寬)筆墨稠密,王(洽)、米(芾)筆墨疏落,各極其趣,不以多寡論也。畫法之妙,人各意會而造境,故無定法。”

陳傳席: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黃賓虹 山居圖

高逸與雄強

高逸一派畫,以簡潔清淡見貴,如倪雲林、普荷然;雄強一派畫,以繁密渾厚者易佳,如范寬、郭熙等;今人李可染亦然;南人作畫,當求高逸;北人作畫,宜求雄強;然不可一律而論也。

陳傳席: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石濤 雲山圖

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書畫用筆不可太實,太實則如其人,其易病者六:其一內涵不足,筆下少物;其二形呆體不靈;其三意不足;其四神不清;其五氣不逸;其六質不揚。然則如何去太實之病?曰:惟以意會之,以意為之。

或曰:“筆實無礙於雄壯強猛之壯也。”餘曰:“是則是矣,然終乏於瀟灑之姿也。前者,勇士也;後者,雅士也。所好者不同,則所取者異也。”

其實詩文亦然,語太實則一覽無餘,無回思之地,無再品之味。

陳傳席: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髡殘 嵐氣翠微圖

韻·法·意· 態

玄宰論書曰:“晉書尚韻、唐書尚法、宋書尚意”,今人又增曰:“明書尚態。”

案:“尚法”之“法”,乃《荀子·勸學》“《禮》《樂》法而不說”之“法”。法者,嚴肅也,正規也,模範也。《荀子簡釋》有云:《禮》《樂》有一定之聲容而未嘗說明其理,故云:“法而不說。”亦有嚴肅正規模範之意。今人多誤解為方法之法,真陋也。且韻者,原指人之神韻;意者,原指人之意態,故法亦指人之“聲容”嚴肅、正規,不苟邪亂也。若釋為方法之法,則與韻、意亦不合也。又《易·繫辭上》雲:“制而用之謂之法。”孔穎達疏:“言聖人裁製其物而施用之,垂為模範。”亦通。要之,非方法之法也。

韻由神魄中來,法由骨體中來,意乃神魄之表者,態乃骨體之表者。故曰:“學書不學晉書,終成下品。”良有以也。

陳傳席: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朱 耷 芝蘭清供圖

寫意

西洋傳統繪畫,精確如真、明暗、光影、解剖、透視、色彩、比例,無一小失。每作一畫,必有真實所依,有一畫數年乃至十數年者。吾國傳統畫家非不能此,實不欲如此也。

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蓋藝者,遊之而已,又曰:自娛。今人謂之玩。豈有遊玩而認真計較者乎?故草草而成,寫其意而已。何晏曰:“志,墓也,道不可體,故志而已。據,杖也,德有成形,故可據;依,倚也,仁者功施於人,故可倚。藝,六藝也,不足據、依,故曰遊。”又《正義》曰:“六藝……此六者所以飾身耳。劣於道德與仁,故不足依、據,故但曰遊。”朱熹曰:“遊者,玩物適情之謂。”是以文人作畫,以之遊憩、玩物、適情、養神,以待學道也,故寫意畫尤重,非惟形之可舍,神亦寓於筆墨之中也。

陳傳席:書畫用筆不可太實

傅抱石 山瀑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