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明代玉溪窯青花瓷紋飾的鑑賞

作者:由 文錦匯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11

滑石燒失量燒失的是什麼

玉溪陶瓷燒造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期。早在4500年前玉溪就已有精細的日用陶瓷製作歷史,出土的古滇國時期文物裡陶瓷佔有很大的比重。在南詔時期和大理國時期,玉溪陶瓷的燒造技術有了明顯的發展。

明代玉溪窯青花瓷紋飾的鑑賞

明代早中期,玉溪窯青花瓷器製作精美,從瓷片繪畫技藝中便可看出其成熟的藝術魅力。這一時期玉溪窯青花瓷的種類主要有碗、杯、罐、瓶等。裝飾手法有繪畫、印花、劃花、貼花等。色彩使用本地色料和釉料,具有胎色沉穩、青花深重、釉色青灰的特徵。紋飾主要有植物、動物、人物等,植物題材主要有牡丹、菊花、西番蓮和松、竹、梅、蕉葉、蓮葉、蘭花、水草等;動物題材主要有魚紋、鳳凰、大雁等。常見的玉溪窯青花瓷紋飾主要有以下幾種。

明代玉溪窯青花瓷紋飾的鑑賞

纏枝牡丹紋飾

纏枝牡丹紋飾圈內有一朵盛開的牡丹花,以簡易手法繪製,花旁六個牡丹纏枝葉飾,用筆靈動自然,一筆畫成一片葉子,使得整體自然大方。其胎土顏色沉穩,青花深重,釉色青灰。

明代玉溪窯青花瓷紋飾的鑑賞

一把蓮紋飾

一把蓮紋飾花束中有蓮花、慈姑、紅蓼、香蒲等水生植物,上部花葉似迎風翩翩起舞,荷香馥郁沁人,下部根鬚在水波里輕輕盪漾,形態婀娜多姿,這樣的紋飾稱為一把蓮。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對一把蓮青花瓷盤特別偏愛,他以之提醒官員們廉潔自律、清清白白、兩袖清風。慈姑是一種水生植物,它的葉形鋒利顯眼,但不傷手,寓意品行端正;紅蓼是一種野花,蓼花味辛,有刺激性,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目臥則孜之以蓼”,就是睏倦時以蓼花來刺激眼睛,眼淚流下來就解困了,後人以之寓意君子不忘其本;香蒲,嫩的時候可以吃,老了可以用來編織睡覺用的席子,寓意君子生活儉樸。一把蓮紋飾在明代早期青花瓷盤上大為盛行,寓意清廉為官。

明代玉溪窯青花瓷紋飾的鑑賞

魚藻紋飾

魚藻紋飾,自古就是陶工畫師的摯愛,從學徒到大師均樂於將魚藻紋飾於瓷器之上。如下圖紋飾中兩魚反射遊動,浮萍、水草等水生植物飄拂若舞,並創意十足,形成一個完整的八卦動態圖形,周邊畫有蕉葉,整體構圖奇妙,美觀,有動有靜,有寓有趣。魚藻紋飾中魚與“餘”同存,寓意“連年有餘”,為百姓所廣泛認同及喜愛。

明代玉溪窯青花瓷紋飾的鑑賞

松葉紋飾

松葉紋飾雙圈之外有牡丹紋飾配之,重點突出圈內松葉紋飾,以一棵松葉為構圖,反映其“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的品格,松是長壽的標誌,松齡長久,經冬不凋,被人們視為仙物,用以祝壽、喻長生。松是真情的象徵,松樹堅韌、頑強,象徵忠貞的友誼和愛情。松與竹、梅稱為歲寒三友,深秋之後,百花凋謝,唯有歲寒三友挺霜而立,故人們多以之比喻在逆境中而能保持節操的人。歷代文人均歌以贊松,詩以詠松,文以論松,畫以繪松。

明代玉溪窯青花瓷紋飾的鑑賞

十字金剛杵紋飾

十字金剛杵乃佛教的一種法器,梵名叫“伐折羅”。它原是古代印度的一種兵器,後被佛教吸收為一種法器,佛教以之代表堅固鋒利之智,可斷除煩惱,除惡魔,是佛智、空性、真如、智慧的代表。十字金剛杵圖紋飾常用於碗心、盤心,以示其為佛教專用之器皿。

明代的雲南佛教昌盛,其專用碗盤眾多,十字金剛杵紋飾畫法熟嫻流暢,這些均有力地證明了當時佛教信仰的規模和對玉溪窯青花瓷器佛教專用器皿的特殊需求。

明代玉溪窯青花瓷紋飾的鑑賞

牡丹花紋飾

牡丹花紋飾,高潔、端莊、秀雅,是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徵,深受百姓喜愛,是文人推崇的國色天香。

明代玉溪窯青花瓷紋飾的鑑賞

梅花紋飾

梅花不懼風雪,堅貞不屈,堅韌不拔,傲雪欺霜,常被人們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由於梅花的高潔、傲骨之風,不畏嚴寒的傲雪精神,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法之美,故梅花常被人們用來象徵美麗、高潔、堅強之人。

青花碗心的梅花紋飾,以一朵盛開的五瓣梅花、四枝葉茂翠綠的梅枝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讓人天天用餐時都能時時反思自己,對照梅花的品格修身養性,孤獨而有傲骨,貧寒卻有德行。

明代玉溪窯青花瓷紋飾的鑑賞

錢幣紋飾

一般碗心以繪製各種花卉圖案較多,盤心以繪製魚、人物、鳳等動物紋飾居多,以錢幣形狀為圖作為碗心紋飾的並不多見,但這也表現了陶工畫師們對豐衣足食、有錢有糧的富裕生活的嚮往。

明代玉溪窯青花瓷紋飾的鑑賞

從玉溪華寧縣碗窯村《重建慈雲寺功德碑》碑文記載可見:“冶北里許華蓋山下,大明洪武年間,有車姓者由江西景德鎮來滇,辦陶廠於此為生活之計,繼則汪氏、張氏、彭氏、高氏,以及範、劉、柯、楊諸姓,因親及親,因友及友接踵而至,遂萃處焉……”此碑文翔實記載了景德鎮人於明洪武年間在玉溪燒造陶瓷的歷史。

明代玉溪窯青花瓷紋飾的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