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花開蓮現:《心經》大智慧丨破相顯性,轉識成智

作者:由 九吉吉祥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16

經文講的是什麼

花開蓮現:《心經》大智慧丨破相顯性,轉識成智

【九吉讀書筆記】

《心經》的全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它是般若類經典中最短的一部,全文只有260個字

“般若”、“波羅蜜多”都是佛教梵文的音讀,“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

般若它所表達的智慧的意思就是超越知識或者聰明,而且要消除各種各樣對事物的分別與執著。

“波羅蜜多” 也是一個梵文讀音,它的意思是到彼岸去,從此岸渡到彼岸。般若波羅蜜多的意思就是用智慧把我們從此岸渡到彼岸,也就是能夠達到一個解脫

作為一個生命體,是哪些因緣聚會呢?就是五蘊聚會。五蘊就是指:色、受、想、行、識。這五個因緣聚會了,就有了一個生命體。

其中“色”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形形色色,既有形狀也有顏色。色的意思是有質礙的,所謂有質礙的就是透不過去、擋住了的。我們看東西如果一下子都透過去了,那麼什麼形狀也看不清,正因為光線透不過去,我們就看出這個形狀來了,是方的、是圓的;同樣的,顏色也是這樣,如果都透過去了,什麼顏色也看不見;透不過去才可以看見它是紅顏色的、藍顏色的、黃顏色的、綠顏色的。色的定義就是質礙,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一種物質。色也可以說是一個生命體的物質的層面,也就是我們有些時候講的色身、物質體。

受、想、行、識都是指生命體精神層面的活動。“受”就是接受、領受、接納,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相當於一種感覺。比如說,一個人就有眼、耳、鼻、舌、身五官,眼睛能夠看各種各樣的形狀、各種顏色,耳朵能聽各種各樣的聲音,鼻子能夠聞到各種各樣的氣味,舌頭能夠嘗各種各樣的味道,身體能夠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感覺它是軟的還是硬的,這就是受

“想”就是把這些感覺綜合、集合起來,相當於形成一個比較整體的感受。我們慢慢把這些感覺集合起來了,就會在腦子裡面形成這個東西是一個圓形的、是一個紅色的、有一點微微的香味的,去摸摸它是硬的,這樣一個整體的感覺就叫做

“行”就是一種行動,採取一種動作,對外在的東西我們看到的這個東西去對它採取一個動作,就叫做行。

“識”,就是一種分辨、分別。這個是個什麼樣的東西,那個是個什麼樣的東西。這是我,那是你,那是他,作為一種區別、分別。

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沒有認識到(包括我們自己在內)一切事物,其實都是各種因緣的聚會。因緣既然有聚,當然也就有散,有聚就會有散,聚起來我們看出來有那麼一個東西、有那麼一個人,散了就沒有了。因緣的聚會只是暫時的,不是永恆的,對整個世界的時間而言,可以說是非常短暫的。

經常用剎那這個概念來形容一個生命的生死或者一個事物的生滅,在整個宇宙中,生命也好,事物也好,其實都是非常短暫的,都是剎那的生滅,所以它不是永恆的

“無常”

。常是指恆常、永恆,無常就是不永恆、沒有恆常性,每個事物其實都是這樣的無常

這個現象世界的任何一個生命或者實物都是由因緣聚會而有的,都是無常的和無我的。這個無常或者無我也就是“空” 。空這個概念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不存在的意義,而是這個現象世界的無常性和無我性。

經常說的我們要看破紅塵,我們要認識到世界的根本就是空,它並不是說我們面對著這些現象世界就閉著眼睛看不到它的存在,而是說我們所看到的這一切現象它的本質是空的。之所以說它是空的,是因為它是無常的和無我的;而之所以說它是無常的和無我的,是因為它都是有種種因緣聚會才有,而不是生來就是如此的。

五蘊所集合而有的這個生命來講也是一個空的,也就是它是無常的和無我的。

人們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煩惱、那樣的煩惱就是在於人們對於我的一種執著,把我看作是實實在在的、永恆存在的實體去看待

“空”跟“有”究竟是一個什麼關係,是沒有“有”就是“空”,還是“空”和“有”就是一個事物的兩個視角、兩個方面呢?大乘佛教最初就是講的般若學,般若剛才我們講了是智慧學,般若是一種智慧。這個智慧首先就體現在怎麼來詮釋空、怎麼來詮釋緣起和空。我們講的空是就這個因緣所生的法本身來講的空。因此,它並不背離現象世界的虛幻、幻有的存在。這個空是不能離開幻有的,而幻有呢,這個現象幻有也不能夠離開它的本質的空來講,兩者是統一的。

“幻有”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講的現象。現象和本質不能分離,現象的空如果我們沒有看到它本質的有,我們就會把這些現象當作是實實在在的有。於是,就破不了這個名相,破不了對這些事物的執著。所以,一定要看到現象世界的本質是空的。

現象世界的幻有沒有了,從現象世界的沒有來講空,那這個空也就變為實實在在的空。性空不能離幻有,幻有不能離性空。

即色空,“即”就是不離的意思,“即色空”就是不離色來講空。

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五蘊構成了一個主體,人們就把它執著於我。人們之所以破不了我就是認識不到五蘊的空,認識不到主體的空。如果認識到這一點,那麼對破我執也很清楚容易了。我不異無我,無我不異我,我即是無我,無我即是我。對於我的執著也就不會那樣地固執了,可以放下了。

一個關鍵就是要破除對於我的執著,破除我執、我慢。人總覺得自我是最了不起的,自我跟別人相比較起來總覺得比別人強

要破我執、我慢,就是要讓你認識到我的這種無常性和無我性,這種無常性和無我性又不是離開了自我、離開了我這個主體去求得。

佛家並不是追求虛無縹緲的境界,而是落實到我們怎樣做人,成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一切都是相對的,所有的事物有生就一定有滅,垢就是汙垢、骯髒,淨就是乾淨,垢和淨也只是相對的,增和減也是相對的,正因為有增才會有減,此增彼減。這在佛教裡面就是“中道”的思想,不偏於這個也不偏於那個就叫做中道。任何事物都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生命有生、老、病、死,最後是死,中間有一個老的過程,逐漸地老去,還有一個病的過程,病也可以說是一個變異的過程。老是一個存在的過程,病是一個變異的過程,最後就會死去。

我們不能對任何一個事物有所執著。只有當我們認識到了現象世界的本性是空,我們才會不被生和滅所牽制,才不會導致情緒的變化。生了就高興,滅了就不高興;淨了就高興,有汙垢就不高興;增加了就高興,減少了就不高興。如果能夠認識到:諸法的本性是空的,那麼現象世界對我們來講就是一種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狀況,也就達到了一種無分別的境界。當生滅、垢淨、增減沒有分別時,我們就保持了心態的完全平等平靜。

要平等地看待一切東西,眾生平等,不僅是眾生平等,諸法也是平等。

萬法自性,本來清淨,是沒有煩惱的。可是,由於我們放不下這些分別,看不破這些分別,都要辨個清清楚楚,於是我們的煩惱也由此而生。只有認識到諸法的空相,這才能夠消除煩惱。

六個器官都具有分辨外界現象世界的功能,所以就叫做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六根和六塵(就是外境,六種外境)就稱之為十二處,再把人的六根所具有的分辨能力——六識加進去,就稱為十八界

十二緣起指的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個過程構成了人的生命的形成以及輪迴

由於無明就會有各種各樣的顛倒妄想。人怎麼會有煩惱呢?是由於人各種各樣的行為,是由於人有三種心在指揮它,就是貪、嗔、痴三種心。貪就是各種各樣的貪慾、貪念,讓人去追求這個,追去那個;嗔是指怨嗔,即一種怨恨心,老是對這個不滿,對那個也不滿,對比他強的人就嫉妒,對比他差的人就瞧不起,自己做事情成功了就覺得了不起,沒有做成功就總是埋怨周圍的環境或者別人。有怨嗔的人一天到晚是怨天怨地,怨人怨事,他的心態是不可能平靜的,煩惱也不可能斷絕,而且永遠是這樣。

由於無明,便有種種顛倒妄想,於是便會做出各種各樣的行為,所以無明就會產生行,無明緣行,行就來了。行就是種種的行為造作。人透過身、口、意三個方面來造業,身就是你的行為、行動,口就是你的言論,意就是你的思想。身、口、意造下的業(三業)

生命就是每個生命自身的業所造的,也就是每個人的生命以及命運如何都跟你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有關,你造了這樣的業,就會有這樣一種生命狀態;你造那樣的業,就會有那樣的生命狀態。說得簡單點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造善業就會有善報,有善的這種生命狀態;你造惡業就有惡的報,有惡的生命的狀態。

一切都有因果

苦是一個結果,苦來源於人們的種種造作,種種的、透過你的身、口、意造下的業,而支配身、口、意所造業的就是三種心:貪、嗔、痴。四諦裡面前兩個字就告訴我們,生命是痛苦的,造成痛苦的原因來源於他自己造的業,而之所以造業是由於貪、嗔、痴三心

苦有八種最根本的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

生苦——在母體裡生命的形成本身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老苦——身體老了,處處都要依靠別人,這是佛陀親自觀察到的一種景象,他看到老人生活各種的不便,人生就是充滿了這樣的苦。

病苦——有了病就有了痛苦。

死苦——死亡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基本上每個生命至少都有生、老、病、死這四個基本的苦。

愛別離苦——死別是個苦,生離也是苦,尤其是相愛的人,喜歡的事物也是一樣。

怨憎會苦——冤家聚頭也很痛苦。

求不得苦——想得到的東西得不到也痛苦。

五蘊熾盛苦——我執非常的厲害,以我為本、執我為本,放不下這也是一種痛苦。

一個生命體有上述八苦,可以說是八苦纏繞。而苦的原因呢,就是因為造的身、口、意三業。會造這些業就是因為你有貪、嗔、痴三心,佛教裡又稱貪、嗔、痴為三毒。你今天之所以會八苦纏繞就是因為你有三毒在作怪。我們可以這樣講,一個生命體是八苦纏繞、三毒攻心。要解決你的八苦一定要從源頭上來消滅你的貪、嗔、痴。

圍繞著怎樣來消滅貪、嗔、痴這三心。針對貪、嗔、痴,提供了許許多多的方法,而綜合起來講就是戒、定、慧三學。用戒來對治你這個貪,戒是靠自己來遵守,比如說我們現在講的五戒——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淫亂、不飲酒,五戒就是自己來約束自己的。然後用定來對治你這個嗔,定就是禪定、坐禪,坐禪的根本目的就是讓你心靜,平靜下來、安定下來,是一種思維的鍛鍊方法。

《心經》的核心思想就是要破除一般人對像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種種佛所說的法的分別、執著

六度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揭諦的意思就是去吧,渡過去吧;波羅揭諦,波羅是往這個方向的意思,快到那兒去啊。波羅僧揭諦這個“僧”是一個量的概念——總、全體、大家,也就是說大家一起向著對面過去,這就是波羅僧揭諦

破相顯性,轉識成智。我們如果始終不能夠破相而是執著於名相的話,那麼我們永遠看不破。我們如果不能夠超越知識,我們永遠也就會停留在這個分別相上面,也就會分別我你他,會

執著

於我。執我為本,就會放不下

附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書名】花開蓮現 : 《心經》大智慧

【作者

】樓宇烈

出版社】

中華書局

2016年出版

副標題】

《心經》大智慧

【讀書筆記宣告】再極致的總結,都會有喜好、偏差、偏見、歧義,因為每個人對文字的理解不同,不要迷在所知障中。請有時間的讀者,看原作!以原作為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謝謝♥️感恩♥️

【本司名】宇宙愛你

【本司打工妹】九吉吉祥

【本司口號】讓我們一起愛裂蒼穹♥️

【本司願景】助力全宇宙中國人心靈成長♥️

♥️宇宙愛你♥️宇宙願您富貴一生♥️圓融圓滿♥️

♥️謝謝你♥️我愛你♥️感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