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為什麼對於電子產品,必須要追求“硬體配置”

作者:由 三易生活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17

為什麼要追求優秀

前段時間,我們三易生活曾對谷歌方面剛剛釋出的幾款硬體新品進行了一番批判。

為什麼對於電子產品,必須要追求“硬體配置”

當時我們指出,無論是Pixel 7系列智慧手機、還是Pixel Watch智慧手錶,它們在諸如螢幕、保護玻璃、攝像頭、主控等配置上的用料水平,普遍都還停留在業界一兩年前的基準上。

我們當時所指出的這些,主要是基於“谷歌這麼大的廠商,不應該在用料上摳摳搜搜省成本”這樣的考量。但在相關內容釋出後,一位網友的留言讓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說道說道”。

為什麼對於電子產品,必須要追求“硬體配置”

平心而論,我們完全理解、並且贊同這一觀點中的部分客觀事實。也就是說,在最佳化水平足夠高的時候,即便硬體水平不咋地、甚至使用的是低成本、相對落後的配置,用起來也能依然流暢,日常體驗還可能比部分硬體更“頂”、配置更高的產品體驗更好。

這樣的情況是否存在?當然存在。但這是否就意味著,使用者、或者說消費者“不應該去糾結硬體配置”呢。

軟體最佳化並非萬能,它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首先大家必須要知道的是,軟體的“最佳化”、“調校”並非萬能。即便它在某些方面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但在另外一些同樣關乎體驗的部分,再怎麼好的最佳化也解決不了許多問題。

為什麼對於電子產品,必須要追求“硬體配置”

以谷歌Pixel 7 Pro為例,其配備了由5000萬畫素1/1。3英寸主攝CMOS+4800萬緊湊型小底長焦+1200萬超廣角的三攝配置。這樣的硬體對比如今各種1英寸、1/1。12英寸超大底的“三主攝”,確實在硬體上要差了一截。

為什麼對於電子產品,必須要追求“硬體配置”

但在谷歌頂級的影像演算法以及自研AI計算單元的加持下,Pixel 7 Pro剛剛在DXOMARK的影像測試中,拿下了第一名的成績。從這一點來看,至少我們可以說谷歌在Pixel 7 Pro的影像方面,是確實“用最佳化填平了硬體差距”。

為什麼對於電子產品,必須要追求“硬體配置”

但大家想必都知道,Pixel 7系列機型“不極致”的硬體配置,並不只在相機上。比如說,其機身表面使用的玻璃蓋板,是2020年釋出、相對老舊的康寧大猩猩Victus,這就意味著它在抗摔、抗劃效能上,弱於更新世代的蘋果超瓷晶、以及大猩猩Victus+方案。很顯然,玻璃的耐用性肯定沒法用“最佳化”來解決,用料差一代就必然意味著更容易碎裂、更容易出現劃痕,這是非常現實的體驗差異。

為什麼對於電子產品,必須要追求“硬體配置”

又比如說在SoC效能上,我們曾批評過谷歌Pixel 7系列所搭載的Tensor G2晶片,在處理器架構、指令集方面“不思進取”,其效能進步幅度太小,遠遠落後於驍龍8+,天璣9000+等同時代的旗艦SoC。

為什麼對於電子產品,必須要追求“硬體配置”

圖片來自Golden Review

從最近外媒剛剛公佈的測試結果來看,儘管谷歌已經給Pixel 7系列配備了最新的系統版本,底層最佳化什麼的也是親自操刀,但其無論是在幀率、還是能效比上,表現其實都不算優秀。在《原神》中的實測平均幀率僅37。2FPS,功耗卻只比平均幀率高達57。7FPS的小米12S Ultra低了0。1W,可謂是相當得不償失。

很顯然,這些都說明哪怕是谷歌親自操刀的系統、親自設計的晶片,親自進行的軟硬體最佳化,依然會存在著無法逾越的瓶頸。比如更廉價材料所帶來的耐用度差異,比如晶片的絕對算力、峰值效能差距,這些都是僅靠“最佳化”無法解決的。

“重最佳化、輕硬體”,背後還存在利益因素

不僅如此,如果是從產品本身的商業策略去思考,那麼“重最佳化、輕硬體”對於廠商來說,其實也是一種相對更“雞賊”的設計思路。

為什麼對於電子產品,必須要追求“硬體配置”

眾所周知,一款產品從研發到製造,各環節都需要耗費真金白銀的成本。其中,“最佳化”這個環節主要體現在研發成本上,對應的是產品出廠前,在設計階段的高額人力物力投入;而“堆硬體”的環節則主要體現在製造成本上,對應的是每款裝置實打實在物料、供應鏈上的耗費。

是的,我們強調了設計階段投入的“高額”。因為即便是像Pixel 7 Pro這樣的旗艦機型,它的硬體物料成本(BOM成本)或許並沒有那麼高,但其背後所涉及到的新版系統、影像演算法、自研晶片的研發成本,是完全可能高達幾千萬、甚至數億的。

為什麼對於電子產品,必須要追求“硬體配置”

可問題在於,“堆硬體”的成本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說,谷歌每產出一臺Pixel 7 Pro,就固定要花費數千元的物料成本。但軟體最佳化、前期研發的技術成本,卻是可以被長期攤薄的。

比如,假如其軟體最佳化總共花費了1億元,那麼當這款機型銷量達到10萬臺時,平均每臺手機上攤薄的“軟體最佳化成本”就只有1000元;而當其銷量達到100萬時,“最佳化成本”每臺平均就只有100元了。

而且在實際情況中,軟體、技術的研發往往可以造福好幾代產品,所以這種“攤薄”的現象還會更加明顯。最後落到每一款機型上,廠商看似花了大價錢搞的前期研發、技術積累,真正在總成本中的佔比完全有可能遠低於硬體製造成本。

為什麼對於電子產品,必須要追求“硬體配置”

作為一款1000美元左右的旗艦機型,“輕硬體”的設計思路也體現了谷歌對利潤率的追求

於是這也就意味著,當廠商選擇降低配置、以更少的硬體成本“搭配”更多的軟體研發,靠“最佳化”來提升終端使用者體驗時,這種做法其實是存在著潛在的、巨大的利潤率優勢的。

當然,我們不是說廠商選擇“賺得更多”的策略就不好、就是“黑心”,但至少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有必要向大家講述這樣的一個事實。那就是看似“相同體驗”的產品、哪怕是賣到相同的價格,背後的“利潤率”可能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所以僅以“用起來的感覺”來衡量產品價值,而刻意忽略背後的硬體成本差異,多少是有點不妥的。

為什麼對於電子產品,必須要追求“硬體配置”

Tensor G2晶片落後的CPU架構,決定了很難再有進一步的適配提升空間

況且對於那些硬體反面非常堆料,但剛上市時軟體不夠完善的產品來說,又怎麼知道廠商就不會在後期進行完善、最佳化、補強呢?對比起硬體本身不夠好、靠“最佳化”拉高體驗的產品,這種硬體堆到夠強夠滿的產品在後期再有了出色的適配、最佳化後,豈不是應該更強、更“值”嗎。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