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大概,之於《再見愛人》中的張婉婷,我只是多了常常的自我救贖

作者:由 上班讀研帶娃的我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20

顧裡的臺詞你幾歲啊

或許,我是因為“張婉婷”認識了《再見愛人》這檔綜藝節目。

畢竟已經有三年多沒有關注綜藝節目了。

說關注,算不上。說沒有關注,但每次網頁推薦的相關文章或者影片都忍不住點開來看。

要說看完的感受,那就是,就好像看到了有時候的自己。

有時候似乎孤立無助,好像這世界只剩下孩子與自己關聯;

有時候似乎撕心裂肺,無人能懂;

有時,雨過天晴,卻仍是萬里晴空。

忘記了微笑,忘記了溫柔,所有的生活色彩好似只剩黑色。

……

滿屏的窒息感,甚至在他們爭吵或者張“咆哮”的時候,我選擇了結束觀看。

可怕,如同一個真實版的自己在肆無忌憚地發射自己的負面情緒。

一開始尚且對張有些許心疼,慢慢地,只剩下一步步把她的形象自我化。

或許,進入婚姻後的我,有時不過如此吧。

要說婚姻是否幸福,至少戀愛是美好的吧。

我和先生認識已經多年,當然,中間歷經了好幾年多不見,在又一次相遇後,我們迅速選擇了進入婚姻。(可以說是“草草”進入婚姻。)

先生做事永遠慢條斯理,我做事永遠習慣“快刀斬亂麻”。

先生習慣“走一步算一步”,我習慣“事事打算、事事提前安排”;

如果說先生包容,那麼這樣性格千差萬別的我們,至少,一開始,我是幸福的。

我享受著先生無限的包容,我可以肆無忌憚地宣洩大大小小的情緒。

我可以按著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先生怎樣處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務,小至洗衣做飯,大至工作。

或許,從宋寧峰身上,我也隱約看到了先生的影子。

張婉婷之於我,宋寧峰之於先生。

大概,相似到讓我懷疑這世界上是不是太多太多這樣的夫妻了。

當孩子降臨,所有柴米油鹽生活瑣碎加到一起之後,原本性格就全然相反的我們,開始有了更多而爭執。

一次,兩次,三次,四次……

以至於無數次。

在一次次的撕心裂肺的咆哮中,我一遍又一遍“蹂躪”著先生的底線。

先生也終於爆發。

要說張和宋為何沒有離婚?

孩子或許確實是很大的因素吧。

我和先生呢?

一開始,先生總會先服軟,到了後來的現在,先生或許已疲於此,又或許生活的忙碌已經讓他無暇於此。

而除了孩子之外,或許每一次爭吵之後,我也許還在一步步的自我救贖。

以前,在爭吵過後,我可以砸東西、摔門而出,或者暴飲暴食等等,一通宣洩之後,好似這道坎就過去了。

而現在,孩子一天天長大,雖然還不至於能完全聽懂大人的話,但是,我開始有所剋制。

這也許可能來自一個母親的本能。

我不希望孩子將來和他們的母親一樣,或者至少,不能讓父母的爭吵,給他們造成心理陰影吧。

除此之外,我開始自我救贖。

我不再糾結於先生是否第一時間道歉,也不再糾結於到底誰對誰錯。

我會把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畢竟孩子的笑容,足以治癒一切。

或者我會在靜默的做家務中作一些思考,或者利用上班,暫且忘記這些煩惱一天,或者透過一頓美食治癒所有。

再或者看一本書,讀一篇文章、甚至寫一篇文章。

讀著讀著,寫著寫著,世界也就通透了。

我不再把目光和焦點再放在先生或者別人對我的態度上,更多的,是讓自己選擇性忘卻。

總之,現在的我終於能自己放過自己,“放過”家人,放過本來就“生活不易”的我們。

或許有人說這不過是一種“逃避”的心理,因為事情並沒有真正被解決。

但你若未嘗試,怎知這一次次地不斷地磨合,自我“妥協”(暫且叫“妥協”吧),不會讓自己的格局越來越大,讓自己越來越不受制於林林總總的一地雞毛呢?

要說我為何要開始寫一些東西,很大原因也在於此吧。

在提筆過程中,我會逐漸平靜下來。

在寫作的過程中,每一筆,都是自我剖析,每一步,都是自我救贖。

大概,之於《再見愛人》中的張婉婷,我只是多了常常的自我救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上班讀研帶娃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