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陳留:睢水秋波過留邑(上)

作者:由 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10-14

何時何地遷入本址出錯

陳留:睢水秋波過留邑(上)

陳留古郡

【閱讀提示】

水的流向,隱喻著歷史的走向。戰國魏國大梁城,因蒗蕩水而崛起,也因蒗蕩水而衰亡。秦始皇將大梁(今開封)由國都降為縣治,此後一直延續八百年。在此期間,大梁城東部的一座小城藉此契機而崛起,成為縣治、成為郡治、成為國都,浚儀縣亦屬其管轄,它就是陳留。大梁的暫時隱退,給了陳留髮展的機遇,得天時地利應運而起,成為繼大梁之後的地區政治中心。這也是一座因水而興的城市,睢水、渙水、汳水都從城旁流過,為其帶來了繁榮發展,由統領一方的郡治到諸侯方國,鑄造七百多年輝煌。到了隋唐以後,這座古城因為汴州(今開封)的復興而逐漸退隱,成為汴州轄屬的一部分。在開封的發展史上,郡國之城陳留就是這樣承上啟下,推動了汴州的崛起和發展。

陳留的興衰,如同人生的高峰與低谷,抑或如電影的主角與配角。陳留,春秋時為鄭國的留邑,亦是“桓公寄孥”的臨時國都;後為陳國所並,成為陳國之留邑,故曰“陳留”。戰國時陳留屬魏國,秦滅魏後設置陳留縣。漢承秦制,仍置陳留縣。漢武帝時設陳留郡。西晉廢郡置陳留國。北魏復為郡。隋初廢郡改為汴州,後復置陳留縣;大業間縣廢。唐復置陳留縣,後該縣政區比較穩定。1949年設陳留專區,1952年撤銷。1957年,撤陳留縣併入開封縣。1958年成立五愛公社,1961年改陳留公社,1984年置鄉,1986年建鎮。陳留,自西漢開始,先後做過七百餘年的郡國之城,而作為縣治更有兩千餘年之久,可謂是睢水畔的歷史文化名城。

東襟睢水鳳凰城 郡國縣鎮戰略地

幾千年來,人類濱水而居,就把窩巢房舍築造在水邊,生息繁衍,隨歷史到了今天。陳留,就是一座濱水而居的古城,北依黃河,西靠鴻溝,東有睢水,南有渙水。清順治《陳留縣誌·疆域志·形勝》記載:“(陳留)北有大河之險,南有褒城之固,西依汴垣之峙,東襟睢水之奇。”因此,陳留地理位置重要,這在秦末業已顯現。劉邦起兵伐秦時,他的謀士酈食其就說:“夫陳留,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也。”在楚漢相爭之際,陳留更被視為戰略要地,雙方在此曾反覆爭奪。控制陳留,東北可去山東諸郡,東南可去江淮諸郡。基於此,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將陳留“升級”為郡,移濟川郡治於陳留縣置陳留郡,相傳郡內建有皇帝行宮。東漢時定都洛陽,陳留郡是洛陽的東南門戶,位置更重要,曹操在此起兵拉開了三國爭霸的序幕。

具有水陸交通優勢和城池之固天險的陳留,又有夏代老丘、戰國大梁等歷史故都相襯托,城市發展迅速。清宣統《陳留縣誌》載:“陳留既大郡,而首邑為名都,實封爵衣冠、人才禮樂之所聚,蓋極盛矣。”到西漢中期,陳留已發展成為中原地區的名城大邑。世代相傳陳留又名“鳳凰城”,“吾邑父老相傳,城以鳳凰名”。相傳曾有鳳凰棲息於此,後人在鳳凰棲息的地方建了一座鳳凰臺,民眾紛紛在鳳凰臺附近居住,逐漸發展成為一座城池,“鳳凰城”之名由此而來。這座古城“地脈自西南蜿蜒而來,形若坤龍,似此龍幡鳳翥,宜地靈而人傑矣”,人才輩出。漢武帝時期的黃宜、東漢文學家蔡邕等均是陳留人,西漢張良、漢獻帝劉協等在此居住。

兩千多年來,留邑、陳留郡國、縣治多次遷移,並非一直在今天陳留集的位置。春秋戰國時期,留邑故城在今開封祥符區八里灣鎮初劉村(古代劉與留通用)一帶。存在時間最久的兩漢時期的陳留郡城,仍位於初劉村一帶,今稱之為陳留故城。西晉泰始元年(265年)廢陳留郡置陳留國,治所先在小黃城(今開封祥符區杜良小黃鋪村),南朝宋時徙治倉垣城(今開封龍亭區柳園口劉莊村一帶)。後趙石勒一度將陳留郡治設置於浚儀縣(今開封市區)。北魏統一北方後的五世紀前期,陳留縣治移於今陳留集,至今未變。誠然,現在的陳留僅僅是開封祥符區轄屬的普通一鎮,但這不應掩蓋它曾經有過的輝煌。

百舸爭流蕩秋波 物華風韻潤商貿

從浚儀隨風而動,順睢水而下,便到陳留。這裡鳥聲啁啾,每一聲都唱著愜意和幽靜。“睢水風吹動晚波,蘆花夾岸舞婆娑。白雲飛逝離山岫,丹葉飄搖墮樹柯。歷歷秋思懷宋賦,簫蕭易水聽荊歌。天高氣爽涼飆發,葭露伊人思奈何。”這是明清時期詩人為留邑八景之一的“睢水秋波”所詠的七律。另有五律吟曰:“秋聲何處至,歷歷起波中。帶雨翻雲白,攜霜逐葉紅。蕭風飛灝月,爽氣如吟松。魚魴長歌處,水天一色空。”更有順治《陳留縣誌·風俗志·景物》所載:“睢水秋波:縣北七里。東通睢浪,北帶伊川,秋水澄清,白雲飛舞,蒹葭蒼蒼,伊人可想。”描繪出了陳留境內睢水秋波的絕美風光,可謂讓人如痴如醉。秋水長天,這是來自物華風韻的畫卷。

睢水位於陳留縣城(今陳留集)北七里許,從浚儀東發源向東南流,經過陳留至杞縣境。順治《陳留縣誌·疆域志·山川》載:“睢水:縣北七里,每逢秋霖成河,東擁睢水入亳。”即睢水大致從今開封禹王臺東的祥符區興隆徐府樓村一帶自蒗蕩渠分支發源,向東南流經陳留鎮北五里寨和劉五樓村之間,再向東南流經仇樓鎮施寨村北,經平城鄉秦奉寨附近流入杞縣境,約二十公里。開封市祥符區史志辦原副主任於有海說,目前五里寨村北仍地勢低窪、村莊間隔距離較大。從上洩水渠分支的下洩水渠,自石庵村東流,似睢水古河道。昔日的睢水百舸爭流,南來的茶米,北往的煤鐵,在這條煙波浩淼的大河中,往返穿梭日夜不停。每到繁忙季節,陳留附近的碼頭貨物堆積如山,船隻在河中排起長龍。夜幕降臨,船上燈火齊明,遠遠望去似繁星點點,不時還能聽到陣陣荊歌。

秋水在人間的風中起伏,方舟向河流傾訴一路逶迤。“昨夜秋聲至,風從睢水過。邀霜醉紅葉,入澗響清波。野潤蕭颼遠,林深淅瀝多。昔年長賦客,當此復如何。”詩人以《睢水秋風》吟詠著陳留的美景。秋風陣陣,淫雨霏霏,放眼望去,睢水波湧浪卷,讓漿聲馳騁著與天空對話。堤內蘆花飄飄,似雪飛舞,岸上樹木婆娑搖曳,暮秋霜葉紅遍,似層林盡染,形成蒹霞蒼蒼、水天一色的旖旎景色。清同治八年,陳留縣令殷如璧浚睢水河、挑惠濟河,治理水患,百姓感恩,將他祀於名宦祠,並稱其所創治八里灣至理性寺(今小河村)的河渠為“殷公渠”。當地文史學者吳全林說,睢水在宋代是京城通向東南諸地的黃金水道,一直延續到明代和清初時期,日夜穿梭的航運給沿線帶來了無限生機和富庶。至今,當地仍流傳著明代江浙富商楊員外陳留慷慨解囊,捐贈銀兩修造陳留西關“高楊橋”的故事。

汳渙之間尋古睢

史志古籍辨正誤

睢水和其源頭之水蒗蕩渠(鴻溝)形成之後,由於和濟、汝、淮、泗諸水都有聯絡,曾促進了中原各地交通事業的發展。但由於靠近黃河,黃河決堤氾濫致使河道淤塞。東漢初年,王景治河致力於河汴分流,黃河既告安瀾,汳水也暢通無阻,但睢水、渙水等鴻溝支流卻在這個時期湮沒或者部分段落斷流。如《水經》記載睢水的源頭在鄢縣(今柘城縣遠襄鎮)北,說明戰國開浚的這條河流到三國時,從浚儀到鄢縣這段已經斷流或湮塞。曹操疏浚睢陽渠,就是疏通的從浚儀到鄢縣東側睢陽縣的這段睢水,使河流重新通暢行舟運兵運糧。因此,到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裡,記載睢水是從浚儀的蒗蕩渠發源,已恢復了戰國時睢水的源頭所在地。

關於睢水在陳留境內的記述,清康熙、宣統《陳留縣誌》則與順治版不同。康熙三十年《陳留縣誌·山川》載:“睢水:在陳留縣東北四十里,每逢秋霖成河,故又名堤河,合小黃河東流。經杞、睢、寧陵,達于徐。”宣統二年《陳留縣誌·山川》載:“睢水河:自祥境鄢陵府起,東南至內官營出境,二十五里。”清康熙《開封府志·山川》亦載:“睢水:陳留東北四十里,又名堤河。”而順治《陳留縣誌》記載睢水在“縣北七里”,孰是孰非呢?筆者驅車從鄢陵府到陳留鎮間實地考察,並結合史書、地理志論證分析,順治陳留志記載符合睢水位置,而康熙、宣統陳留志和開封府志錯將汳水記載為睢水,應辨正。因為睢水是在下相(今江蘇宿遷)入泗水,達于徐州的是汳水。《水經注》記載汳水位置正在陳留集北約四十里處,流經小黃(今小黃鋪村)故城南、鳴雁亭(今杞縣焦喇村)南;康熙、宣統陳留志所記睢水自鄢陵府至內官營與古汳水流經路線恰好重疊。再者,按照《水經注》所載睢水位置在汳、渙兩水中間考證,汳水在陳留小黃城南側,渙水在陳留集北東南流,睢水亦不能從源頭再流至陳留東北四十里處,因為睢水是東南流至杞縣、睢縣、寧陵方向的。因此,睢水在陳留集北七里許可信。

在考察睢水位置的過程中,筆者還發現陳留城遷到今址時間的記述錯誤。《開封市地名志》第六編《歷史地名編》“陳留縣”條下記載:“隋大業十年(614年),治所移於今陳留鎮。”若按此說,隋朝之前陳留縣治所當在初劉村一帶,如此北魏時期的《水經注》所記述的渙水當流經初劉村北,與渙水南、睢水中、汴水北的位置不符,同時睢水位置也無處安放,而以今址計則位置符合。古人亦曾提出質疑,“《通志》稱(陳留城)隋大業十年建,恐不始建於隋也”(清宣統《陳留縣誌·城池》)。因此,陳留縣治遷到今址時間應在酈道元作《水經注》之前,當在北魏統治時期的五世紀早期,這對考證睢水的位置至關重要。

本文來自【商丘日報-商丘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