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杜甫《佳人》: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作者:由 曦觀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10-22

什麼樣的女子稱為佳人

古代以“美人”為題材的詩文不乏佳作,而杜甫很少寫專詠美人的詩歌,這首《佳人》卻以其格調之高而成為詠美人的名篇。山中清泉見其品質之清,侍婢賣珠見其生計之貧,牽蘿補屋見其隱居之志,摘花不戴見其樸素無華,採柏盈掬見其情操貞潔,日暮倚竹見其清高寂寞。詩人以敘述的口吻、比喻的手法,描述了一個在戰亂時期被遺棄的上層社會婦女所遭遇的不幸,並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從而使這個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這首詩從開篇都是“說”下來的,直到了結尾兩句,才以一幅畫面忽然結束。作者的高明之處就在這裡,他沒有拿一個結局去遷就讀者的胃口,而是用一個懸念故意吊著讀者的胃口,使人一閉上眼睛,就會在腦海裡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位絕世美貌卻格外不幸的佳人,在秋風中,在黃昏裡,衣裳單薄,孤伶伶地站在那裡,背靠著一叢竹,眼裡流露著哀愁……

佳人

唐 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杜甫《佳人》: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來自百度圖片 侵刪

【格式】

五言古詩

【名句】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基調】

悲慘的美人

【年齡】

杜甫48歲,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

【譯文】

一位容貌絕倫美麗女人,孤獨地住在幽深的山谷。自稱出身名門清白女子,飄零淪落在荒山野林中。當年安史之亂時關中一帶戰火連天,自己的兄弟也慘遭殺戮。官高祿厚又有什麼用處,連兄弟骸骨都沒能收進墳墓。

世俗人情都厭惡衰敗的人家,萬事就像隨風而轉的燭火。丈夫是個輕薄子弟,拋棄了我又娶了個美麗如玉的新婦。合歡花尚知道朝開夜合,鴛鴦鳥成雙成對從不獨宿。丈夫眼裡只有新人笑容,哪聽得到我的悲傷啼哭。

大山裡的泉水清澈明亮,出山後泉水就渾濁了。等待侍女典賣珠寶維持生計,牽起藤蘿修補破漏茅屋。摘下來的花不願插在頭上,喜歡採折滿把的柏枝。寒風吹動我薄薄的衣衫,日落黃昏我斜倚著青竹。

【註釋】

絕代:冠絕當代,舉世無雙。佳人:貌美的女子。幽居:靜處閨室,恬淡自守。零落:飄零淪落。依草木:住在山林中。關中:指函谷關以西的地區,這裡指長安。

喪亂:死亡和禍亂,這裡指遭逢安史之亂。官高:指孃家官階高。

惡(wù)衰歇(shuāi xiē):厭惡衰敗的人家。惡:厭惡、討厭的意思。衰歇:衰落的意思。骨肉:指遭難的兄弟。轉(zhuǎn)燭:燭火隨風轉動,比喻世事變化無常。夫婿:丈夫。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合昏:夜合花,葉子朝開夜合,常用來表示夫妻恩愛。鴛鴦:水鳥,雌雄成對,日夜形影不離。舊人:佳人自稱。

賣珠:因生活窮困而賣珠寶。牽蘿:拾取樹藤類枝條。是寫佳人的清貧。採柏(bǎi):採摘柏樹葉。動:往往。盈掬(jū):雙手滿滿一捧的意思。修竹:高高的竹子。比喻佳人高尚的節操。薄(bó):單薄。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48歲)秋季,也就是安史之亂髮生後的第五年。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遺降為華州司功參軍。第二年七月,他毅然棄官,拖家帶口,客居秦州,《佳人》就寫於那一年的秋季。

關於這首詩的作意,一向有爭論。有的人認為《佳人》全是寄託,其實寫的就是杜甫自己;也有人認為寫的是杜甫的一個鄰居,跟杜甫一樣也是住在深山裡,杜甫一方面是寫實,來寫這個鄰居“美女”的情況,另一方面藉著這個女人的身世也有一定的“自喻”的傾向。康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時任左拾遺之職的詩人杜甫,因替同僚房琯辯護觸怒了唐肅宗李亨,被貶為華州(今陝西省華縣)司功參軍,這個官職不僅官小,而且事情特別繁瑣,杜甫很傷心,做了一年左右忍受不了了,終於在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48歲)的時候辭官。因為東邊洛陽周圍還在打仗,杜甫辭官之後杜甫就一路向西,到了長安的西邊一個叫做“秦州”的地方隱居。杜甫對大唐朝廷可以說是忠心耿耿,盡心盡力,最後卻落得棄官漂泊的窘境。但是杜甫即便是在飢寒交迫、年老多病的的情況下,仍始終不忘國家民族的命運。這樣的不平際遇,這樣的高風亮節,和詩中女主人公是很相像的。所以,有人說杜甫是借他人之酒以澆胸中塊壘,在“佳人”的身上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這樣看來,似乎也不無道理!

【賞析】

這首詩是寫一個亂世佳人被丈夫遺棄,幽居空谷,艱難度日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時,在安史戰亂中,原來官居高位的兄弟慘遭殺戮,丈夫見她孃家敗落,就遺棄了她,於是她在社會上流落無依。然而,她沒有被不幸壓倒沒有向命運屈服;她嚥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與草木為鄰,立志守節,宛若山泉。此詩謳歌的就是這種貧賤不移,貞節自守的精神。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觀存在的社會問題,又體現了詩人的主觀寄託。詩中人物悲慘的命運與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強烈的對照,既讓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詩人用“賦”的手法描寫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時用“比興”的手法讚美了她高潔的品格。全詩含蓄蘊藉,耐人尋味,感人肺腑,能強烈地引起讀者的共鳴,是杜甫詩中的佳作。

全詩分三段,每段八句。

第一段:“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寫佳人自敘家庭的不幸遭遇。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這四句以第三人稱進行描狀,筆調含蓄蘊藉:“一位容貌絕倫美麗女人,孤獨地住在幽深的山谷。自稱出身名門清白女子,飄零淪落在荒山野林中。”開頭兩句點題,以“幽居”的環境,襯出佳人的孤寂、悲苦,隱含著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慨嘆。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從此處轉為第一人稱的傾訴,語氣率直酣暢:“當年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兄弟們慘遭殺戮。官位高也沒有什麼用,他們死後連屍骨都得不到收殮”。“關中”指的就是長安。因為當時安史之亂長安城被叛軍攻破,所以女子的家也遭受了變故,女子的兄弟在戰亂中被殺。“官高”呼應上文的“良家子”,強調絕代佳人出自貴人之家。

第二段:“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寫佳人傾訴被丈夫拋棄的不幸。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這四句託物感興,刻畫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世情惡衰歇”,衰歇”就是衰落的意思,這句話的是說我們的人情世故都是厭惡衰敗的人家;“萬事隨轉燭”,“轉燭”意思是燭火隨風轉動,比喻世事變化無常,這句話是說天下的萬事萬物就是這樣變化無常,好像這風中的燭火一樣,前一刻還很光亮,後一刻可能馬上就要熄滅。這就很形象的寫出了“佳人”的家庭背景:本來是一個高官厚祿的家庭,但做高官的兄弟死後,孃家也就失勢了。這兩句表面看雖然是在傾訴自己的悲慘遭遇,但“世情”和“萬事”就已經把個人的遭遇和人世間普遍的遭遇聯絡起來,從一個人可以想見天下千千萬萬人的苦難。正因為做高官的兄弟已死,孃家失勢,此刻丈夫對她的態度也有了變化,“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輕薄”就是指丈夫花心,意思說丈夫是個輕薄子弟,拋棄了我又娶了個美麗如玉的新婦。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詩人以形象的比喻寫出了丈夫的薄情寡義和女子的傷心痛苦:“合歡花尚知道朝開夜合,鴛鴦鳥成雙成對從不獨宿。丈夫眼裡只有新人笑容,哪聽得到我的悲傷啼哭”。合歡,就是指合歡樹,就是一種喻指夫妻恩愛的植物;鴛鴦,也代表著夫妻恩愛。女子正是用一種植物和動物都能做到的事情來傾訴被丈夫拋棄的不幸,慨嘆世情冷漠。“新人”喻丈夫的新嬌妻,“舊人”喻女子自己。一“新”一“舊”、一“笑”一“哭”,強烈對照,突出被遺棄女子聲淚俱下的痛苦之狀。

孃家失勢、丈夫拋棄,佳人現在只能一個人孤零零的生活在深山之中。

第三段:“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讚美佳人雖遭不幸尚能潔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這幾句似悲似訴:“山裡的泉水清澈明亮,出山後泉水就渾濁了。等待侍女典賣珠寶維持生計,牽起藤蘿修補破漏茅屋。”“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寓意深刻,出自《詩經·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載清載濁”。這兩句歷來有比較複雜的解讀方式,這裡我們只取其中最貼切、最簡單的解釋:“泉水”指的是佳人本人,原來夫妻恩愛的時候是“在山的泉水”,比較清澈;而現在被丈夫趕出來了,一個人孤苦伶仃,成了“出山的泉水”,變得汙濁了。而此時佳人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呢?佳人已經沒有錢維持生計,只得“賣珠”還要親自用一些枝蔓來修補破舊的茅屋,這兩句可見佳人生活的艱苦。

“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末尾幾句以寫景作結,刻畫出佳人的孤高和絕世而立,畫外有意,象外有情:“摘下來的花不願插在頭上,喜歡採折滿把的柏枝。寒風吹動我薄薄的衣衫,日落黃昏我斜倚著青竹。”“摘花不插發”,“發”即使頭髮的意思,意思是說佳人已經無意打扮自己;“採柏動盈掬”,“動”即往往的意思,“盈掬”就是雙手一捧的意思,這句的意思是說佳人是採柏樹枝,動不動就可以採滿一懷抱。前面一直是佳人自己的敘述,最後兩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轉為一個靜態畫面,“天已經冷了,自己穿的衣服還非常的單薄,在落日中就倚靠著修竹”,作者用這樣一幅定格的畫面,言有盡而意無窮,蘊含了深刻的悲傷。我們知道,古詩中向來用“松柏”和“竹子”來比喻人高尚的品格,詩中佳人一方面是“採柏”滿滿一懷抱,另一方面又自己倚靠著竹子,這就暗指佳人高潔、堅貞的品格。雖然“我”已經淪落為隱居深山,但我就像那經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勁節的綠竹一樣,有著高潔的情操。詩的最後兩句,對美人容貌不著一字形容,僅憑“翠袖”、“修竹”這一對色澤清新而寓有興寄的意象,與天寒日暮的山中環境相融合,便傳神地刻畫出佳人不勝清寒、孤寂無依的幽姿高致。

同時我們說到作者借佳人的經歷來喻自己,這裡就要涉及到古詩的一個傳統“美人香草”。“美人香草”的傳統是從屈原的《離騷》開始的,就是用夫妻這樣的感情來比喻君臣之間的感情,佳人被丈夫拋棄,正如杜甫被皇帝拋棄,也即“美人香草”的寓意,用美人對丈夫的恩愛來代表臣子對皇上的忠貞。所以在這裡杜甫雖然是在寫深山之中不幸的佳人,實際上更像是暗示自己,雖然被皇帝拋棄,但我依然幽居在深山中,保持自己堅貞、忠誠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