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枯藤老樹昏鴉,月落烏啼霜滿天,到底誰更愁?馬致遠,張繼?

作者:由 資深人士說文史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2-10

月落烏啼這首詩的全部是什麼

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精華,也是文學史上的三大瑰寶。唐詩三百首現在已經很普及了,還成了學前班必學內容,我們大多數人對宋詞也不陌生。很多人對元曲還是非常陌生的,說到元曲,必須提到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和馬致遠。我們今天要了解的就是

馬致遠

。他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憑藉一首《秋思》便贏得了“秋思之祖”稱號。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千古名篇呢?

枯藤老樹昏鴉,月落烏啼霜滿天,到底誰更愁?馬致遠,張繼?

《天淨沙 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詩的大意是:黃昏時歸巢烏鴉,站在枯敗藤條纏繞的老樹上,小橋下,流水潺潺,小橋的旁邊有幾戶人家。古老荒涼的老道上,秋風瑟瑟,一匹疲憊的瘦馬在艱難地前行。夕陽緩緩西下,極度憂傷的旅人,漂泊在天涯。

枯藤老樹昏鴉,月落烏啼霜滿天,到底誰更愁?馬致遠,張繼?

此詩,開篇短短九個字,就描繪出一幅淒涼秋郊夕照圖,表達了旅人悽苦的心境。這首詞以景託情,寓情於景。九個詞,十八字完整地呈現了一幅濃郁的秋色。馬致遠的這篇秋思,全篇短短二十八字,卻完美地排列出了十種意象,從老樹到橋水,從古道到夕陽,透過層層擴大的視野,展現出詩人的愁更愁。最後一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實在是畫龍點睛之妙。

枯藤老樹昏鴉,月落烏啼霜滿天,到底誰更愁?馬致遠,張繼?

對於馬致遠在詩中所用的意象,並不算新穎。李白的詩句“咸陽古道音塵絕”,宋張炎的詞中“老柳官河,斜陽古道,風定波猶直”,都提到了“古道”。董解元的《西廂記》,元代的《醉中天》,都有老樹、瘦馬、流水、夕陽西下的意象。相比之下,都不如馬致遠寫的純樸,自然,精練,一氣呵成。他把羈旅行人孤苦惆悵情懷,描寫的淋漓盡致。

枯藤老樹昏鴉,月落烏啼霜滿天,到底誰更愁?馬致遠,張繼?

秋天

古人常常悲秋景象描寫傷感的詩,因為悲秋萬物衰亡的象徵。詩人常常藉著秋天的景象,落葉,枯枝,蕭瑟,冷落來表達自己抑鬱悲哀的情緒。年輕時的馬致遠,熱衷功名,無奈生在了元朝社會。漢人升學無望,入仕無門,過著漂無定所得生活,在羈旅途中,寫下的這首詩。

枯藤老樹昏鴉,月落烏啼霜滿天,到底誰更愁?馬致遠,張繼?

同樣是仕途不如意,同樣是懷著旅愁的客子——唐朝的張繼,憑著一首《楓橋夜泊》名流千古。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詩人張繼想借著蘇州美景,排解心中的憂愁。眼前的美景與內心的落寞形成鮮明的對比,更是襯托出了,舊愁未了又增新愁,借景消愁愁更愁的意境。

枯藤老樹昏鴉,月落烏啼霜滿天,到底誰更愁?馬致遠,張繼?

張繼的這首詩,意外讓寒山寺名聲大噪,刷屏了一千年之久。《楓橋夜泊》這首詩,在日本更是火的一塌糊塗,影響力遠超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已被日本編入了漢詩教科書。這首詩在日本已經成為國寶級的象徵,他們甚至在東京仿造了一個寒山寺。每年除夕,有成千日本人來到蘇州寒山寺,聆聽半夜的鐘聲,以祈求去除明年的煩惱。

枯藤老樹昏鴉,月落烏啼霜滿天,到底誰更愁?馬致遠,張繼?

日本寒山寺

同樣是人在旅途,同樣是事業不如意,同樣是借景消愁。張繼的眼中至少還有美景,只是愁更愁,馬致遠更是愁的無可救藥。馬致遠中的秋天黃昏,本是鳥歸巢,羊迴圈,人歸家的時刻。昏鴉尚有老樹,詩人一無所有,繼續飄蕩在天涯,聽起來就十分悽慘。

枯藤老樹昏鴉,月落烏啼霜滿天,到底誰更愁?馬致遠,張繼?

同樣是,謀求官職失敗,考進士不中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一首《春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卻寫出了春天絢麗的春景。唐代詩人張謂的“還家萬里路,為客五更愁”,身在異地,離家萬里之遙,只能在夢中還家。戴叔倫除夕夜“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除夕夜寂寞的旅館,只有孤燈相伴,表達的是孤單,寂寞,並不哀傷。類似這樣的旅途思鄉的詩詞很多很多。

楓橋夜泊,天淨沙秋思,把人在旅途寫的如此哀愁!

月落烏啼霜滿天,枯藤老樹昏鴉,到底誰更愁?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能把人在旅途寫的如此悲傷的,恐怕莫過於馬致遠這首秋思了,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