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掌握了詩的修辭方法,就知道了詩詞健碩的秘密

作者:由 踏破嶺頭雲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2-11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的意思

掌握了詩的修辭方法,就知道了詩詞健碩的秘密

掌握了詩的修辭方法,就知道了詩詞健碩的秘密

第六篇 修辭

修辭是詩的養身功能,使詩健美。

一、比興。《詩經》六義中

“比”和“興”的並稱。是詩歌創作傳統的兩種表現手法。南朝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故比者,附也;興者,起也。附理者,切類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擬議”。類似現代修辭中的比喻、擬人、對比等等。

1、比喻。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戴叔倫《蘭溪棹歌》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劉禹錫《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使意象更加形象生動。

2、比擬。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

如:林逋《山園小梅》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楊萬里寫月“忽然覺得今宵月,原不粘天獨自行”,蘇軾寫西湖“濃妝淡抹總相宜”。

3、對比。將兩種對立的事物或情理加以互相對照,使其中某一方面的特徵更加鮮明突出。

曹松《乙亥歲》: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前兩句雖然筆調輕描淡寫,字裡行間卻有斑斑血淚。逼出後兩句的沉痛以“一將”與“萬骨”、“功”與“枯”進行對比。

王昌齡《長信秋詞

·其三》:“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暫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以“團扇”“寒鴉”來與“玉顏”對比,突出了宮女失寵恩絕。

二、借代。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如:

“終歲不聞絲竹聲”、 詩中以“絲竹”代音樂。《望月有感》中“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干戈”借代戰爭。

牛織女星

”。,深宮二十年。是寫入宮時間的長久。寂寞,鄉愁的濃 三

、雙關。採用雙關的修辭手法

,可以為了表達出委婉含蓄的情感。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詩人語義雙關,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又以“絲”(思)、“枝”(知)諧音,連線異地男女之間的思念情懷。

劉禹錫《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晴”與“情”同音,雙關隱語。

四、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

如李白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飛流直下三千尺”。

誇張多與對比交錯使用,更能突出詩意。比如,杜甫寫孤雁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將雲誇張至萬重與孤雁的片影對比,則更見雁之孤獨。

五、通感。通感即將感官交錯運用,比如

“眼饞”,將視覺化為味覺;“食言”,將聽覺之語轉為口欲。

如李商隱:

“燈光冷如水”。杜甫:“晨鐘雲外溼”。李賀之“楊花撲帳春雲熱”。“風裹鳥聲溼”,“一聲啼鳥滑”,“霜重履聲澀”等句,均細膩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