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魚生火,肉生痰”有道理嗎

作者:由 光明網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3-28

肉生痰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魚生火,肉生痰”有道理嗎】 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對於“蘿蔔白菜保平安”,大家比較好理解。但對於“魚生火,肉生痰”,或許就有點不解了。 魚、肉等食物屬於“血肉有情之品”,和穀類食物或者蔬果類食物相比,補益的作用更強,營養價值更高。肉類食物以甘味為主,性質多偏於溫,所以大多助陽益氣,具有驅寒補氣血的作用。尤其對於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的虛弱人群,有補益作用。 但是,東西再好也不能食用過量,否則就會傷害身體。比如肉類吃得多,會使體內津液代謝失常,產生痰濁,所以脾虛痰溼的人群應該減少食用肉類的數量。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肉類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過量攝入容易引起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病風險增加,而這些疾病的發病和中醫痰瘀互結的證候是分不開的。 至於“魚生火”,從食療的角度來說,魚肉中的帶魚、胖頭魚、鱔魚等都屬於溫性食物,吃多了容易導致內火蓄積,出現“上火”的症狀。因此,內熱偏盛及陰虛火旺體質者要少吃溫性的魚類,可以選食性質較為平和的鯉魚、平魚代替。 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成年人每天畜禽肉類的食用量為40~75克,水產品的食用量為40~75克。所以,只要魚類、肉類食物的食用量合理,飲食結構均衡,是不會對正常人造成不利的影響。但是,對於本就脾虛痰溼或陰虛火旺的人群來說,在均衡飲食的基礎上,適當減少上述食物的攝入量,或者選擇更為平和的同類食物食用,也是可以避免出現“生火”或“生痰”的問題。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主治醫師 魏幗)來自《家庭醫生報》2018-01-29 第5期第20版

“魚生火,肉生痰”有道理嗎

版權宣告: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