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如果孩子可以選擇父母,他們會選擇進入什麼樣的家庭呢?

作者:由 智慧為師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4-05

不安好心是什麼意思

一對兒可愛的兄妹,他們進入了一個父母學院,一個上了年紀的阿姨,領他們進入學院不同的房間。

原來他們需要領養父母。阿姨領著他們去第一個玻璃房。這對父母是藝術家,一個彈著鋼琴,一個唱著歌。可是兄妹沒有選。

第二個玻璃房,這對父母是教授,都特別的有學問。可是兄妹還是沒有選。

直到阿姨領著他們去最後一個玻璃房,這對父母在吵架。沒想到,這對兄妹領養的父母,卻是看起來很糟糕的這一對兒。孩子們其實並不能選擇誰來當父母。

如果孩子可以選擇父母,他們會選擇進入什麼樣的家庭呢?

《別再說這是原生家庭的錯》這本書的作者是馬來西亞的馮以量。孩子們並不能夠選擇原生家庭,那些在原生家庭中受的傷,缺的愛,那些原生家庭的關係模式。卻往往都會在新的家庭中傳遞。

那怎麼樣才能治癒好童年呢?馮以量說,只有愛自己,把希望寄託在自己的身上,才是治癒童年最好的良藥。作者認為把傷害留給過去,把愛的力量還給自己。才能點亮自己的新人生。

還父母一個愛的位置

如果孩子可以選擇父母,他們會選擇進入什麼樣的家庭呢?

一個女士說,她恨她的媽媽。心理諮詢師說,那麼誰恨你呢?她哭著說,這是他的兒子。

世間的事情不就是這樣嗎? 孩子們會延續父母的行為。有憤怒是因為渴望被愛,但是卻得不到愛。不與父母和解的痛苦就會在親子關係中重複。

正如作者說的,你曾指責的,將會引來別人指責你,你曾怨恨的,也將會導致別人怨恨你。

而唯有愛,才是唯一的出路。當你用愛反饋父母時,你才會收穫愛。怎麼樣,才叫愛呢?

作者說,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傷害,在原生家庭中沒有給過的愛。我們可以去學習、開發、創造。唯有多給自己一些愛,我們才有能力去愛別人,特別是愛我們的孩子。

如果孩子可以選擇父母,他們會選擇進入什麼樣的家庭呢?

《別再說這是原生家庭的錯》,書名雖然這樣說,但是這本書並沒有太多的說教。這本書也沒有過多的理論內容,一點都不枯燥。

作者透過真實的案例。一步一步進行拆解,讓我們知道,這些跟我們生活很相近的案例,是因為什麼樣的根本原因,才會影響著他們今後的生活。

寫在最後,太多的人不能夠原諒童年的家庭,也不能夠原諒那個時候的自己。其實退一步,重新建立愛,嘗試用愛去治癒自己,用愛去治癒童年。這樣才有多餘的力量,去治癒自己的親人。

《別再說這是原生家庭的錯》,原生家庭是否有錯,我們不去做評價。改變不了的,那就不去選擇,不去糾結。而是改變能改變的,放過自己,才能放過他人。

在別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吧!也是可以解開你的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