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作者:由 小胖胖趣聊娛樂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6-14

什麼生肖是吸血鬼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好萊塢吸血鬼電影的歷史遠長於香港殭屍電影的歷史。長期以來,

古典好萊塢時期的恐怖吸血鬼形象佔有不可撼動的經典地位,

直到90年代《夜訪吸血鬼》中以路易、萊斯特為代表的新吸血鬼形象的出現,才改變了吸血鬼一直以來留給觀眾的印象。

90年代以前的好萊塢吸血鬼是一個典型化的符號,由想象構建而成的吸血鬼代表著入侵與無序,影片依靠吸血鬼恐怖扭曲的形象以及外力對於吸血鬼的消除來賦予“剷除異類”“英雄拯救世界”的合法性。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那時吸血鬼身上主要表現了在邪惡與正義力量的抗衡之下,人們對英雄的渴望和對

既有

秩序的維護。90年代以後,吸血鬼的銀幕形象被改寫,他們身上的恐怖元素被漸漸剔除,人性慢慢彰顯。由於銀幕形象的改變,吸血鬼的影象價值無限延伸,他們身上可承載的文化內涵也大大拓寬,吸血鬼開始與美國文化息息相關。

就這樣,吸血鬼變成了美國大眾文化的代言者,他們身上凝聚著美國文化的縮影。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吸血鬼的永生烏托邦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在30年代的吸血鬼電影中,我們把人本身歸於自我的範疇,而將吸血鬼建構成”他者”,因此,在早期的吸血鬼影片中,吸血鬼是製造慌亂、被拒斥的形象,這源於我們對於外來文化和異己的天生恐懼。

但到了90年代,冷戰結束,世界格局重組,外部環境的鉅變引起了美國人的恐慌,此前對於戰爭、經濟危機的記憶湧上心頭,眼下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科技恐慌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焦慮,世紀末的美國人生活在重重陰影之下。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此時,

吸血鬼

”他者”處境實際上變成了人類的一種自我投射。

在這樣的文化語境之下,人類該如何自處成為了吸血鬼要找尋的答案。

在90年代的吸血鬼中,

路易

是最矛盾的一個,同時也最接近於人類。他始終生活在兩重掙扎之中: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第一重掙扎是對“我”的身份認同。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路易是一個農場主,在失去妻女之後感覺人生無望,沉迷在頹廢中的他想以死亡結束生命。吸血鬼萊斯特覬覦路易的身體,為換來永世的陪伴,他吸乾了路易的血並逼迫路易在死亡和永生——變為吸血鬼之中做出選擇,在生死邊緣,路易本能地選擇變為吸血鬼。

但他沒想到這個選擇是他墜入深淵的開始。路易始終無法認同自己的吸血鬼身份,

他砸碎鏡子,彷彿“砸碎自己”,他燒掉寄居的宅子,毀掉所有能證明身份的東西,想要逃避吸血鬼的身份。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最終,他殺掉了萊斯特,帶有“弒父”的意味,彷彿根除了自己的吸血鬼身份。他踏上了尋找“我是誰”的答案的旅程,他來到巴黎追溯吸血鬼族群的歷史,想重新建構關於“我是誰”的自我認知。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第二重掙扎是本我與超我的衝突。

對路易來說,他是吸血鬼,具有吸食人血的本能,是寫在潛意識層次的本我的狀態。然而,由於身份認同的偏差,路易也並非完整的吸血鬼,

他始終心存善念,不肯吸食人血,是路易的超我驅使路易用強大的意志力和人類的道德觀念約束自己。

作為吸血鬼,路易的本我、超我和人類一樣始終站在對立面,這讓路易一直痛苦地徘徊在善惡之間。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然而痛苦的極限遠不止如此,永生是吸血鬼逃不掉的宿命,在這雙重的掙扎之下,只要活下去一天就要面臨一天這樣的掙扎,而永世不死就要生生世世活在痛苦之中。

在吸血鬼身上,永生變成了詛咒和懲罰。因此,在吸血鬼的戒律中,殺死同類是唯一不可饒恕的罪惡。

吸血鬼的身份帶有原罪,死亡,反倒成了一種解脫。

這樣,吸血鬼影片構建起了一個烏托邦似的世界,長久以來,人類渴望的生命長存是吸血鬼世界的常態。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然而,在吸血鬼世界,永生的烏托邦圖景卻並非想象中那般美好,與永生相伴的是孤獨和掙扎。投射到現實世界中,永生代表的是任何人類嚮往的狀態,我們在得到自己永久追求的一切後,付出的代價可能遠甚於他們能帶來的美好,

比如我們希望的科技進步、文明發展,帶給我們的可能是無盡的深淵。

此外,在這樣的暗示之下,我們也可以看出,吸血鬼已經變成人類的化身,擺脫了影片中的他者身份。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消費主義下的吸血鬼的身體塑造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1994年《夜訪吸血鬼》上映,影片中的兩位男性吸血鬼路易、萊斯特分別由布拉德皮特和湯姆克魯斯扮演,他們俊俏的面龐、精美的身體和雅緻考究的扮相,成為整部影片場面排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著實為影片增色不少,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與感官衝擊,更讓觀者感嘆於他們近乎完美的身體。

如果說此前吸血鬼的身體呈現的是普通人的狀態,那麼從《夜訪吸血鬼》開始,吸血鬼的身體則呈現出超人的狀態。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在2008年的吸血鬼影片《暮光之城》中,男性吸血鬼愛德華的身體猶如雕塑般精美。

白皙的肌膚,深邃的眼眸,高挺的鼻樑,

這樣一幅俊美的面孔搭配極具男性氣質的身材,寬闊的肩膀,修長的四肢,若隱若現的肌肉輪廓。這樣的身體讓女性觀眾著迷,讓男性觀眾神往。

20世紀90年代,身體得到了空前的解放,逐漸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在心理層面,身體甚至取代了靈魂的重要地位,帶給我們從未有過的快感體驗。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曾指出,身體是“最美的消費品”。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大眾傳媒的不斷渲染之下,我們開始了對身體的救贖,希望賦予身體以健康、美麗,或陰柔或陽剛的氣質。因此,身體的符號價值被挖掘,

“身體關係的組織模式反映了事物關係的組織模式及社會關係的組織模式。”

身體實際上代表了一種社會地位,我們在經濟上和心理上投入,像管理財產一樣管理身體。而電影作為大眾傳播媒介的一種形式,透過影片中塑造的身體典範引導觀眾審視自己的身體,創造消費價值。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電影中的身體影像彷彿一面鏡子,讓身在其中的觀者嚴格規範自己的身體。吸血鬼作為影像符號,他們的身體形成了一組語言符號,成為了消費物件。

觀者越是驚歎於吸血鬼身體的完美,便越會被這樣的影像系統所規訓。

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精力來維護身體,企圖使身體接近完美,從而證明自己的文化地位,身體消費的符號價值已遠超實用價值。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實際上,對於完美身體的渴求已經讓身體的解放告終,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無形的約束力,事實上的身體解放已經變成了透過消費來實現的,重新規劃和組織身體的權利。

而吸血鬼深諳其中的奧秘,在消費主義的驅動下,

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形象變化的吸血鬼已經擁有了完美到無懈可擊的身體。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被凝視的女性吸血鬼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1994年《夜訪吸血鬼》以後,吸血鬼的銀幕形象逐漸蛻變,同時,女性吸血鬼的形象開始在電影中出現。他們同男性吸血鬼一樣在視像傳媒世界中樹立身體的典範,精緻的面容,光滑的面板,修長的身材是所有女吸血鬼的基本配置。

吸血鬼的身體作為吸血鬼電影中最典型的影像符號,是電影中最大的奇觀。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觀看癖是人的性本能,”看”是我們獲得快感的源泉。

而當吸血鬼與女性兩個身份重疊時,這種快感會被無限放大,女性吸血鬼成為身體奇觀最主要的展示者。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勞拉穆爾維在《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中提出:在一個被性別不平等所支配的世界裡,看的快感己經分裂為兩個方面:主動的/男性的和被動的/女性的。而吸血鬼電影將父系秩序的語言納入到女性吸血鬼的身上,因此,

無論是妖冶魅惑的女性吸血鬼還是清新脫俗的女性吸血鬼,美麗的容貌和美好的身體都極具挑逗意味。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吸血鬼女王》(2002,邁克爾雷默)中阿卡莎身著金屬外衣,酥胸蜂腰半含半露,妖豔的蛇蠍美人形象呼之欲出。

觀看者透過凝視來構建自身的主體身份,而被看者的心理和行為就會在被凝視的過程中受到規訓。在父權社會,處於被看

地位

的女性形象被不斷重塑,同樣,女性吸血鬼在男性的凝視中出現並且被男性的凝視所規訓。

這一時期的女性吸血鬼大多被描繪為縱慾的妖女,他們的身上帶有原罪,是慾望的符號和化身。

在電影中,吸血鬼的形象不斷更迭,其中的文化隱喻是什麼?

《夜訪吸血鬼》中的克勞迪婭由於不滿自己定格在小女孩的肉身設計殺死將自己變為吸血鬼的萊斯特,他想擺脫萊斯特對自己的控制,與路易尋找吸血鬼族群,開始新生活,然而卻被同類處以極刑,但究其根本,這不過是對女性反抗男權社會的警告和懲罰。

以克勞迪婭為代表的女性吸血鬼,是試圖挑戰父系秩序的反叛者,因此,

在以男性視角為主導的吸血鬼電影中遭受的必然是毀滅。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胖胖趣聊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