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大器晚成,必現異稟”:人到四十,有這三個特質的,必有大出息

作者:由 周聊昔憶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6-30

人到37 大器晚成的我愛看書吧

古人云:“

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伏藏甚久的事物,一旦顯露出來,必定飛黃騰達;太早開發的事物,往往也會很快的結束。

是啊,在我們身邊,我們會看到一些非常聰明早慧的人,這些人出名很早,但到了最後,往往是重複著“傷仲永”的遺憾故事。

而一些看似笨拙的人,卻能夠堅持做一些小事,最後,大器晚成,讓人刮目相看。

王陽明在《行知合一》中寫道:

大器晚成,必現異稟,人到四十,還有這四個特質的,必有大出息啊。那麼,南山老人所說的“大器晚成者”,究竟有哪三個特質呢?

“大器晚成,必現異稟”:人到四十,有這三個特質的,必有大出息

第一個特質:忍辱負重。

王陽明在《行知合一》中寫道:

縱觀古往今來的名人,那些有大出息的人,往往都經歷過忍辱負重的歷史

比如,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比如司馬遷遭宮刑還能創作經典名著《史記》;比如韓信受到潑皮刁難,卻甘願忍受“胯下之辱”的故事,等等。

其實,一個真正成大事者,往往能夠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在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夠擁有一種忍辱負重的心理特質,那麼,我們在面對一些大是大非,甚至在遇到生死關頭的時候,往往能夠做到舉重若輕,寵辱不驚。

而這樣具有忍辱負重特質的人,正是一個有作為的人基本特質

人到四十的人,如果還具有這樣特質的人,日後必有大出息,這樣的人,大器晚成,只是時間問題啊。

“大器晚成,必現異稟”:人到四十,有這三個特質的,必有大出息

第二個特質:大智如愚。

王陽明在《行知合一》中寫道:

“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

”這句話的意思是:最能幹的人,在於不做不能做,且不應做的事;最聰明的人,在於不考慮不能考慮,又不應考慮的事。

在我們身邊,有些人平時為人處世有點呆板,但是,在關鍵的時候,這些人又往往能夠一鳴驚人,一言中的地給出解決的方案。

這樣的人,其實就是一個具有“大智若愚”特質的人,這樣的人,即使在人生的初始階段是默默無聞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隨著人事的變遷,這些大智若愚的人,最終會靠著自己的實力,走到前臺來。

這樣的人,人到四十之後,往往會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或者某個位置的重要人物,這樣的人,也是屬於一種典型的大器晚成之人。

“大器晚成,必現異稟”:人到四十,有這三個特質的,必有大出息

第三個特質:善於學習。

王陽明在《行知合一》中寫道:

善於學習的人,往往都是一些有大智慧的人

這樣的人,能夠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和觀念。這樣的人,不管在怎樣的環境中,都能夠做到喜歡學習,善於學習。即使他們在遇到人生困境的時候,也懂得暫時隱忍自己的光芒,透過自己默默地學習,去努力提升自己的話語權,去韜光養晦,去捕捉機會。

這樣的人,在逆境中懂得“裝傻”,透過隱藏自己的鋒芒和實力,以避開口舌之爭,而背後,他們卻能夠透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術水平。這樣的人,人到四十之後,往往會變得更加睿智和沉穩,一旦時機來臨,往往能夠靠著自己在不起眼時光裡積累的知識和能力,一飛沖天,從而實現自己出人頭地的人生目標。

所以,善於學習,往往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助推器,擁有這個特質的人,日後必有大出息。

“大器晚成,必現異稟”:人到四十,有這三個特質的,必有大出息

王勉三在《知行合一》中更是直接呼籲,陽明學說是中國的寶物,卻被遺失在日本了,現在應該要拿回來自己用。

為什麼我們今天還要學習王陽明的心法?因為王陽明告訴了我們一個完人之問。一個人怎麼超越自己,成為真正優秀,有價值的人?

人的一生,歸根到底,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都是心的鬥爭,戰勝內心,才能戰勝自己。

在我們這個忙碌的時代,人更容易焦慮。一焦慮了就容易用錯辦法,而王陽明的《傳習錄》為我們指明瞭方向。

今天推薦的這本正版

《傳習錄》

不僅原汁原味無刪減,而且用白話文註釋,講解詳細, 通俗易懂,無障礙閱讀。

“大器晚成,必現異稟”:人到四十,有這三個特質的,必有大出息

另外一本是《知行合一》,這本書可以說是王陽明的人物傳記,讓你瞭解到他的一生,有輝煌有坎坷,裡面有王陽明一生中精彩有趣的故事,就像是一本人物傳記,讀起來有趣還能學到智慧,能輕鬆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大器晚成,必現異稟”:人到四十,有這三個特質的,必有大出息

只需要69元,一頓飯錢,卻可以解決你人生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在如此智慧的人生當中,肯定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因此,我們依然要抱著一顆虔誠的心,細細研讀王陽明先生人生的跌宕起伏,要敢於嘗試撬開遠離人生的迷茫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