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80後”剪紙藝人以新派剪紙引發關注 一卷白紙走遍天下剪出“紙上乾坤”

作者:由 廈門日報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7-24

染色剪紙用什麼紙比較好

“80後”剪紙藝人以新派剪紙引發關注 一卷白紙走遍天下剪出“紙上乾坤”

▲以樂有一年回老家過年,看到老房子上開滿了花,於是創作了這幅剪紙《你那裡呢?》,表達對童年的回憶和對家鄉的思念。

“80後”剪紙藝人以新派剪紙引發關注 一卷白紙走遍天下剪出“紙上乾坤”

作品《大同路瑞芳參行》

“80後”剪紙藝人以新派剪紙引發關注 一卷白紙走遍天下剪出“紙上乾坤”

作品《霸王別姬》

“80後”剪紙藝人以新派剪紙引發關注 一卷白紙走遍天下剪出“紙上乾坤”

作品《嘉庚建築廈大翔安校區圖書館》

說到剪紙,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窗花、年畫。作為“80”後藝術家,以樂不僅傳承了傳統剪紙技法,還在題材、色彩、形式上進行創新,讓剪紙作品更簡潔時尚、明快動感,貼近現代審美。

這是一個“倍速時代”,人們爭分奪秒地,想實現時間利用率的最大化。38歲的以樂沒有這麼做。他選擇在“快”時代中慢下來。慢到花半個月甚至更久,去創作一幅作品;慢到用五年時光,等一位顧客來買剪紙;慢到用十年時間,讓剪紙養活自己……因為慢,以樂比其他人多了些看風景的時間,多了些感知世界的觸角。

不久前,以樂的剪紙作品《守護》《陪伴》《盡頭》等在數字藝術藏品交易平臺亮相,引發網友關注。記者走進以樂藝術工作室,聆聽他行走在剪紙之路上,“慢慢來,會比較快”的故事。

【舍與得】放棄穩定工作做全職剪紙藝人

以樂出生在剪紙之鄉——漳浦。儘管他從小喜畫畫剪剪,曾獲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銀獎,但家人認為,剪紙不是好出路。“大家習慣用能不能賺錢,來衡量一份工作好不好。”以樂說。

但剪紙這個“小火苗”,一直在以樂心中,未曾熄滅。2012年,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他開始思考職業與興趣,做出了一個相當冒險的決定:裸辭,當全職剪紙藝人。

聽到訊息,在家務農的父母急壞了,“傻孩子!你不過安安穩穩的日子,偏要朝不保夕的生活,何必呢?”那時,以樂是福建省一家大型茶葉進出口公司的地區總代理,年薪三十幾萬元。但以樂很篤定:“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趁年輕,為夢想活一次吧!”

職業軌跡的改變,意味著一切“歸零”,得重新開始。作品乏人問津,以樂就悶頭創作,落下久坐肩膀痠麻的“工傷”;投入十多萬元積蓄辦展,付房租都感拮据……

2012年夏天,人生第一場剪紙展,以樂和朋友忙了個通宵。“因為沒有名氣,合作商只提供場地。”以樂回憶道。他連夜找來二十多位朋友,買木板,裝裱作品,佈置場地,從晚上十點一直忙到隔天上午十點。令人唏噓的是,展覽只賣出一幅300多元的作品。

往後一段時間,只要有展覽機會,以樂都不放過。他帶著100多幅作品在工作室、商圈、書店之間奔走。剪紙畫框壞了修、修了又壞。委屈勁兒過了,他咬咬牙,又接著奔赴下一場。慢慢地,看過以樂作品的人越來越多,認可他的藝術家、觀眾越來越多。蟄伏,為了厚積薄發。他終於用成績證明,十年前的堅持是正確的——“剪紙一定能養活我”。

【傳與創】先染後剪產生偶然的美

傳統剪紙先剪後染色,以樂反著來。一次,他看到一位國外藝術家在白色畫布上潑漆,萌生了“我的作品也應該有這樣一種色彩”的想法。以樂找來黃、紅、黑等顏色的墨水和筆,為宣紙染色,再剪刻,“先染後剪,意味著你也不知道哪一塊會留下,哪一塊會剪掉。會產生很多偶然的美。”

以樂認為,剪紙作品有線條和鏤空兩種表達方式,“每一根線條傳達的都是心緒,每一個鏤空都是要為心靈開一扇窗。”在平面媒介上展示作品時,以樂會為剪紙加一層陰影——一方面,增加作品的立體感,另一方面,也讓光影下的剪紙,顯得更加迷人。

以樂隨身帶著小本子,記錄生活靈感。在乾貨店看見兩條鹹魚,他會心生魚遊潛海的感嘆,創作出《雙魚圖》;荔枝豐收的季節,他會仔細觀察果實形態,剪出《大荔長紅》;參觀廈大校園後,他用細密的黑色線條,勾勒出嘉庚建築的大氣磅礴,作品被網友贊“細緻得像鉛筆手稿”……如今,這些來源於生活的作品,已被大量運用到生活中——思明區中小學生作業本、廈門大型商圈、街頭公益廣告、老劇場文化公園等,都能看到以樂的剪紙作品。以樂還在思明區大同路123號,創辦了剪紙藝術館。

【剪與減】剪紙是“做減法” 做人也一樣

以樂的桌上放著一張未完成的畫稿,上面的鉛筆線條,已擦擦畫畫許多次了。看到記者感興趣,他揚起嘴角,慢條斯理地說:“創作出好作品,越來越難了……”有意思的是,往後幾小時採訪中,以樂的語音語調幾乎保持著同一頻率,連談及“今年以來才畫了兩三幅作品”時,也沒有情緒起伏的痕跡。

他的創作亦是如此——沉得住氣。《霸王別姬》是以樂的代表作之一。從繪圖構思,到作品出爐,磨了半個多月。傳統剪紙中的霸王別姬,會有項羽和虞姬兩個人物,以樂不想循規蹈矩。最終,以樂版《霸王別姬》只有項羽“出鏡”,虞姬的形象被流水般的曲線和花朵取代,各種元素相映襯,他這樣解釋:“視覺呈現與情感表達要剛柔並濟。”

以樂習慣慢,更享受慢的過程。“我對《這就是愛情》很有共鳴,想買這幅作品。”2017年,以樂收到一位福州大學生的微博私信。對方提出,想分期付款,請以樂留住剪紙。以樂欣然允諾。

時至今日,這幅作品還掛在以樂工作室裡。那位學生預付了多少錢?以樂沒放在心上。他啥時候來取作品?以樂也沒問。“盡人事知天命”是以樂的口頭禪。他覺得,不論外界如何變化,只要認真、快樂地工作就行了,“剪紙就是在一張紙上做減法,做人也一樣,減掉身上的彷徨與不安,留下善良和乾淨通透的自己。”他說。

【名片】

“80後”剪紙藝人以新派剪紙引發關注 一卷白紙走遍天下剪出“紙上乾坤”

以樂,原名葉凱元(他給自己起名“以樂”,寓意“以剪為樂”),1984年出生於漳浦,當代剪紙藝術家、空間設計師,福建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廈門市民間藝術家協會理事。曾獲中國首屆神鶴剪紙藝術大賽銀獎,2014海峽兩岸書畫名家書畫展金獎等榮譽;曾受福建省旅發委邀請,攜作品到白俄羅斯參展,其作品被國家郵政總局選為紀念郵票。

【剪影】白紙一卷走天下 買把剪刀就開工

精美的作品,往往要經過一番雕琢。以樂的剪紙工具應該很講究吧?他掏出全部“家當”,調侃道:“你們要失望了”。擺在眼前的,只有鉛筆、橡皮、剪刀、刻刀和白紙。

難怪,給以樂拍影片的媒體人常常“吐槽”他的工具“不夠高大上”。以樂滿不在乎,還引以為豪。別人出差,要背大包小包的工具;以樂出差,白紙一卷,包裡一放,去哪兒都輕輕鬆鬆。剪刀、刻刀等工具過不了安檢,他也不愁,“到目的地後,隨便在便利店買一把就行,刀頭是尖的就能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