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立太子的歷史和清朝秘密立儲制度的由來

作者:由 小晴聊文化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8-08

立儲什麼意思

在中國封建時期,選立太子,歷來被視之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早立太子,表示皇位後繼有人,從而起到安定人心穩定政局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及早對太子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培養其道德修養和行政能力,以利於繼位後行使皇權。因此,歷代皇帝大多在健康狀況良好的時候就著手選立太子。為了保證選立過程中不產生爭端,一般是以宗法傳統的立嫡立長製為原則,首先以皇后所生的長子為挑選物件。皇后無子再考慮其他妃嬪所生的兒子。這一原則能起到避免糾紛、約束其他皇子的作用。但它也有很大的缺陷,因為太子即是未來的皇帝,所以垂涎這一位置的必然大有人在,被立的皇子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儲位之爭有時甚至會產生武裝政變,造成流血事件。

立太子的歷史和清朝秘密立儲制度的由來

儘管這個傳統的立儲法有毛病,但從春秋至明代,歷朝都奉行這一制度,直至清朝才有變化。雍正放棄了這一傳統成法,決定不再公開立太子,書密詔封藏,要皇帝逝世後才公佈。

清朝在康熙朝以前沒有立太子為儲君的制度。努爾哈赤到60多歲時還不談後繼者的事情。他的八個有勢力的子侄曾就此事詢問,他指示說由他們和諸王大臣公議產生,並說如公議出來的人繼位後顯得才能淺薄,行為不端的話,應該公議撤換。他死後,大臣就依此辦法選了皇太極。皇太極即位後繼續完善清朝的各項制度。但在立儲問題上卻仍沿用其父方法。他生前也不立儲君,死後,諸皇子和親貴們召開會議,幾經周折而確定福臨繼位。在順治朝,清朝因為剛剛入關建立全國的政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穩定統治上。各項制度變化不大,建儲制度也未來得及作變變更。故順治到去世都沒立太子,至臨終時才指定玄燁為嗣,即康熙。總之,在康熙朝以前,清朝是沒有選立太子的制度的,一直沿用有濃厚軍事民主制遺風的辦法。

立太子的歷史和清朝秘密立儲制度的由來

清王朝立儲制度經過三十餘年,政權才逐步鞏固,各項政治制度才開始正規化。1675年,康熙認為立太子是歷史傳統,可以起到穩定政權的作用,因而宣佈立胤礽,結束了清朝不立太子的習慣做法。

其他皇子儘管攝於康熙的威勢而不敢公開反對,但暗中奪取儲君位置的陰謀活動卻很早就展開。皇太子成了眾弟兄攻擊的集中目標,不擇手段,甚至企圖咒死太子。皇太子對於眾弟兄的野心都是清楚的,一直窮於應付,企圖保護自己的地位,在他看來最有效的就是及早接班登基,因而對康熙的健康長壽、自己長期當太子很不滿意,最後發展到企圖殺害父親來達到目的。康熙對太子的陰謀有所覺察,加強防備。1708年他帶太子巡視塞外,發覺太子夜裡常在自己帳篷外暗中窺探大為不安,對太子的信任動搖了。因而在回京的半路就宣佈將太子廢除監禁。

立太子的歷史和清朝秘密立儲制度的由來

太子被廢,儲位虛懸,更加促進諸皇子的爭奪活動,幾乎所有成年的皇子都捲入鬥爭中去。為了爭取外援,擴大影響,皇子們又和文武大臣及地方官吏勾結,所以一時間朝延內外朋黨大興;明爭暗鬥,形勢非常緊張,康熙對此異常憤怒、傷心,他對於最露骨的一些皇子及其依附的朝臣嚴加打擊,下令嚴禁朝臣與皇子勾搭,最後為了平息紛爭康熙於次年恢復了胤礽的太子位置。

但康熙的期望很快就落空了。首先是太子並沒有如他所教訓的那樣吸收教訓,反而變本加厲地活動,復出不久即把一大群大臣勳戚羅致在自己周圍,而且處處干涉朝政。此外,諸皇子從廢太子事件中看到了希望,也企圖再倒太子奪取儲位,故活動毫無收斂,即使曾遭康熙嚴厲打擊的胤禩集團,也不惜重金收買戲子,讓他們散佈流語,攻擊中傷皇太子。所以復立太子不僅沒有平息事端,反而使政局更加複雜。康熙在對太子完全絕望、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於1711年再度廢黜太子。

立太子的歷史和清朝秘密立儲制度的由來

康熙建儲的嘗試完全失敗了。兒子們為切身利益而根本置君臣父子、同胞手足於不顧的行為使康熙帝傷透了心。在第二次廢太子後他大病了一場。之後他便決心不再輕易舉行立儲的事,讓儲位一直空著,而在暗中對兒子們進行考察,希望選出一個合乎心意的來。在去世前幾年,他似乎逐漸把目標集中到胤禛和胤禵身上。但他還來不及作最後的決定,就在1722年突然去世。在他去世的當天夜裡,由外戚、步軍統領、胤禛的黨羽隆科多口頭傳達遺詔,指定胤禛繼位。

由於康熙死前沒有向任何人明確講繼位的人選;指定胤禛繼位的遺詔先是口頭傳達;三天後才正式宣佈,但又只用滿文宣讀,所以,雍正的繼位是否真的是康熙的意思,就引起了許多猜測和議論,甚至有說雍正是乘乃父病重用毒藥弒父,然後把康熙的遺詔篡改而取得皇位的。

立太子的歷史和清朝秘密立儲制度的由來

雍正雖然取得了皇位,但對康熙年間這一場長達十年的爭奪皇位,一直心有餘悸。為了避免悲劇重演,他繼位不久就做出改變立儲制度的決定。雍正元年八月,他召集朝臣至乾清官,對他們說:康熙皇帝因為立太子的事搞得身心疲憊,所以,雖然他剛繼位,兒子們也不很大,但立儲的事還是要及早考慮,他決定不在正式立太子而是自己秘密決定,然後把答案寫下放在盒子裡,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的牌匾後面。這樣大家就可以不用擔心立儲事情了。繼他之後,清朝的幾個皇帝都用此法建儲,實行了二三千年的太子制度至此宣告結束。

立太子的歷史和清朝秘密立儲制度的由來

這個建儲法,可以說是滿族貴族的傳統和康熙朝儲位爭鬥事件的產物,也是清代絕對君權的副產品,從此立儲問題真正成了皇帝的私事。這個方法既可避免立儲前後的矛盾鬥爭,也可避免皇帝和太子可能產生的矛盾。同時,秘密立儲不受傳統立嫡立長原則的約束,也可以防止出現儲君素質太差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