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論語》:如何看清一個人?看這三點就夠了

作者:由 蘇小妹頻道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3-01-13

什麼與朋友交

認識一個女孩,談戀愛的時候,男方對她很好,幾乎是言聽計從,而且從來不對她發脾氣。

有一度時期,女孩覺得自己撿到寶了,於是談了差不多一年左右,很快嫁給了他。

誰知道婚後的日子和她想的不太一樣。因為男孩是個媽寶男,啥都聽她媽的。原本兩人感情很好,可是男孩聽他媽的,說媳婦就是要不能給好臉色,要如何如何管教。

在他媽這種思想指導下,男孩不僅沒有以前對女孩那樣體貼了,有時還會對她動手。因為他媽媽的口頭禪就是——打到的媳婦揉到的面。

所以女孩婚後的日子可以算得上是苦不堪言。但是因為婚後一年左右就有了孩子,她想離婚又捨不得孩子,只能那麼將就著過。

《論語》:如何看清一個人?看這三點就夠了

其實這個女孩的經歷不是個案。有很多女孩結婚前,因為自己缺乏經驗,缺乏識人眼光,所以所挑的物件,到了婚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那麼到底要怎樣才能真正看清一個人呢?

其實孔子早在幾千年前,就告訴了我們一套很好的方法。

這套方法合起來有三句話: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觀察一個人,要從三個方面去看。視其所以——看他做事的方式方法;觀其所由——看他做事的動機;察其所安——看他平日裡安於什麼。

《論語》:如何看清一個人?看這三點就夠了

先看視其所以——看他做事的方式方法。

舉個例子。同樣是賺錢,有的人規規矩矩,清清白白去賺,有的人則喜歡走偏門,比如說做生意缺斤少兩,坑蒙拐騙什麼的。

再比如,遇到一個特別喜歡的女孩,有的人就坦蕩蕩地去追,有的人可能就會喜歡耍點心機手段啥的,撒個小謊什麼的。這就是做事方法的不同。

從一個人做事的方法,大概也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到底如何。

第二個:觀其所由,看他做事的動機。

比如說,同樣是給災區捐款捐物,有的人只是純粹想要獻一份愛心,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

而有的人,則剛好相反,做這些的動機,可能就是為了炒作自己,給自己博一個好名聲,以便後面撈錢更方便。

同樣是做好事,由於動機的不同,一個人更深層次的東西就出來了。比如心地是否純良,品行是否正直,行為是否端正等等。

第三:察其所安,也就是說看他平日裡安於什麼。

比如你到了一個新認識的朋友家裡,發現他家到處都是書。平時最大的休閒愛好就是讀書,那這個人很有可能就是一個比較好學上進,喜歡追求學問的人。

當然還要看是看些什麼書。

比如《巡迴檢查組》中,馮森跑到米振東家,看到滿書架的書,結果裡面全是一些特別恐怖極端的書籍,從這裡,馮森才開始對米振東的內心有了真正的瞭解,並初步鎖定他是最大嫌疑人。

《論語》:如何看清一個人?看這三點就夠了

再舉個例子。平時把大把時間,都花在閱讀上,和把大把時間花在打遊戲上,以及把大部分時間花在牌桌上,酒桌上的人,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如果你能搞清楚他平時的日常時間多安於在什麼事情上,基本是上對這個人的瞭解也就七七八八了。

蘇格拉底說:“人啊,認識你自己”。言外之意就是說,一個人認識自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同樣的,認識別人也並不容易。

如果能按照孔子在《論語》中教我們的,從做事的方式方法、動機、以及平日裡安於什麼去看,基本上就能對一個人有一個比較深入的認識,也不至於出現像文章開頭說的“遇人不淑”,或者交友不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