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素書》解讀分享5:何為義?為人處世,又如何才能建功立業!

作者:由 讀書明性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3-01-31

說一句答一句叫什麼句

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

譯文:所謂義,是指人們做事所遵循的那個適宜原則。一個人做了好事,有功,就應該獎勵;反之有過,就應該懲罰。獎懲分明,才是建功立業的根本原則。

《素書》解讀分享5:何為義?為人處世,又如何才能建功立業!

提到“義”,很多人都會想到俠義之士,想到江湖義氣,或者想到救國救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國之大義。但《素書》中提到的義,其實就是一個原則,一個我們做事應該恪守的原則。

許衡曾經在盛夏時經過河陽,因天氣炎熱,十分口渴,恰好遇到路邊有一棵梨樹,眾人都爭先恐後地去摘梨來吃,唯獨許衡獨自端正地坐在樹下,安然如常。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吃梨呢,許衡說:“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不是自己擁有的卻摘取它,不可以。)那人說:“現在時局混亂,這棵梨樹沒有主人了,又何必介意呢。”許衡說:“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梨樹沒有主人,我的心難道也沒有主人嗎?)是啊,梨無主,難道心也沒有主嗎?這就是原則,非其有不可取之,不可因小利而放棄原則。

當年趙概與歐陽修同在館閣任職。因趙概性情敦厚持重,沉默寡言,故歐陽修看不起他。後來歐陽修的外甥女與人淫亂,忌恨歐陽修的人借題發揮,以此事來誣衊他。皇帝震怒,沒人敢為歐陽修辯護,只有趙概為歐陽修上書,說:“歐陽修因文才出眾才成為皇上的近臣,皇上不能隨便聽信讒言,輕易誣衊他。”有人問趙概:“你不是與歐陽修之間有嫌隙嗎?”趙概說:“以私廢公,我不能做這種事。”不能以私廢公,便是趙概的

處世原則

。這一原則不因身份地位、利益關係改變。

《素書》解讀分享5:何為義?為人處世,又如何才能建功立業!

我們在學習、生活、工作當中,在關鍵時候能否堅持原則,常常是判斷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重要依據。只有那些肯于堅持原則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援,否則朋友不願與他共處,同事不願與他共事,愛人無法與他共枕。如果當老師的沒有原則,是非不明,則令學生無所依循;父母如果沒有原則,標準不一,則令兒女無以成人;居上位,當領導的人,如果沒有原則,朝令夕改,獎罰不分,則下屬無所適從。

總而言之,“義”就是講原則,就是一個“宜”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必須“見利思義”,在於取用錢財時,必須想到行為是否符合原則。如果不符合原則,不是你的就不要拿,不屬於你的就不要要,拿了,要了,就不合時宜,是要付出更大代價的,這就是我們說的“不義之財”。

《素書》解讀分享5:何為義?為人處世,又如何才能建功立業!

所以,我們為人處世,經營企業,都應該恪守“義”的要求,這樣才能提升自我,建功立業!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讀書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