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作者:由 時尚先生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3-02-03

有學問手藝精怎樣形容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如果說建水古城是中原文化散落在西南的明珠,那麼,建水紫陶就是這顆明珠之上溫潤而悠遠的亮光。

我們循光而至,叩響非遺傳承人的大門,與建水紫陶展開了一場上溯千年的對談。

01:09

點選觀看影片

建水,立於雲南紅河北岸已逾千年。儘管隸屬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但建水更像是一座江南古城。史籍記載,建水古稱步頭,亦名巴甸,自唐以降,築惠歷城,元朝設建水州,明代稱臨安府,民國元年更名為臨安縣,次年複稱建水縣,延續至今。

雖相隔萬里之遙,“臨安”是建水和杭州曾共有的名字。元朝初年,大批南宋遺臣離開故都臨安(今杭州),跋山涉水,遷居於此;明朝洪武年間,又有百萬漢民從江南、江西等地遷入雲南,充實邊疆。這些移民裡有貴族名臣,有知識分子,也有能工巧匠,

他們紮根在建水,懷著詩意的理想,用智慧和雙手在這片土地上再造了一座“臨安”。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如今,走進這座有著“滇南鄒魯”美譽的歷史名城,還能找到過往時光的印跡。而穿過悠悠歲月的,除了古老建築,還有融入建水人生活裡的一瓶一罐一鍋一壺。

陶,自3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起,就留痕於這片土地,幾經更迭,在建水人的手中,再次熠熠生輝。

建水紫陶,因其“堅如鐵、明如水、潤如玉、聲如磬”,集書法、繪畫、雕刻、鑲嵌、燒製、磨光等工藝於一身的鮮明特點,與江蘇宜興紫砂陶、廣西欽州陶、四川榮昌陶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陶。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紫陶是所有制陶工藝裡面最複雜的。”紫陶技藝非遺傳承人田靜告訴我們,

“有句古話說,過手七十二道,方可成器,而紫陶的製作要經過一百零八道,才能成為一件藝術品。”

做陶的第一步是制泥,建水最為古老的“淘泥十二錬”之法包括了“勘、採、甄、研、配、浸、濯、澄、瀝、曝、練、藏”十二個步驟。田靜堅持用古法人工淘洗,透過水的比重對陶泥進行篩分,將原礦土中最精華的部分提煉出來,煉製出細膩程度可以高達280目以上的絲般柔滑的膏泥。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泥料的細膩造就了其後工序的別具一格,“成型七十二技”裡包含有“醒泥、拉坯、粗修、裝飾、刻填、精修、塑型、器檢”八大流程,共計72項技藝,其中最為特別的就是刻填。

刻填,又名陰刻陽填,畫師在紫陶溼胚上作畫後,刻工按照圖案用刻刀刻下來,再將挖去的部分以彩泥填充盈實。刻填是建水紫陶特有的裝飾風格,被稱作紫陶的胎記,

一件成熟作品甚至需要十年以上經驗的匠人反覆刻填幾百遍才能完成。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燒製是製陶的關鍵環節,而柴燒是最傳統但也最難操控的燒製方式。“冶陶二十四法”包含了“採伐、備柴、甄坯、刻底、支釘、入匣、祭窯、裝窯、封門、點火、預熱、升溫、中溫、側投、高溫、停火、封膛、冷卻、敬神、啟門、出窯、去釘、清洗、甄器”在內的24道工序,是中國千年燒造史的一脈相承,被視為火與泥的藝術。

整個燒成,實際上是溫度和泥土的對話。紫陶的燒製溫度是1250°C左右,介於傳統的陶和瓷之間,偏差一度,色澤質感就可能不在調。

非大師,不柴燒。柴燒時,除了需要窯主極強的控制力和想象力以外,還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得到一件完美的作品。因此,《周禮》才會寫道,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由“淘泥十二錬”、“成型七十二技”、“冶陶二十四法”構成的一百零八道工序,律秩嚴謹,環環相扣,是最為完整的傳統制陶工藝流程,也是建水紫陶器韻神魂之所在。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從勘採陶泥開始,每一步都有講究。製作紫陶的泥料取自建水五彩山的五色陶土,材質和燒製溫度,都介於陶和瓷之間,是二者的一種平衡,因此,紫陶比一般陶器更耐熱,又因能做無釉磨光,比上釉的瓷器更清透。

“紫陶是所有陶裡面最細膩的,材質決定了藝術表現力,紫陶想表達的是更文人式的內涵。”

以陶為紙,在紫陶這樣細膩的底板上,去承載一種文化之韻,表達一種畫境之美,何處下筆,怎麼書寫,如何取捨,或繁或簡,都是學問。

想要把一件陶器做得兼具文化性、傳承性和時代性,同時表達出更強的藝術性,畫龍點睛的還在於燒製。柴燒的變化性,輔以匠人千錘百煉的手藝,才能讓紫陶生長出別具一格的靈韻之美。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紫陶浴火涅槃,火痕、火氣、火色,層層遞進而生,是火賦予紫陶的不一樣的生命力。

火痕,顧名思義,是附著在紫陶之上的火的痕跡,略為膚淺。火氣,是火的氣息,儘管比火痕來得深刻,但仍處虛境。火色,則是定下來的正色,火直接融入了陶身,因而,火色是痕氣色三者中最穩重的。

留在器皿上的火色,在不同色度間變化,無窮無盡,是肌理與繪畫的再度融合,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其優劣完全取決於天成的造化能否與既定的繪畫和造型實現恰到好處的匹配。

採五色陶土,取上選之泥,載以文人之韻,然後經過火的淬鍊,才能最終抵達意境之美,窯中所煉的,是千年文人式的火色。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器物,是生活的縮影,既凝結了創作者的智慧,也彰顯了使用者的人生態度。田靜用“文氣”來形容紫陶。

文氣,是建水紫陶的特點,也是建水人和建水這座古城共有的氣質。從城,到人,再到手中器皿,一脈相承。

宋代,受到江浙影響,建水的工坊開始使用提花、印花等工藝生產青瓷,元代,又加入藍白色調的審美,製作出青花瓷器。明代,匠人們用當地礦土孕育出了紫陶的前身——粗陶。到了清朝,經過潘金懷、張好二人的改進,確立了以刻填、磨光為主的建水紫陶。其後,王永清等文人開始在陶身上的創作,為紫陶注入了文化韻腳。民國時期,紫陶迎來了巨匠向逢春,他創新改進了泥料配比、器型設計、燒造技術,將建水紫陶推向了更高的層級。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從古窯口開採出來的各式陶瓷碎片中,仍能窺見建水人當時的生活樣貌,文人般的生活方式早已融入家家戶戶。田靜製作的紫陶以宋、明造型居多,在她看來,宋明兩朝最能表達中正的傳承,手中的紫陶恰恰也是中正的載體。建水的偏僻守住了這份氣韻,一代代手藝人將最精髓、最本實的東西保留了下來。

紫陶,見證了建水古城的光陰變幻,陪伴了建水人的日夜更迭,是這座城和城中人的氣韻凝結;而這座城和城裡世世代代的人們,也同樣孕育和守護著紫陶之魂。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儘管頂著中國四大名陶的光環,建水紫陶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歷史上曾經歷過兩次巔峰和兩段沒落。

第一次巔峰是在明代,這時建水陶瓷的出口量極大,輻射面覆蓋整個滇南,包括安南(越南古稱)。而到了清代,中國陶瓷業最鼎盛的朝代,多地建窯,百家爭鳴,建水之陶由盛轉衰,進入了第一段沒落時期。解放以後,國營廠把製陶技藝保留了下來,為滿足當時老百姓所需,生產如汽鍋之類的生活炊具,也創造了一個巔峰,即產品化的巔峰。等到20世紀80年代,各種新興事物湧入,許多傳統器具被現代工藝品替代,紫陶漸漸遠離了人們的生活,這也導致了它的再度沒落。

田靜正是在這段紫陶的沉寂期,開始接觸製陶技藝的,

“那段紫陶逐漸不為人知的歷史,終其原因,是越來越不跟生活搭靠了,這其實也是對所有非遺技藝的靈魂之問。”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隨著以田靜為代表的一批批手藝人的加入,建水紫陶正走向另一個新的巔峰,而讓田靜更感欣慰的,是能讓更多需要謀生的孩子接觸到紫陶,並在製作過程中耳濡目染,得到精神層面上潛移默化的薰陶。

現代社會,倉廩實衣食足的人們開始思考應該如何滿足精神需求。但在田靜看來,

有些文化,並不能透過言語呈現,而是要用手一點兒一點兒慢慢做出來的。

做陶的23年,也是她們和建水紫陶一起成長、共同沉澱、相互成就的23年。

未來會是怎樣?或許不再重要。經過時光沉澱、歲月打磨的紫陶,承載著建水古城和建水人所賦予它的斯文雅韻和中正之氣,浴火涅槃出千年文人式的火色,走過一道道巔峰和低谷,修己渡人,恬然處世,從容作答。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攝影:

Xiuyu Chang(Superstudio)

撰文:

Lyric

新媒體編輯:

DU

新媒體助理:

餘果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

建水紫陶:古法新生,匠人的傳承與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