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一處村莊 造兩個水庫 樹三座精神豐碑丨三問鳳岡縣進化鎮臨江村20世紀興修水利事

作者:由 天眼新聞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3-02-05

興修水利怎麼寫

深秋暖陽下,地處貴州東北,大婁山南麓的鳳岡縣臨江村碧空如洗,阡陌縱橫的田疇上,村民秋冬種忙。

89歲高齡的鐘永友裹起厚棉服,揣上手電筒,趁著好天氣去往山上的九龍水庫檢視。

“穿過這個洞,就能看到九龍水庫。”鍾永友用手電筒照明,撫摸著鑿砌得凹凸不平的石壁往洞深處走去。

一處村莊 造兩個水庫 樹三座精神豐碑丨三問鳳岡縣進化鎮臨江村20世紀興修水利事

一步一蹣跚,一步一回憶。

60多年前,作為臨江村支書,鍾永友帶領村民戰天鬥地,硬是靠著簡單的雙手、簡陋的工具,用近乎10年光陰,建造了水鴨子水庫、九龍水庫。

兩座水庫,一個堤壩用土夯,一個堤壩用石砌,靜默臥于山間,源源不斷的水流進村莊、灌溉田地,為村莊注入源源生機。

曾經的生存旱地,成了如今遠近聞名的農業產業高地,水鴨子水庫、九龍水庫、鍾永友成了不畏艱險、戰天鬥地、幹群一心等精神力量的具象顯現,不斷激勵後人奮發。

一問:是什麼讓臨江村人甘用百畝良田換坡地,願用近10年光陰鑿山開渠、克服萬難建水庫?

70年黨齡的老支書鍾永友說:“是初心使命。”

一處村莊 造兩個水庫 樹三座精神豐碑丨三問鳳岡縣進化鎮臨江村20世紀興修水利事

20世紀50年代,臨江村雖名為臨江,卻沒有沾上半點“臨江”的福氣,缺水,是臨江村人祖祖輩輩心頭的夢魘。

“臨江村沒有江,半夜打起葵杆(當地村民用向日葵杆泡水去皮處理後當做火把)找水挑。”“什麼時候下雨就什麼時候打田。”當地村民對水的渴求尤為迫切。

危難之時,方顯英雄本色。在極其困難的境地下,臨江村的黨員站了出來。作為當時的臨江村支書,鍾永友帶領群眾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地展開了一場與自然災害和物質匱乏的堅決鬥爭。

鍾永友組織村民開群眾大會,提議修水庫的想法一經提出,當即全票透過。可水庫選址在鄰近的其他村寨,村民們在“用田換土”上犯了難,百畝良田對於本就食不果腹的臨江村人而言,無疑是“心頭寶”。

經反覆磋商,走投無路的臨江村人最終決定以百畝良田換一個生存的希望。1956年端午前後,水鴨子水庫動工修建。

一處村莊 造兩個水庫 樹三座精神豐碑丨三問鳳岡縣進化鎮臨江村20世紀興修水利事

歷時三年,水鴨子水庫建成,很快緩解了臨江村的燃眉之急,鍾永友顧不得高興,“要是再有個水庫就能解決問題了。”原來,這個小小的水庫只是解決了臨江村部分土地的用水問題,依舊有不少土地由於缺水難以種出糧食。

然而,還來不及籌劃,鍾永友就被調到鄉里和管理區任職,但心裡始終記掛著臨江村那些乾涸的土地。終於,20世紀70年代,在他不懈堅持申請下,他又回到了臨江村。

在一次偶然外出時,鍾永友發現了“寶藏”。

當時,一位臨江村村民和鄰近的湄潭縣天城鎮的姑娘訂下婚約,但由於種種原因鬧得不愉快,便請鍾永友等村幹部出面調解。矛盾糾紛解決後,一行人往回趕路時,鍾永友發現九龍山附近土地溼潤、茄子豆角等農作物長勢旺盛。憑藉臨江村人天生對水的敏感,一行人停下回程腳步,原地尋找水源,找到水源後,鍾永友開始盤算要把這條水源引到臨江村去。

1972年,九龍水壩正式動工,整個工程耗時近5年。九龍水庫的建成,讓4000多畝土地得到灌溉,使臨江村人祖祖輩輩肩挑背馱才能吃上水的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

二問:是什麼讓臨江村人在缺少機械的年代成功實施了這一浩大工程?

村民李金芬說:“是團結奮鬥。”

“全村男女老少紛紛參與,熱鬧得很。”回憶起那時的奮鬥建設場景,李金芬依舊震撼良久,夫妻並肩、父子同行,兄弟姐妹齊上陣,呈現出改天換地、熱火朝天的壯觀場面。

到處都是號子的呼喝聲,到處都有奮鬥的身影。“喊號子嗓子喊啞了不下3次,每啞一次都要好幾天說不出話。”談起那段艱苦歲月,鍾永友嘴角常掛著淡淡笑意。

大集體時代,村民們靠記工分過日子,鍾永友帶領村民組成“突擊隊”“後勤組”“運輸隊”等,定下工分規定,使修建工程更高效,如男性村民每日任務是900公斤石方,女性村民的任務是600公斤,完成後可得10分。

為了趕工期,村民們甚至一度吃住在工地上,匆匆吃過三餐後,又繼續一層一層夯實泥土築堤壩、一錘一斧鑿壁開渠……

一處村莊 造兩個水庫 樹三座精神豐碑丨三問鳳岡縣進化鎮臨江村20世紀興修水利事

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很多“土辦法”令人拍案叫絕,欽佩前人智慧的同時,讓人深感當時工程艱鉅,任務繁重。

“沒有火藥怎麼做到的?”“用毛板慄、老房子牆泥等,慢慢嘗試做的土火藥。”

“築堤壩的石頭抬不動怎麼辦?”“用樹枝捆綁成Y字形,把石塊放在上面,地面上灑滿水以減小摩擦力,多人合力將石塊拖出山洞。”

“沒有水泥如何砌石頭還做到不漏水的?”“到村裡河流裡去篩泥沙,用於黏合石頭間縫隙。”

……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鍾永友堅定道。

靠著自力更生,憑著艱苦奮鬥,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水庫堤壩一天天長高,臨江村人唸叨了好幾年的水壩一個個成型,“現代愚公”們不必再等“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在自己手裡就把奇蹟幹成了。

三問:是什麼讓臨江村從產業“旱”地到實現產業多點開花?

進化鎮黨委副書記王尚坤說:“是精神的傳承、力量的延續。”

為水而戰的臨江村人如今因水而興。2021年9月,臨江村三新組和秀竹組又被列為省級鄉村振興建設示範點。

一場秋雨過後,臨江村三新村民組組長龔德琴急忙趕到小溪旁的集中汙水處理站檢查汙水處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轉。

“老一輩用血汗換來的水,我們要更加合理地利用好。”龔德琴從小聽著老一輩修建水庫的故事長大,用水環保、節約的理念深深烙印她心裡,作為村民組長的她自覺承擔起汙水處理站的日常維護工作。

一處村莊 造兩個水庫 樹三座精神豐碑丨三問鳳岡縣進化鎮臨江村20世紀興修水利事

該汙水處理站系統透過太陽能發電,日處理汙水20噸,讓村民的生活汙水、家庭養殖廢水等得到科學排放,處理過的水既可以灌溉,也可以直接排放。

20世紀修建的兩座水庫依舊潤澤臨江村的一樹一木,是當地農業的主要灌溉用水,臨江村實現了“稻+菜”輪作,四季不停歇,成為有名的“臨江優質大米”生產基地,平均每畝地產出1200餘斤香谷,比種植其他水稻多收入2000餘元。

今年初,龔德琴成立了“貴州香臨三新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初試市場便收穫頗豐。“今年收入了10餘萬元。”龔德琴笑彎了眼。

不僅如此,臨江村還意外收穫了另一筆財富。有山有水、有洞穴有故事的九龍水庫成了旅遊景區,遊客們有的為風景而來,有的慕故事而至。

一處村莊 造兩個水庫 樹三座精神豐碑丨三問鳳岡縣進化鎮臨江村20世紀興修水利事

臨江村興修水利的過往映照著“三個務必”的重要要求。如今,不再因水而困的臨江村人,在構想實現一個個鄉村振興夢:石旮旯裡,馮健返鄉創業種玫瑰,涉足開發玫瑰精油護膚品、飲品等領域,帶動農戶近300戶;龔德琴計劃在茶樹下試養殖土雞……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盧世容

編輯 蔣洪飛

二審 楊柳

三審 陳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