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打破習得性無助效應,避免不可控狀態,阻止孩子在努力中慢慢絕望

作者:由 孕嬰幫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1-12-08

笨鳥真的先飛嗎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一個人發現無論他如何努力,無論他幹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時,他最終會放棄一切努力,並陷入絕望的心境中,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習得性無助效應”。

這是一種可怕的心理狀態,尤其是對孩子而言。

“習得性無助效應”是1967年,由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種心理學效應。他用狗做了一項經典實驗,實驗初期,他把狗關進籠子裡,然後按響蜂音器。在蜂音器響起的一瞬間,對狗使用電擊。等到多次實驗後,塞利把門開啟,同時按響蜂音器,狗狗竟然隨著響聲開始呻吟和顫抖,絕望地等待著電擊的到來,絲毫沒有想要逃出籠口的反應。對於狗狗的這種放棄抵抗的行為,這就是“習得性無助效應”。

打破習得性無助效應,避免不可控狀態,阻止孩子在努力中慢慢絕望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反覆求知的過程,他們會遇到各種挑戰和挫折。

但因為思想的不成熟,導致孩子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還不夠強大。因此,這種習得性無助效應在孩子們的身上就會表現得更為明顯。

當孩子因為反覆的失敗而喪失自信心的時候,就會陷入“我真的不行”的自厭心理。越是自卑就越是不行,越是不行越是自卑,形成一個惡性迴圈。最終進入破罐子破摔的狀態,整個人都充滿了無助感。

賽利格曼把這種無助感的產生,進行了一個詳細的說明,還將此分為四個階段:

1。

在拼命努力,卻看不到成果的“不可控狀態”中一次次地失敗。

優秀的孩子很快就能掌握新知識點,而理解能力弱的孩子,可能付出五倍、甚至十倍的時間都無法理清思路。每一次的不及格,每一次的失望,都會讓孩子更加地崩潰。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學習產生害怕和逃避的心理。於是,就出現上課不認真聽講、睡覺、走神的情況,學習成績更是一落千丈。

打破習得性無助效應,避免不可控狀態,阻止孩子在努力中慢慢絕望

2。

在無數失敗體驗的基礎上進行認知。

“笨鳥先飛”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老師和家長們也常常用這句話,來鼓勵不聰明的孩子。希望他們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但實際上這句話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它在鼓勵孩子進步的同時,已經給孩子定了性:一個笨學生,一個失敗者。

孩子在經歷過“笨鳥怎麼飛都飛不高”的情況後,就會產生“我確實不行、我確實掌控不了自己的成功”的挫敗感,進而認同自己確實是只“笨鳥”。一旦孩子產生了這種認知,那麼離自暴自棄也就不遠了。

打破習得性無助效應,避免不可控狀態,阻止孩子在努力中慢慢絕望

3。

“結果不可控”的認知和期待使人產生無助感。

有努力就會有期待,期待成功、期待勝利。但無數次的失敗,讓孩子對前進的道路越來越迷茫。他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堅持到底有什麼意義?反正都是失敗不是嗎?這種前途不可測、努力不知道有沒有結果的過程,對於大人來說都是一種煎熬,更何況是心理還沒有完全強大起來的孩子。期待一旦落空,這種無助感甚至會逼瘋一個孩子。

打破習得性無助效應,避免不可控狀態,阻止孩子在努力中慢慢絕望

4。

表現出認知和情緒上的損害,嚴重影響後來的學習。

當孩子完全陷入“習得性無助效應”後,說明他們已經開始否定自己、厭棄自己,消極對待生活和學習。認知的錯位、情緒的損害最終導致的,就是放棄人生,混沌度日,害怕靠近人群。

無助感的形成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都是一個慢性自殺的過程。

他們從一開始學習的積極,到失敗時的恐慌,再到重新鼓起勇氣的小心翼翼,再到繼續失敗的絕望。這些孩子逐漸對自身產生懷疑,慢慢認識到自己的天生愚笨。從不甘到認命,對孩子來說過於殘忍。

所以說,幫助孩子打破習得性無助效應,是家長教育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具體方法,可以從“習得性無助”的形成原因來入手。

關於習得性無助的形成,有三個原因。

打破習得性無助效應,避免不可控狀態,阻止孩子在努力中慢慢絕望

第一個原因,是長期成績不好的狀態積累。

長期的努力和失敗不斷迴圈,最終導致了習得性無助現象,同時產生的負面情緒,也是眾多心理問題的根源。

孩子們讀書的時候,曾經不斷地嘗試,企圖擺脫這種落後的狀態。但無論他們怎麼努力,還是經常失敗。再加上父母的責罵、老師的失望和同學們的嘲笑,他們在面對如此境地時,自然而然地會把所有的錯誤都歸結到自己身上,從而使整個人都變得壓抑起來。而要幫助孩子擺脫這一狀態,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另一條出路。

打破習得性無助效應,避免不可控狀態,阻止孩子在努力中慢慢絕望

雖說讀書學習是每個孩子都必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通達明理,學會用知識來充盈自己。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擅長讀書,與其讓孩子在不擅長的領域消磨掉自信,不如讓他們尋找自己的優點,在喜歡的地方發光發熱。每個人的成材之路都是不同的,與其複製,不如自創。

第二個原因,是長輩忽視下的消極怠工。

有一些孩子屬於激勵型性格,他們由於一些幼年的經歷變得非常不自信。因此在取得一些成績時,需要老師或者父母的鼓勵。但在父母看來,這種成績往往並不算什麼。於是孩子在尋求認同時,不但得不到表揚,還會被奚落和責罵。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喪失自尊,變得越來越消極。

所以家長們要認識到一個事實:孩子們並沒有經過社會的千錘百煉,內心是單純的也是脆弱的,換言之,他們很容易被打擊到。有的家長會說這是挫折教育,適當的挫折教育有助於平衡孩子的心態。但是家長要清楚地明白,一旦過線,就可能給孩子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打破習得性無助效應,避免不可控狀態,阻止孩子在努力中慢慢絕望

第三個原因,是不恰當的評價方式。

大多數孩子在剛接觸校園和學習時,都是充滿激情、積極向上的,因為他們天生就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願意去探索一切未知的東西。但是有的老師和家長,卻對孩子的小發現嗤之以鼻,認為這只是幼稚。如果孩子沒有及時完成任務,還會遭受到他們的批評和嘲笑,漸漸地孩子就會失去對於學習的嚮往,甚至是害怕去學校。

對於孩子的教育,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同理心。理解他們的世界,接納他們的奇思妙想,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是有價值的、被人在乎的,這會鼓勵他們去發現更多的新奇事物。

面對習得性無助效應,家長要做的就是給予孩子適時的鼓勵,教會孩子更多的學習方法,讓孩子不再陷入陰影裡。也不是把失敗當成自己的枷鎖,而是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創造力,去享受學習和生活。

我是幫媽,一名高階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路,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