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職場法則巧嘴伴君不為伴虎

作者:由 朝鮮來的牡丹峰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1-12-10

進言改成什麼

古人說“伴君如伴虎”,其義無需做深釋,一句便明:君者,威如虎也;得罪國君,猶如得罪虎,豈不可怕?現在人們往往把本單位的“一把手”視為“君”。這些一把手大權在握,其中不乏難伺候者。屈於其麾下,只為飯碗故,不得不誠惶誠恐做人,戰戰兢兢說話,否則,一著不慎或“一言不慎”,得罪了老闆,就如同得罪了老虎一般可怕。

不可否認,現實中可怕的老闆是存在的,但並不是所有的老闆都可怕。不可怕的老闆為什麼有時候也讓人怕?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語言溝通出現問題,惹火了老闆。

由此看來,為了不惹火老闆,下屬把握準與老闆說話的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說話誰都會,但能把話說得讓老闆感到舒服,卻未必每個人都能做到。在和老闆相處的過程中,既要說話又要管好自己的嘴,這的確有些難。老闆在團隊中掌握著生殺予奪大權,誰若是一不留神一句錯話滑出了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使自己在老闆面前既要說話又不吃虧呢?依我之見,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著力打造一個“巧嘴”,從以下4個方面多下點功夫。

多“引水”,少“開渠” 如果你是團隊的一個骨幹分子,與老闆說話時,不要直接去點破老闆的錯誤所在,或越俎代庖地替老闆做出你所謂的正確決策,而是要用引導、試探、徵詢意見的方式,向老闆講明其決策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之處。換句話說,要把自己當做老闆智慧的敲門磚,不要自告奮勇地充當老闆的代言人,要使老闆在參考你所提供的資料資訊後,水到渠成地做出你想要說的正確決策。實踐證明,一個聰明的下屬,要想使自己的看法變成老闆的想法,在許多時候應做好引導工作,由你提供的資料所蘊涵著的結論,留給老闆自己去定奪。

不要代替老闆做“開渠人”,要用自己的一張巧嘴,向“渠”“引水”,引導老闆說出你的決定。

有一個叫佩佩的女職員十分乾練,頗得老闆賞識,工作沒幾年,職位噌噌地往上升,很快成為經理助理,佩佩歡欣鼓舞,認為自己可以一展身手了。有一天,老闆指令她帶幾個人去異地談判。佩佩一合計,一行好幾個人,坐大巴不方便,到目的地後人困馬乏,會影響談判效果;打車吧,一輛坐不下,兩輛費用又太高;還是包一輛車好,既經濟又實惠。

主意定了,佩佩來到老闆跟前:“老闆,我想了一下,我決定包一輛車去!”話畢,佩佩發現老闆的臉不知道什麼時候黑了下來,他生硬地說:“是嗎?可是我認為包車太奢侈,你們還是買票坐長途車去吧!”佩佩愣住了,她萬萬沒想到,一個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議竟然被打了“回票”。

事後佩佩大惑不解:“沒道理呀,傻瓜都能看出來我的方案是最佳的呀!”

應該說,佩佩凡事多向老闆彙報的意識是很可貴的,錯就錯在措辭不當。不當在何處呢?她當了“開渠”的角色,而作為下屬,真正的巧嘴應該是善於“引水”,而不是“開渠”!佩佩說的“我決定包一輛車”一語,對老闆而言,自然是犯了“以我為主”的嘴忌。

如果佩佩能換一種說法:老闆,現在我們有三個選擇,各有利弊。我個人建議包車比較可行,但我做不了主,您經驗豐富,幫我做個決定行嗎?老闆聽到這樣的話,順水人情誰不樂意做?

“獻其可,替其否。”此言出自《左傳》。它的意思就是要多贊成,少否定。其核心包括兩層含義:其一,要多從正面去闡發自己的觀點;其二,要少從反面去否定和批駁老闆的意見,甚至要透過迂迴變通的辦法有意迴避與老闆的意見產生正面衝突。

比如你是公司一個部門的經理,根據業務發展需要擬配備一個副手,這時你想提拔一位懂業務、有經驗的下屬擔任此職,而老闆卻準備從其他部門派一名不懂這方面業務的外行人任職。在這種情況下,你可把話題多用在部門副經理應具備的條件和你所提人選已具備的條件上,而不應用在反駁老闆所提候選人上。這樣既可以避免與老闆發生直接衝突,又能把話題保留在自己所提人選上。

往往有這樣的情況,老闆有時候會不問青紅皂白地對你的工作橫加指責。在這樣的時候,老闆可能是錯誤的,你想急於解釋嗎?肯定要吃大虧!儘管你試圖當場弄個清清楚楚,讓老闆“清醒”過來。殊不知正因如此,老闆非但不聽你的話,而且還會變本加厲地指責你,你 說值不值?如果你當時先表示贊同,事後你稍加解釋,他會明白自己當初是錯誤的。

再者,當老闆徵求你對其他同事的看法或意見的時候,你一定要慎之又慎,應該儘量地說其好,切忌抓住對方的缺點不放,因為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關鍵時候拽對方一把,會讓人心存感激;關鍵時候推人一把,無異於給自己多樹一個敵。況且,人家老闆也會想了:你在我面前說同事的不好,那麼在同事面前就會說我的好?

“少桌面,多桌下” 對於“桌下”的提法,大家不要誤解了,它可不是指背後的骯髒交易。“桌面”指的是正式場合,而“桌下”則是指非正式場合。

一個好的下屬,向老闆進言責無旁貸。但切謹記,進言不是批評,而是提出合理化建議。因而有人把進言又稱做“建言”。進言是要靠嘴來完成的。如果嘴不巧,就會把一個本來是很好的建設性意見反被老闆看做是和他鬧彆扭,因而遭老闆反感。作為下屬,在發現老闆出現決策性失誤時,應該從維護團隊整體利益的角度出發,巧妙地向老闆提出忠告和建議。當然,下屬向老闆提建言或忠告時,要儘量地多利用非正式場合,少使用正式場合,儘量與老闆私下交談,儘量地避免與老闆發生公開衝突。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給雙方都留下餘地。既不讓老闆當眾難堪,也避免了因為遭到老闆否決而使自己陷入被動。

美國的羅賓森教授曾說:“人有時會很自然地改變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當眾說他錯了,他會惱火,更加固執己見,甚至會全心全意地去維護自己的看法。這不是那種看法本身多麼珍貴,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試想,就連地位平等的人都是如此,更何況你面對的是一個手裡掌控著團隊生殺大權的老闆呢?

其實,每個人都有

的一面。作為老闆,很可能在自己的思維習慣中發現不到自己的弱處,而恰恰是他的下屬,對此會看在眼裡,明在心裡。本著對老闆負責的態度,你對他的弱處指出來,一方面要靠勇氣,另一方面還要靠巧嘴。如果你當著眾人的面向老闆提出批評,你的善意很有可能因此被曲解。如果你在私下旁敲側擊地談起,而且有個比較恰當的語境,老闆就比較容易接受。如果老闆還對你反感,那麼你就該考慮“走人”了。

職場法則巧嘴伴君不為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