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古代俗語:純剛純強,其勢必亡,老祖宗說的是什麼?受用了

作者:由 子夜說文化習俗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1-12-15

不軟不硬的人是什麼性格

古代俗語:純剛純強,其勢必亡,老祖宗說的是什麼?受用了

我們從出生就開始在塑造我們的性格,因為個性是與生俱來的,而性格卻是可以培養和薰陶的,所以在我們還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便循循善誘,將我們往好的方向引導。

學前我們在家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以身作則,給我們做榜樣,讓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我們的性格養成奠定基礎。

古代俗語:純剛純強,其勢必亡,老祖宗說的是什麼?受用了

後來我們慢慢長大,進入學校接受老師的教育,老師們為人師表,進一步完善我們的性格,不僅教育我們文化知識,還教育我們如何為人處事,並且讓同學們互相影響,互相汲取對方好的東西,進一步完善我們的性格。

之後,我們出生社會了,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有著各種各樣的性格,長期相處之後,我們的性格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然後我們的性格又在不斷地改變,雖然不明顯。最後直到我們老去,我們的性格依舊在不斷完善著。

古代俗語:純剛純強,其勢必亡,老祖宗說的是什麼?受用了

可以見得,一個人的性格是多麼重要,一生都被自己的性格影響著。擁有好的性格,肯定會讓我們受益良多,就連諸葛亮都說過這麼一段話:“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

純剛純強,其勢必亡;不柔不剛,合道之常。”這句話出自《將苑》,它的意思就是說,一個好的將領,的確需要有一個剛強、剛烈的性格,但不能固執己見,不聽取別人的意見,要柔和、溫順,但不能軟弱無能,也就是說要剛柔並濟,才可以以弱勝強,以柔勝剛。

古代俗語:純剛純強,其勢必亡,老祖宗說的是什麼?受用了

一味地軟弱,或者一味地剛烈強勢,只會導致失敗;只有剛硬中融入一份柔和,在柔和中融入一份剛強,這樣不軟不硬,才是最理想的性格,才是最合適的狀態。

可是在我們生活中很少有這樣性格的人,要麼就是過分剛硬,凡事只遵從自己的內心,絲毫不會放低自己的姿態,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辦事,別人善意的提醒在他看來也是多餘的,這種人往往難成大事。

畢竟在這個大社會中,沒有人會喜歡與這種過於自我,剛愎自用的人相處,更不願意與這種人打交道。

古代俗語:純剛純強,其勢必亡,老祖宗說的是什麼?受用了

而如果一個人性格過於軟弱,凡事都選擇默默忍受,從不與人爭執,也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就算髮表意見,也不會堅持己見,而是跟從大眾的想法,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自己受了委屈也不會說出來。

這種人看似可以相處,但是時間久了會發現這種過於軟弱的人很難有什麼作為。因為這種人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而無法融入一個集體,更沒有辦法去領導一個團隊。

在如今這個社會,很多人都非常重視一個人的團隊組織能力,因為做好自己很容易,管理好一個團隊卻是非常艱難的。要想幹成一件大事,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是需要眾多人共同努力去完成的,這就需要一個能夠組織大家,團結大家的人來領導眾人,顯然,性格軟弱的人是不能勝任這個角色的。

所以,不管是性格剛強還是軟弱的人,都難以成大事。而只有二者兼具的人才有可能走向成功,畢竟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們需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

古代俗語:純剛純強,其勢必亡,老祖宗說的是什麼?受用了

面對有的欺軟怕硬的人,我們需要保持強勢的態度,才能為自己獲得更多的利益;而面對一些吃軟不吃硬的人,我們適當的示弱,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誠意,對方才可能與你合作。

其實能軟能硬的性格是很難養成的,可一旦擁有了這樣的性格,難道不能說明此人是極其富有情商和智商的嗎?

很多時候智商是必不可少的,情商卻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有時候別人欣賞你的才華,但如果你的情商不夠,人家便不太願意與你共事,可如果你的情商非常高,說話辦事很到位,領導肯定會好好培養你,這樣一來,還怕不能成功嗎?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曆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所以俗語不是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資料:

竟成主編《中國俗語》

杭晶波、周謙主編《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辭典(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