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古今字與通假字的區別

作者:由 孟雲飛—書劍慰平生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1-06-02

看罷的罷是什麼意思

文/李放(喀什大學)

摘要:

古今字和通假字辨析不明一直是古代漢語初學者頭疼的問題,本文在對古今字與通假字這兩個術語做界定的基礎上,從古今字的出現時間與通假字不同、古今字形成原因與通假字不同這兩點,辨析說明古今字與通假字的區別,希望能給有困惑的讀者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

古今字;通假字;區別

古今字與通假字的區別

古今字是指在表達某種意義上先後出現的形體不同的一對字,產生在前的字即為古字或原字,產生在後的即為今字,合稱為古今字。

通假,簡單說就是借用甲字替換乙字。這兩個字讀音相同或相近,但是兩個字在字意上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絡。這兩個字就叫做通假字,用來代替的字叫做借字,被代替的字叫做正字或者本字。

在對古今字與通假字這兩個術語界定的基礎上,本文對它們做出辨析,說明它們的區別。

一、古今字的出現時間和通假字不同

(一)古今字的出現時間

古今字是一對形體不同的字,分為古字和今字。古字和今字的出現有一個先後順序,先有古字,後有今字,是一種歷時性現象。

介:《說文》:“介,畫也。”“介”字的本義是“邊界”。《詩經·周頌·思文》:“無此疆爾介”。在這句詩文中,“介”的意思是“邊界”。借用來表示“間隔”“甲士”“量詞,相當於‘個’”“指賓主之間的傳言人”等。後來另造“界”字表示“介”的本義“邊界”,以區別“介”的其他意義。我們現在用的“地界”“界址”“界標”等,都是“介”字的本義“邊界”。“介”和“界”在“邊界”這個意義上構成了古今字的關係。

爭:《說文》:“爭,引也。”引申為“諫,規勸”,此時讀去聲。《孝經》中有“爭臣”“爭友”等,都是“諫,規勸”的意思,這個意義後來寫作“諍”,以區別於爭奪的“爭”。我們現在用的“諍諫”“諍言”等,都是“爭”字“諫,規勸”的意義,“爭”和“諍”在“諫,規勸”這個意義上構成古今字關係。

(二)通假字的出現時間

通假字出現在相同的時段,借字與本字同時存在,是一種共時性現象。

鈞:《孟子·告子上》:“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1]這裡的“鈞”字通“均”。“鈞”字從金,勻聲,本義: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說文》:“鈞,三十斤也。”“均”字從土,勻聲,意為“均勻;公平”。《說文》:“均,平也。”後“均”字引申為副詞,表示“皆,都,全部”。“鈞”和“均”同時存在,《孟子》中把“鈞”字當作“均”字的意思來用,是一種通假的用法。

罷:《史記·淮陰侯列傳》:“能千里而襲我,亦已罷極。”[2]這裡的“罷”字通“疲”。“罷”是一個會意字,本義是“罷免”。《說文》:“遣有罪也。從網、能。言有賢能而入網,而貫遣之。”“疲”字的本義是“疲勞”,《說文》:“疲,勞也。”“罷”和“疲”同時存在,《史記》中把“罷”字當作“疲”字的意思來用,是一種通假的用法。

二、古今字與通假字的形成原因不同

(一)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比較單一,它是漢字孳乳分化的一種現象。古代字量不豐,《說文》收錄了9353個字,其中常用漢字大約只有三四千字。這些常用字大都一字多義,為了方便區別,後世就依據某種關係另造了新字,以此來分擔這些常用字繁重的表義任務。這就是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根據古字造出今字,有一定的依據和方式。清代學者王筠對古今字形成的方式,給出了很細緻的解釋:“字有不須偏旁而義已足者,則其偏旁為後人遞加也。其加偏旁而義遂異者,是為分別文。其種有二:一則正義為借義所奪,因加偏旁以別之者也;一則本字義多,既加偏旁,則只分其一義也。”[3]由此可見,王筠將古今字形成的方式細分為兩點:一是古字表示本義,今字表示分化義;一是古字表示分化義,今字表示本義。

1。古字表示本義,今字表示分化義

解——懈:“解”字本義為“分解,指分解動物(原意是解牛)”,引申為“鬆弛,懈怠”。《詩經·大雅·烝民》:“夙夜匪解。”[4]在這句詩文中,“解”的意思是“鬆弛,懈怠”。這個意義後來被寫作“懈”,“解”字不再用來表示此義,仍表示“分解”的本義,“懈”字表示它的這一個分化義。

女——汝:“女”字是象形字,《說文》中把“女”字解釋為“婦人也”,本義為“女性”。《詩經·魏風·碩鼠》“逝將去女”中的“女”,讀rǔ,意為“你,你們”。這個意義後來被寫作“汝”,“女”字不再用來表示此義,仍表示“女性”這個本義,“汝”字表示它的這一個分化義。

2。古字表示分化義,今字表示本義

衰——縗:“衰”為會意字,從衣從冄,本義為“用粗麻布製成的喪服”,《論語·子罕》:“子見齊衰者”,[5]《周禮·天官·內司服》:“共喪衰亦如此”都是用的本義。而這個意義現在被“縗”字承擔,如“縗墨(將喪服染成黑色)”。今字“縗”用來表示古字“衰”的本義。

莫——暮:“莫”字是一個會意字,從艹從茻,本義為“日落時”,《戰國策·齊策》中“旦莫日進食”中的“莫”就是用的本義。後來這個意義被“暮”字承擔,如《楚辭·離騷》中的:“恐美人之遲暮。”今字“暮”用來表示古字“莫”的本義。

(二)通假字形成的原因

通假字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1。別字

寫別字不是現代人才有的現象,古代也有,但是由於文字的約定俗成性,加上古代字量不豐,有些別字會被大眾接受,就形成了通假字。

爵:“爵”本義是一種酒器,《說文》:“爵,禮器也。”《左傳·莊公二十三年》:“虢公請器,王與之爵。”[6]此句中用其本義。《孟子·離婁上》中有“為叢毆爵者鸇也”,這句話中“爵”通“雀”。“爵”字本應寫作“雀”,但是大家普遍接受了這種用法,已經約定俗成了,就不再把它看作是錯別字,而是當作通假字來對待。

被:“被”字本義是“被子”,《說文》:“寑衣,長一身有半。”《楚辭·招魂》:“翡翠珠被。”[7]這句話中用其本義。《楚辭·九歌·國殤》中有“操吳戈兮被犀甲”,這句話中“被”通“披”,意為“穿上”。“被”本應該寫成“披”,但是大家普遍接受了這種用法,已經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事情,就不再把它看作是錯別字,而是看成通假字。

2。重字音輕字形

古人在用借字代替本字的時候,只要求字音相同或者相近,而不講究字義上有關聯。

錯:《說文》:“錯,金塗也。從金,昔聲。”“錯”字的本義是“用金塗飾”。“措”字《說文》解釋為:“措,置也。從手,昔聲。”段玉裁注:“立之為置,拾之亦為置,‘措’之義亦如是。經、傳多叚‘錯’為之。”由此觀之,“錯”和“措”是一對通假字,它們讀音一樣,但是意義毫無關聯,古人用它們通假只重字音而輕字形。

衡:《說文》:“衡,牛觸,橫大木其角。從角,從大,行聲。”《廣韻》註釋為:“戶庚切,平庚匣。陽部。”“橫”字《說文》解釋為:“橫,欄木也。”《廣韻》註釋為:“戶盲切,平庚匣。陽部。”“橫”通“衡”,為古代的司察官。於省吾新證:“‘橫’應讀作‘衡’,二字古通。”這兩個字是通假字,它們的字音是相近的,但是字義完全不同,古人用它們通假只重字音而輕字形。

判斷一對字是古今字還是通假字,如果從古今字的角度出發比較麻煩,可以從通假字的角度進行區分。判定了它們是不是通假字,那麼是不是古今字,結果也就顯而易見了。

古今字與通假字的區別

參考文獻:

[1][4][5]王力。古代漢語(第一冊)[M]。北京:中華書局,2013:333,144,150。

[2]王力。古代漢語(第三冊)[M]。北京:中華書局,2013:790。

[3]王筠。說文釋例(上冊)[M]。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1983:327。

[6][7]王力。古代漢語(第二冊)[M]。北京:中華書局,2013:441,520。

(原載於《北方文學》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