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謝治宇還行不行?

作者:由 華爾街見聞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07-28

仔細看圖有多少曲線

看到一份榜單,

評選的是2022年百強權益基金經理,

出乎意料,

謝治宇不在榜單裡,原因是規模太大。

董承非卸任後,規模都壓在了謝治宇和喬遷身上,這份榜單懷疑謝治宇能不能玩轉這麼大的規模。

其實,

這也不是謝治宇第一次被質疑了。

他是2013年1月開始管基金的,經歷過2015、2018年的大跌,這兩次大跌中表現都還可以。

2015年的大跌中,早早的就收復了失地,淨值創了新高。

2018年的大跌中,表現沒有那麼靚麗,但好歹還是跑贏了滬深300指數。

這次就有點慘了,不僅創了從業以來的歷史最大回撤,還在這輪下跌中跑輸了滬深300。

謝治宇還行不行?

業績這麼差,被質疑是免不了的,過去半年多網上對謝治宇的質疑聲就沒少過。

謝治宇還行不行?

那問題來了,

謝治宇還行不行?

01

巴菲特往事

謝治宇還行不行,這是預判未來,沒有人,包括謝治宇本人也給不了一個準確答案。

但我們不妨從另一位也多次被質疑的投資大師——

巴菲特

身上找找答案。

看圖,

這是1965年以來,巴菲特和標普500的收益曲線對比。

謝治宇還行不行?

1965 - 2021年,標普500指數漲了302倍(含分紅)。

如果買標普500指數的話,1965年底的1塊錢,到2021年底會變成303元。

巴菲特更猛,他的收益漲了36416倍。同樣的1塊錢,如果給巴菲特,到2021年底會變成36417元。

因為業績太好,漲了302倍的標普500指數硬生生的被巴菲特壓成了一條直線。

論長期業績,巴菲特足夠封神。

但仔細看黑色曲線,那是巴菲特相對標普500的超額收益。

2001年以來,21年了,黑色曲線一直橫盤。也就是說

過去21年,巴菲特基本沒創造任何超額收益。

懶貓想到了科網股泡沫中,市場對巴菲特的質疑。

當時巴菲特業績也很差,他自己反思“我的主要功課就是做資產配置,今年(1999年)拿了個D”。

《時代週刊》甚至在封面文章中公然挑釁,“What‘s wrong, Warren?”(沃倫,你怎麼了?)

讓我們穿越下,

站在當時那個時間點,你會怎麼選呢?

這裡提供幾個幫助你選擇的資料:

(1)選巴菲特,其實就是買伯克希爾 · 哈撒韋的股票,2001 -2021年,伯克希爾 · 哈撒韋的股票漲了533.4%,年化收益9.2%;

(2)2001 - 2021年,算上分紅,標普500指數漲了444%,年化收益8.4%。不算分紅,標普500指數漲了261%,年化收益6.3%;

(3)2001年之前成立,且現在還存在的美國公募基金(股票型 + 混合型)有2943只。也就是說,2001年初,如果選公募基金的話,你有2943只可以選擇。

(PS:伯克希爾 · 哈撒韋股票漲幅和標普500(含分紅)的收益用的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年報中的資料,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和實際情況會有一點點出入,但影響不大。比如2001 - 2021年,伯克希爾 · 哈撒韋股票的真實漲幅是534。7%,差了1。3%)

允許你開下天眼,在2001年初選擇的時候就知道,未來21年,巴菲特“廉頗老矣”,平均每年只能跑贏標普500指數0.8個百分點。

你怎麼選呢?選好以後再往下看!

~~~

~~~

~~~

~~~

~~~

~~~

現在說答案,

(1)2001 - 2021年,2943只美國公募基金中,跑贏巴菲特,也就是收益超過533.4%的只有3只,佔比0.1%。

(2)跑贏標普500指數(含分紅),也就是收益超過444%的基金有8只,佔比0.27%。

謝治宇還行不行?

(3)即使不算標普500指數的分紅,2001 - 2021年,收益超過261%的基金也就29只,佔比1%。

謝治宇還行不行?

怎麼選呢?

你能千里挑一,選中跑贏巴菲特的那3只基金嗎?

還是能百中選一,選中跑贏標普500指數的那29只基金?

都很難。在選基金經理這件事上,難度不比選股票低多少!

站在2001年初,未來21年的巴菲特真垃圾,廉頗老矣!

但你有更好的選擇嗎?

02

基金經理的超額收益

說回謝治宇,

這是謝治宇的超額收益曲線,

(用興全合潤的超額收益代表)

也曾經橫盤過,

2016 - 2018年橫盤了3年。

謝治宇還行不行?

這是謝治宇和其他幾位一直在管理同一只基金的頂流基金經理超額收益曲線對比,

有這麼幾個現象:

(1)謝治宇的超額收益最高;

(2)直到2021年底,謝治宇才開始回吐超額收益。張坤、蕭楠,2021年春節後就開始回吐超額收益了。朱少醒、周蔚文,更早之前超額收益就開始橫盤了。

(3)2016 - 2018年,朱少醒、周蔚文也連續3年幾乎沒有超額收益;

(4)2015年下半年到2021年春節,張坤和蕭楠一直都是順風順水,超額收益不斷累積。之後重倉的消費股大跌,他們超額收益回吐的也最厲害。

謝治宇還行不行?

從這幾個現象中,懶貓總結出了2個特徵:

(1)從業時間越久,基金經理越不“耐看”。

這個不耐看說的就是收益。

朱少醒、周蔚文,都是2005、2006年開始管基金的;

謝治宇、張坤、蕭楠,都是2012、2013年開始管基金的。

按照A股7年一個週期輪迴,他們剛好差了一代。

穿越回去,

2006年買入,並一直持有到現在,選誰呢?

朱少醒!(周蔚文後來從富國跳槽去了中歐)

2013年買入,並一直持有到現在,選誰呢?

謝治宇、張坤、蕭楠...

2017年買入,並一直持有到現在,選誰呢?

要選馮明遠了!

2017年以來,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漲了332.33%,僅次於招商中證白酒,排名第二。

謝治宇還行不行?

有這麼句老話,“江上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基金經理也是這樣,

每隔幾年,就會冒出新的優秀基金經理,把前輩拍在沙灘上。

但你說被拍在沙灘上的前輩就不行了嗎?

也不能這麼說。

巴菲特就是個典型例子,在巴菲特“不行”的那21年,美國只有3只公募基金收益比他高,佔比0。1%。

朱少醒也是個典型例子。

朱少醒的超額收益一直在累積,只不過累積的沒有後輩那麼快罷了!

而且,

朱少醒也是堅持到2021年底才開始停止創造超額收益,也就是跑輸滬深300的,和謝治宇差不多是同一時間點。

看紅色的長箭頭,2008 - 2018年,長達11年的時間裡,朱少醒的超額收益就是一根斜向上的直線,很穩定。

前輩雖然老了,不耐看了,但並不是不行了。。。

謝治宇還行不行?

(2)是市場風格決定了基金經理中短期收益

前面說了,

2016 - 2018年,連續3年,謝治宇基本沒創造多少超額收益。但那3年卻是張坤的黃金髮展期,超額收益飛速飆升。

2019 - 2021年春節,抱團股的高潮,張坤的超額收益以更快的速度累積,最終完成了封神之路——新公募一哥。

謝治宇還行不行?

但你仔細看紅框圈出來的地方,

2012年9月從業之初到2015年底,3年多的時間,張坤也基本沒創造出超額收益。

管了3年多基金,才勉強跑贏滬深300指數,而且你名叫“易方達中小盤”(2021年9月改名叫“易方達優質精選”)卻和市場風格背道而馳買了一堆大盤股。。。

放在當時,張坤還只是無名之輩。

再貼下這張圖,

張坤蟄伏的那3年,卻是謝治宇快意恩仇的3年,超額收益不斷累積。

2013年從業以來,截至2021年底,謝治宇表現一直很優秀!

謝治宇還行不行?

為什麼會這樣呢?

市場風格決定的。

張坤的持倉,我們都知道,重倉白馬、重倉消費,也就是大盤成長股。而大盤成長股是2015年暴跌後才逐漸崛起的,張坤的成名之路就是大盤成長行情爆發的那幾年。

在那之前,市場風格在小盤成長股那邊。

而從業之初,謝治宇就重倉小盤成長股,超額收益快速積累。

直到2017年,謝治宇才把倉位重心移到大盤成長股上,連著2年沒跟上市場節奏,再加上2018年普跌,這才有了超額收益橫盤的那3年。

謝治宇還行不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市場就是這麼殘酷,

踩對了市場風格,短期超額收益就能快速累積,持續幾年,你就是明星基金經理。

踩錯了市場風格,任你再厲害,不管巴菲特、張坤,還是謝治宇,都很難創造出超額收益。

股民、基民,七虧二平一賺,

基金經理平均從業年限也只有3、4年,

二級市場很殘酷,經歷過多輪牛熊,還能存活下來的基金經理都值得珍惜!

在投資的江湖,謝治宇肯定沒有巴菲特的牌面大,但不用懷疑,他絕對是一位實力選手。

03

規模的影響

再來說下規模的影響,

規模影響收益嗎?

肯定影響。

舉個極端例子,

全市場的所有股票都被同一個基金經理買了,你說他還能創造超額收益嗎?

顯然不能。

人是無法把自己從地球上提起來的,買光所有股票的基金經理也永遠無法超越市場平均水平,因為他就是那個市場平均水平。

但萬事萬物都有個度,

在沒超越臨界點之前,規模對基金經理的制約作用並不明顯。

怎麼判斷基金經理管理規模半徑,也就是適合管多大規模的基金呢?

主要參考這2個:

(1)基金經理的換手率;

(2)基金經理的持倉偏好。

換手率越低,越偏好大市值股票,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半徑就越大。

比如張坤,

易方達藍籌精選的規模已經552億元,但他買的主要是超大市值股票,也就佔到流通股的百分之零點幾,百分之一點幾。

而且他的換手率也不高,百分之百,有時還低於百分之百,平均持股週期一年左右。

所以,即使張坤管理規模曾破千億,但市場上也很少有人質疑他能不能管理這麼大的規模。

謝治宇還行不行?

至於謝治宇,

他沒張坤那麼偏愛超大市值股票,興全合潤重倉股已經佔到流通股的2%,甚至3%,靈活性肯定是不如張坤。

這也決定了謝治宇的管理規模半徑沒有張坤大。

謝治宇還行不行?

但你說謝治宇達到管理規模半徑極限了嗎?

也不能這麼說。

謝治宇的換手率也不高,120%,平均持股週期將近一年。

他也不追求快進快出,即使規模大了,買賣週期被拉長几天,但你說這幾天會對謝治宇的收益構成致命影響,那有點誇大其實了。

再者,

4月27日反彈以來,在規模超百億的基金中,謝治宇管的興全合潤和興全合宜表現都不差,也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

收益排名靠前的,不少都是重倉新能源、科技的基金。

收益排名靠後的,不少都是重倉消費、醫藥的基金。

而4月27日以來的反彈,就是新能源、科技遙遙領先,消費、醫藥墊底。

相比規模,市場風格是對短期收益影響更大的因素。

謝治宇還行不行?

至於不少人擔心的興全趨勢,

謝治宇更像是掛名,即使有參與,也不會是他在主導。

這是興全趨勢的持倉,和謝治宇主管的另兩隻基金持倉重合度不高。

謝治宇還行不行?

而回顧歷史,

管理基金以來,謝治宇管理規模膨脹過3次。

第一次是2018年,發了興全合宜,募資300億。

但前面也說了,2016 - 2018年,謝治宇沒創造超額收益主要是沒踩對市場風格,和規模沒啥關係。而且規模大了後,他表現並不差。

第二次是在2020年下半年的公募基金狂歡中,第三次就是接董承非的興全趨勢。

也沒看到這兩次規模膨脹影響到他的收益。

謝治宇還行不行?

還有朱少醒,

規模與業績齊飛。

謝治宇還行不行?

對於非交易型選手來說,規模膨脹影響收益更像是一個偽命題。

是的,規模影響收益,回測基金的規模與收益資料能得到這個結論。

但具體到單個基金經理身上,

多大算大呢?

1000億,還是2000億?

即使管理規模超過現有策略容量,那他有沒有可能升級策略呢?

或者再退一步,把基金改造成一隻大盤指數增強基金,也不見得表現就很差。

規模是死的,人是活的。

所以,

規模是選基金經理的一個條件,風格相近的兩位基金經理,優選規模較小的那位,更容易創造超額收益。

但絕不是否定基金經理的一個條件,規模大了就一定不行嗎?

04

總結

寫了這麼多,其實就想說這兩點:

(1)評判一個基金經理,更主要的是看他的投資能力,長期創造超額收益的能力。

至於規模膨脹、短期市場風格,你說它影響收益吧,還真影響。

但拉長時間這種影響又有多大呢?

有這麼一句話,“投資是認知的變現,你永遠無法賺到超越你認知的錢,憑運氣賺到的錢最終會憑實力虧回去”。

放到基金經理身上也一樣,

你永遠無法長時間管理超越自身認知的規模,憑運氣壘起來的規模最終也會因為實力一點點的失去。

最終,塵歸塵,土歸土,都會回到一個相匹配的狀態。

所以,拉長時間,規模、市場風格,這些都是浮雲,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短期,

判斷哪個基金經理短期表現好,難度不比判斷未來哪隻股票表現好低。

(2)站在當下看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穿越回到2001年,即使知道未來21年巴菲特表現很一般,會錯過科技股牛市,也創造不了多少超額收益。但現在回頭來看,2001年買巴菲特依然是最正確的決定。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特別是長週期的未來,大機率不會錯的那個選擇往往可能會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因為規模否定謝治宇肯定是不對的,沒有謝治宇的百強權益基金經理榜單肯定是不完整的。

本文作者:懶貓,來源:

懶貓的豐收日

,原文標題:《謝治宇還行不行?》

謝治宇還行不行?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