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陶淵明為何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的田園詩是孤獨還是清歡?

作者:由 子墨文學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09-20

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誰

陶淵明為何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的田園詩是孤獨還是清歡?

作者:子墨

我覺得,採菊東籬下,這不是孤獨,悠然見南山,也不是清歡,而是一個人的隱逸之情,是內心的嚮往與對人生的詮釋。

陶淵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這個名字。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非他莫屬,“一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讓多少人熟記與傳誦。

而這句就自魏晉陶淵明的《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如果我們直白釋義,就是:

居住在這個人世間,卻感覺不到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夠如此呢?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這裡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既然知道了詩句的出處,那麼,我們就不得不說說陶淵明,據史料記載,他生活於352或365年—427年之間,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他的一生,可謂是隨心而動,也算是一個真正的“瀟灑哥”了。

翻看他的一生,在29歲以前主要是讀書的時期,沒什麼顯得出奇的地方,從29歲到41歲之間,卻是他展現才華,生活精彩,任性而為的階段,他想做官就出來做官、不想做又要歸隱,是仕隱反覆的時期。

陶淵明為何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的田園詩是孤獨還是清歡?

記得有個小故事是這樣說他的:陶淵明在彭澤當縣令的時候,有一天,上面來視察工作,書吏們說:“大人穿好衣服,戴好帽子,趕緊去迎接吧。”

眼看著官員就要到了,他卻不以為然,喟然長嘆道:“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此話任性至極,行為更是灑脫,竟然掛冠而去。

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在官場任職,出仕為彭澤縣令,僅僅八十多天,便就這樣,因為“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氣概,而棄官不做,揚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與山水相逢,享受自然之樂。

就是這樣任性的一個人,卻始終都淹沒不了自己的才華,以至於成了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即便如此,還是因為他才華橫溢,歷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

當我們看其作品,就不會覺得,他為何有在官場與田園之間,來去自由的資本了。

也就不難看出,他敢於走向田園,並吟誦田園生活,隱逸志趣,從而成就了他的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的稱號。

縱觀陶淵明的作品,語言平實,表達素樸,平淡之中見真情,更有深厚的感情色彩和濃濃的鄉土氣息。

在豐富的思想裡,不缺平易近人的鄉音鄉情;通俗易懂,讀之卻不感乏味,內涵豐富,寫作手法更是深入趣味,值得細細品味。

正如杜甫詩云:“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

陶淵明為何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的田園詩是孤獨還是清歡?

他的作品自然而然出自內心感悟,也在平凡中不失優雅。點染,白描,抒情相結合,更是風韻深厚。

己飄逸悠然、又自然有韻味。將興寄和自然美融為一體。他筆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徵意義的意中之景,又是生活中的實有之景。

其後來的作品廣為流傳,也正是因為他掛冠歸隱以後,隱居田園,晚年更是不離田園,過著詩意的生活。

據說他跟鄉親們的關係非常好,拿出自己的酒,與左鄰右舍、老人們一起喝酒,他自己沒酒喝的時候,會去敲別人家的門,說你家有沒有酒,所以,陶淵明更是一個真實而率真的人。

所以,當我們走進一首詩,沉浸在詩情裡的時候,我們會面對一個詩人的思想,於俯首抬眉處,會看見他的性情,更能讀出他們對生活、對人生的態度。

當我們與古人對望的時候,隔著時空,感受詩人的遠眺與憧憬,亦有生命相近,情感相通的溫暖與真實。

其實,我們嚮往的生活,不就是陶淵明詩裡的生活嗎?好的生活不必複雜,簡單而有詩意最好,鋪一張紙,蘸幾點墨,抒幾卷往事如煙,珍惜時光不虛度,也不必擔心流年似水東流去。

在陶淵明的詩意裡,我們也會感受到一種溫柔,就像遇見田園裡的一朵野花,自由自在,隨風而開。

感受詩中內涵和意境,更如自己走在田園之中,每一棵樹,每一根草每一朵花都那麼幸福快樂,一切都自然流淌,處處都是美麗。

於生命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在風雨中前行,即便我們沒有陶淵明的任性,但是,至少也應該有自己的一簾幽夢,半捲菸雨,也是對生活詩意的渲染。

陶淵明為何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的田園詩是孤獨還是清歡?

生命的每一程旅途,無論何時,都有山水相伴,風雲的相遇,能夠讓自己適應簡單生活,遇見一份愜意舒適的美好,安於一處唯美的風景,我覺得,也是一種清歡人生。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誰的生活都不容易,能夠健康的活著,真誠的活著,就已經足夠。

如果能讓自己的生命,擁有一段詩情畫意的經歷,經過詩意渲染,生命才豐盈柔軟,明媚精緻,百看不厭。

或者,悟透田園生活的內涵,忙而有度, 閒而有趣的活著, 在平淡瑣碎的日子裡 ,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取悅自已。

生命其實也很簡單,你把它放在哪裡,它就在哪裡開花結果。所以,踏踏實實,就如同在田園中度過,美好的時光也都是你溫柔對待的結果。

有很多時候,有些心事,有些情愫,只能寄於山水和田園、雨落和花開,草木枯榮,也算附和了陶淵明的詩意。

當我們沉浸在歸隱田園的詩意中時,最先想到的就是少些慾望。慾望人人都有。人慾無忌,而人慾有異;人慾無邊,而人慾有限。但欲因人生,人因欲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慾望,不同的慾望造就不同的人。

立欲必正,驗欲必果。人生如何,重在立欲。欲系福禍,各自把握。唯非分之慾是過。慾壑難填,莫墜其淵!

總之,對於陶淵明的詩,讀之品之,雖然我們沒有陶淵明超凡脫俗的品行,更沒有他對人生了悟明徹的心境,卻能隔著廣闊時空,感受他的詩作,彷彿也接受了一次,他對人生獨特理解的諄諄教誨。

陶淵明為何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的田園詩是孤獨還是清歡?

美文共賞,子墨期待與您共勉,感謝閱讀!

謝絕未經允許採用。圖片來自網路,聯絡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