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今夜為滇劇《張桂梅》停留!國家大劇院“非遺戲曲劇種展演”開幕演出掌聲熱烈

作者:由 政協君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10-12

戲中戲是什麼概念

文 | 人民政協報記者 徐金玉

謝幕時,女主角——雲南省滇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張桂梅”的扮演者王潤梅依然淚光晶瑩。她迅速拭了拭眼睛,有些歉意地向觀眾微笑著,並深深地鞠了一躬。

臺下,掌聲中,是久久不願散場的觀眾,不少人眼角也是溼潤的。

夜晚10點的北京,在國家大劇院的戲劇場,這場無聲而勝有聲的互動,悄然為這夜色留下了動人註腳。

近日,由雲南省滇劇院傾情打造的原創大型現代滇劇《張桂梅》在京上演。作為國家大劇院“非遺戲曲劇種展演”的開幕演出,它以精湛的表演、細膩的表達、真摯的情感,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無數掌聲。

今夜為滇劇《張桂梅》停留!國家大劇院“非遺戲曲劇種展演”開幕演出掌聲熱烈

當“張桂梅”遇到張桂梅

“這場戲,我演了30多場。像這樣‘繃’不住的時刻,有過兩三次。”回憶起現場的那一刻,王潤梅仍有些情難自已,“演出結束時,作為張桂梅老師的扮演者,我彷彿用濃縮的兩個小時演繹了她的幾十年,她辦學時的艱難過往歷歷在目,那番五味雜陳的滋味湧上心頭,我的眼淚真是止不住。”

將張桂梅老師的故事搬上舞臺,一直以來都是王潤梅的心願。

“2012年,我和張桂梅老師初見。當時,我們共同參加雲南省的黨代會,她代表麗江出席,特意身著了納西族的服飾。巧合的是,我是納西族,也是麗江人,當時也是一身民族服飾。”王潤梅笑著說,當時她眼中的張桂梅老師,梳著齊耳的短髮,戴著黑框眼鏡,臉也是圓圓的,是那般意氣風發。

時隔8年後,當因為作品創作而到華坪實地採風、收集素材,再度見到張桂梅老師時,王潤梅的心卻有些抽動地疼。“當時,她的手指上貼著膏藥,走路已是顫顫巍巍。我真是一下子明白了那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張桂梅老師為雲南山區的孩子們、為雲南的教育嘔心瀝血,甚至不惜以自己的健康為代價

。”王潤梅說,這種精神打動了整個創作團隊,也成為作品創作的一大支點。

歷時兩個月的打磨,滇劇《張桂梅》劇本終於成型,並於2021年6月在雲南首演。“

我們選取了她最感人、最生動的幾則故事,組合成了一臺5場戲的劇目,將張老師從初到華坪成為民族中學教師,再到建設華坪女高的經歷囊括其中

。”王潤梅說,去年12月,他們還特意來到華坪縣演出,張桂梅老師帶著幾百位學生共同觀看。

“當時,張老師的身體已經不如從前,她本不能久坐。沒想到,她卻堅持看完了演出,並數度落淚。

她和我說,戲中的故事都是真實的,演得很好。

得到她肯定的那一刻,我覺得再多的波折、困難都值了。”王潤梅說。

當古老滇劇遇到現實故事

滇劇已有300多年曆史,這一古老戲曲如何演繹現實故事,很多人曾在事前打過不少問號。

“我為張老師也科普過,告訴她完全不用擔心。戲曲的渲染力很強,可以用聲腔、表演來詮釋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將現代人物的形象刻畫得更豐富、更立體。”王潤梅解釋道,滇劇被譽為滇萃實至名歸,它時而高亢激越,時而委婉優美,既能呈現戲曲藝術的美感,又能將人物的精神世界傳達出去。

“比如,當時的家訪之難、籌款之艱、建校之苦,這些事蹟要藝術性地表現,就需要透過聲腔和表演來體現。劇中的第五場,講到建校之初困難重重,老師們的辭職與學生們的調皮交錯,幾近讓張桂梅老師崩潰。這裡有一大段的表演,難度非常大,需要演繹用聲腔將人物此時的心境展現得淋漓盡致。”王潤梅說。“

古老滇劇給予了現實題材以厚重感,既有程式化的表演,又融入了現代戲的表演手法,為觀眾奉上了藝術大餐

。同時,滇劇相對小眾,與張桂梅老師的故事結合後,又讓滇劇得到了更多的宣傳,讓更多人感受到了滇劇的魅力。”

當觀眾遇到滇劇《張桂梅》

“雖然瞭解過張桂梅老師的事蹟,但透過戲劇形式再現人民教師無私奉獻的燭炬精神更受教育。當代戲難寫也難演,表現在世人物的戲更難寫。這部戲整體的結構比較完整,唱詞和臺詞都很不錯,演員們的表演也是可圈可點。我母親是農村的民辦教師,我們也是在比較貧窮的年代讀書受教育,對人物的理解和感情自然更有體會。”

“張桂梅老師像一盞燈點亮了大山裡的夜空,滇劇《張桂梅》在舞臺上呈現了張桂梅老師的人生和那段陪伴孩子們度過的時光。王潤梅老師成功演繹了這個為國家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的人民教師形象,聲聲動情,令人感動。”

“年近花甲,首看滇劇,被《張桂梅》劇創人員的辛勤創作,演職人員的精彩表演所震撼,期盼這樣的好作品更多一些,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劇目本身構思精巧,唱詞優美,富有教育意義,同時敘事與抒情結合,融入雲南風情歌舞,充分做到了藝術形式和主旋律的完美結合,真是一部精品好劇。”

……

表演結束,王潤梅的手機不停在響,一則又一則點評敲擊到了她的心上。她再次明白一個道理:“

優秀的文藝作品要與時代同頻共振,作為擁有著近300年曆史的滇劇,我們要用古老的聲腔,書寫新時代的故事

,要在淺吟低唱中謳歌時代楷模。”

“我們會繼續打磨《張桂梅》劇目,後續將組織專家召開研討會,認真聽取專家意見建議,為劇目再次修改提升並立上舞臺做好充足準備,持續推進張桂梅老師先進典型事蹟宣講,營造崇尚榜樣、爭當先進、關愛英雄的時代風尚。”

原文刊登於2022年9月30日《 人民政協報 》第 10 版休閒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