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始於親情,終於房子

作者:由 淮北市烈山區人民法院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11-29

樓房偏單中單指的是什麼

家事審判領域首部原生態紀錄片

《家事如天》第二季播出

第三集天津篇

“始於親情,終於房子”。房產糾紛是最多發也最複雜的家庭糾紛,即便是出了名樂觀豁達的天津人,也有不少這種事兒的煩惱。天津市紅橋區人民法院法官遇到的兩起家庭房產糾紛,甚至更加特殊——與常見的子女內部房產糾紛不同,這次因為房子鬧上法庭的,是一對父子和一對母子。其中的愛恨糾纏,一地雞毛又讓人百感交集……

老爹:兒子,我只想臨死前再多見你幾面

我養你,給你娶媳婦,

把大偏單(兩室一廳)給你,

就換來你兩年不聞不問?!

天津的許大爺年過七旬,如今他滿腹委屈和心酸。自己和老伴兒育有一子二女,前些年就把房產轉給了兒子。本指望自己的傾囊付出,能養兒防老、安度晚年,可老伴兒去世後的兩年時間裡,兒子對許大爺不探望、不問候,甚至連生活費都不給。最近,許大爺查出罹患癌症,這讓老人再也不能忍受兒子的冷待,把他告上了法庭。

始於親情,終於房子

法官們找許大爺兒子瞭解情況,結果吃了個大瓜——兒子認為父親“為老不尊”,母親去世三個月就要再找老伴兒,而且將過世母親的遺物首飾轉手送人。他說“首飾是被人哄騙去的,我既不信,也不能原諒他。他對不起我死去的老孃,我就不想贍養他!”當兒子的也是憤懣不已。

兩下來看,從情感上可以理解許家兒子的情緒,但從法律而言,贍養老人是不可推卸的義務。當然,世上沒有永遠絕對正確偉大的父母。曾聽過這樣一個說法:

父母是唯一一個不經培訓就上崗的職業,沒有天生就會當父母的人。

案中老爺子的行為可能有些瑕疵,但是在法官的調解下,取得了子女的原諒。他也願意多體恤子女工作生活壓力大,減少相應的贍養費和探望時間。最終,法庭上雙方握手言和,後面的事情進展如何就要等時間來給我們答案了。

老媽:兒子,人活著不能只想自己

兒子啊,好房子你已經住著了,

怎麼能貪得無厭,

還要分拆遷款啊?

你心裡好好琢磨琢磨!

始於親情,終於房子

老房子拆遷,分了150多萬的拆遷款,手頭寬裕了的王大娘本該很開心,可大兒子的舉動,讓老太太既生氣又難過。

王大娘和老伴兒原本各承租一處公產房,其中一處樓房、一處平房。八十年代末兩個兒子都要結婚,家裡決定大兒子用老頭承租的兩室一廳樓房,大兒子和老兩口一起生活,各用一間。小兒子用王大娘承租的16平米平房結婚過日子。平房拆遷獲得150多萬元拆遷款,王大娘一半兒給了小兒子,一半兒放到了女兒那裡。看著姐弟倆都有收穫的大兒子按奈不住了,提出想將自己住的樓房完全過戶到自己名下,但王大娘不同意。協商未果後,大兒子一紙訴狀將母親、姐姐和弟弟都告上了法庭,要求繼承分割拆遷款。

多子女家庭,最難的可能就是“一碗水端平”。

沒有顯著利益時,大家可能還相安無事,一旦有王大娘家這樣突然多出來的一大筆財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就出現了。這考驗著做父母的平衡的藝術,也考驗著一奶同胞之間是否能有舍有得——“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傷錢”,這是句笑話,卻也是一個現實的艱難選擇。

最終,因為涉及拆遷的房子是王大娘承租的公產房,不能算做其亡夫的遺產,故而大兒子沒有要求繼承分割的權利,被駁回了訴訟請求。

到這裡,這個案子是結了,但家庭成員間的問題,並未徹底解決。此後他們會不會又因為房子走上法庭,就看在他們心裡是利益還是感情佔據上風了。

所謂“家和萬事興”,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和則國興。本篇中兩個家庭的當事人都是因為房子而產生糾葛,房產透過法律的天平可以被精準分割。但是身為父母/子女細微的感情糾葛,恐怕只能透過每個人心中的“一杆秤”才能得到微妙平衡了。

《家事如天》第二季,每週六19:22分,在CCTV-12《現場》欄目準時播出,敬請關注。

始於親情,終於房子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