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重整完成近一年後復產,眾泰汽車迎來翻身機會?

作者:由 金融界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12-05

眾泰重組成功能漲多少

沉寂已久的眾泰汽車,宣佈了最新的復產動向。

10月18日,ST眾泰在公告中宣佈,目前相關復產前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司計劃於2022年10月20 日在永康基地下線第一批覆產的T300車型並舉行下線儀式。

一度因外形酷似保時捷,曾被稱為國產“神車”的眾泰汽車,也曾輝煌過。2016年,眾泰以年銷超33萬輛的成績,挺進自主品牌銷量榜前十位。2017年,眾泰汽車“借殼”金馬股份完成上市。

然而,好景不長,注重外觀設計而非技術研發的眾泰汽車,最終走向了衰落。2020年9月,嚴重資不抵債的ST眾泰進入破產重整。由於原控股股東鐵牛集團宣告破產,2021年10月,黃繼宏和他率領的江蘇深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深商”)成了ST眾泰的“白衣騎士”。

重整完成後的眾泰,選擇了當下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作為復活的賽道。市場不少聲音認為,永康基地第一批覆產的T300車型下線,意味著ST眾泰在復工復產的路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但從復產到真正復活,眾泰汽車還有一段距離要走。

復產舊車型,推60億定增

在停產兩年後,眾泰汽車宣佈了復產的訊息。

根據公司最新公告,自2021年底完成重整以來,ST眾泰一直致力於汽車整車復產工作,目前相關復產前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司計劃於2022年10月20日在永康基地下線第一批覆產的T300車型並舉行下線儀式。

或是受此利好訊息影響,10月19日收盤,ST眾泰股價連續兩日漲停,最新報4。83元/股,總市值244。8億元。

據瞭解,眾泰汽車旗下有9大生產基地,分別位於永康、杭州、長沙、大冶、重慶、金華、臨沂、襄陽和貴港。

自2019年年初開始,眾泰汽車及下屬整車板塊相關子公司逐漸陷入經營危機和財務危機,各大生產基地也全部停產關閉。

2020年7月,在回覆深交所問詢函時,公司表示已制定了復產計劃。當時,ST眾泰根據各車型的市場需求情況,確定了有市場需求且具備生產經營條件的車型包括:T300、T500、T600等。

在此之後,ST眾泰並未在公告中過多對外透露相關基地和相關車型的復產進度。直到今年4月中旬,ST眾泰在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時稱,永康基地暫未復工。

但在7月13日,工信部網站公佈第359批新車申報目錄,T300現身其中。8月份,該公司董秘表示T300型汽車計劃在重慶或永康基地生產。9月6日又表示,目前重慶基地和永康基地生產線正在改造。

根據公告,此次下線的T300車型來自永康基地。ST眾泰向第一財經表示,T300是公司在2017-2018年期間就有生產的車型,此次復產與原車型並無太多變化和升級,其屬於偏低端的緊湊型SUV,但在價格上非常具有競爭優勢。

根據此前工信部新車申報資訊,眾泰T300為一款緊湊型SUV燃油車,排放已經達到了“國六”標準,外觀設計上相比老款T300並未有太大變動。

由於老款T300的官方指導價為4。59萬-9。38萬元,有行業人士認為新款T300售價或在5萬-10萬元的區間。

不過,僅依靠復產燃油車,或難以讓眾泰汽車完成翻身。據財聯社,在電動化大趨勢下,5萬-10萬元的傳統車型銷量有所下滑,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5萬元以下車型的銷量佔比僅5%。

在業界看來,押注眼下火熱的新能源賽道,為眾泰汽車重拾輝煌增添了一份勝算。今年8月,ST眾泰與重慶市璧山區政府達成合作,將在璧山投建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研發及生產基地專案,改造並建成年產10萬輛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

另外,不久前工信部新車申報名錄中還出現了一款來自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的小型純電動車。據ST眾泰在互動平臺表示,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為公司重要下屬子公司,具有汽車整車生產資質。

而為了進軍新能源市場,眾泰汽車還推出了60億元定增事項。

今年6月,公司公佈了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透過定增募集資金不超過60億元,其中約47億元用於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開發及研發能力提升專案。目前,60億元定增計劃已在股東大會上透過。

然而,儘管新能源賽道存在機會,但目前該領域競爭已經十分激烈,起步較早的新勢力已經有月銷量過萬輛的爆款車型;傳統車企也在後程發力之下,銷量後來居上,比亞迪的新能源車已進入月銷10萬量的時代。

在業界看來,面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重新出發的眾泰汽車,能否殺出一條道路來,還有待觀察。

紅極一時的眾泰“神車”

天眼查顯示,眾泰汽車曾用名為安徽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鐵牛集團成員,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是一家以從事汽車製造業為主的企業。

鐵牛集團成立時間為更早的1996年,實控人為應建仁,他也是眾泰汽車的創始人。

據媒體報道,2003年,應建仁從臺灣引進了一條豐田特銳汽車生產線,又從安徽黃山收購了一家業績虧損的汽車零部件上市企業金馬股份,眾泰汽車應運而生。

眾泰汽車正式註冊成立後,由應建仁姐夫吳建中擔任董事長。在吳建中的帶領下,眾泰汽車僅用兩年時間便落成四個現代化的車間。2005年6月,第一輛整車眾泰2008成功下線。

當時眾泰用的還是成都新大地汽車的造車資格證,即便如此,眾泰2008上市第一年就取得了1萬多輛的銷售業績。

2007年,鐵牛集團收購了江南汽車70%股份,從此眾泰汽車有了自己的生產資質。此後,眾泰汽車大力推進產能擴張,在全國建設了多個生產基地。

這些基地沒有閒置太久,2009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汽車銷售的政策,眾泰順利進入“汽車下鄉”目錄,這一年眾泰汽車的銷售量也首次跨越10萬輛大關。

吃到了政策紅利,時任眾泰汽車董事長吳建中放出豪言,要在2012年達到30萬的年產銷量,未來五年內將力爭實現50萬輛年產銷量目標。

為此眾泰汽車繼續擴產,山東臨沂、江蘇金壇生產基地相繼投建。但至2014年,眾泰的整車銷售僅為11。28萬輛,與計劃目標相去甚遠。

不過另一邊,眾泰汽車將“山寨”做到了極致。業界流傳,眾泰汽車僅靠皮尺丈量,就能設計出形似大眾、奧迪等品牌的眾泰款汽車。

2013年,眾泰在公司成立十週年推出了T600車型,其外觀與奧迪Q5相似SUV,掀起了銷售熱潮。

嚐到甜頭的眾泰汽車,繼續複製豪華車的外觀造型。2016年,眾泰推出外形酷似保時捷Macan的車型眾泰SR9,半個月銷量就達到了3000多臺,第二個月更是突破了近7000臺。

在眾泰SR9的助力下,2016年,眾泰汽車年銷量達到33。31萬輛的巔峰,成為中國自主品牌銷量的第9名。

但這種拿來主義,終究不是長久之策。隨著銷量上升,眾泰SR9質量問題集中出現,顧客的投訴接踵而至。隨著口碑下滑,眾泰汽車的銷量自2017年起連續三年出現下滑,2020年後進入半停產或停產狀態,產能長時間利用率為零。

與此同時,公司業績頻現鉅額虧損。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2019年至2021年,眾泰汽車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是-111。9億元、-108億元和-7億元。

2020年6月24日,眾泰汽車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處理,同年9月份進入破產重整程式。

“白衣騎士”黃繼宏

ST眾泰進入重組後,控股股東鐵牛集團也深陷泥潭。

2020年12月,眾泰汽車公告稱,母公司鐵牛集團由於嚴重資不抵債、無繼續經營能力,被法院裁定終止重整程式,宣告破產清算。

今年8月24日晚間,ST眾泰公佈了鐵牛集團的破產進展。公告稱,鐵牛集團持有ST眾泰15。51%的股權,目前處於限售和被凍結狀態。

根據鐵牛集團第一次債權人會議表決透過的方案,對於鐵牛集團所持眾泰汽車股票,由股票質押權人向管理人提出要求拍賣其質押的股票,或由管理人根據鐵牛集團案件處置進度需要,在報請法院認可後啟動股票拍賣。

另外,2017年,眾泰汽車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完成對鐵牛集團等22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永康眾泰汽車100%股權的收購。當時還約定了業績承諾,但實際上該業績承諾完成情況為-21。03%。

根據半年報,截至目前,鐵牛集團尚未履行其業績對賭承諾。ST眾泰已以債權申報的方式,向處於破產狀態的鐵牛集團追索業績承諾補償債務,應補償現金總額為139。5億元。

辭別了舊主鐵牛集團,眾泰汽車迎來了“白衣騎士”黃繼宏。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6月,金華中院根據債權人申請正式受理眾泰汽車重整一案。7月份,江蘇深商作為重整投資人接替開展針對ST眾泰的重整事宜。

2021年12月,ST眾泰完成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之後,江蘇深商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ST眾泰12。28億股股票,持股比例24。22%,成為ST眾泰的控股股東。

天眼查顯示,江蘇深商由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商控股”)100%控股,後者成立於2011年7月,註冊資本10。22億元。

官網顯示,深商控股是由79家深圳市重點民營企業共同投資成立的一家從事金融服務類、大型專案投資和高新技術開發與生產的大型民營企業,目前股東的總資產近萬億元。

根據公開資訊,黃繼宏生於1974年,曾任廣東中汽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市一體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深圳市國民運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人,深商控股總經理。

2019年,黃繼宏控制的國民運力一躍成為深商控股的第一大股東。而在接盤ST眾泰前,黃繼宏已成功重組了龐大集團。

2019年9月,龐大集團宣佈,深商控股、國民運力及元維資產組成的聯合體為龐大重整帶來了17億元資金。隨後時任龐大集團董事長的龐慶華讓渡股權退出龐大集團,黃繼宏成為龐大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不過,龐大集團三年重整仍未“終局”。據媒體報道,近期龐大集團創始人龐慶華就重整方當初的相關承諾遲遲未兌現事宜,已向法院提起訴訟。

半年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龐大集團實現營收126。33億元,同比下降13。85%;歸母淨利潤,則從去年同期的5。83億元下降至2404萬元。

本文源自雷達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