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靠「吃」也能禦寒,3種食物給身體補足熱量

作者:由 科普內蒙古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3-01-28

含鐵的水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入冬以後,天氣漸冷,沒有什麼比一頓美食更能治癒身心了。

靠「吃」也能禦寒,3種食物給身體補足熱量

香氣四溢的火鍋、熱氣騰騰的羊湯……在冬季,食物不僅滿足了胃口,似乎還能提供“熱量”,幫你抵禦寒冷。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讓你在這個冬天吃得暖一點。

受訪專家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 唐墨蓮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 李曉君

吃對了,身體自動“升溫”

冬天可以透過增添衣物、體育鍛煉等方式保暖,還可以藉助食物讓身體“升溫”。

有些食物具有增強免疫力、提高機體禦寒能力的作用,非常適合秋冬季節。

No.1肉類食物

進食會增加能量消耗,導致體溫升高,這種現象被稱為“食物熱效應”。食物成分不同,產生的熱效應有很大差別。

脂肪的食物熱效應約佔其產能的4%~5%,碳水化合物為5%~6%,蛋白質能達到30%~40%。肉類食物富含蛋白質,冬天進食有助抗寒。

靠「吃」也能禦寒,3種食物給身體補足熱量

有研究表明,血液中缺鐵會增加人體對冷的敏感性,缺鐵性貧血的人冬天容易怕冷。紅肉類如羊肉、牛肉等含鐵豐富,烹飪成羊肉煲、牛肉煲來食用,都是不錯的選擇。

從中醫角度來看,羊肉“性溫熱”,能“補益虛寒”,是我國傳統的禦寒食物。建議不要攝入過多,一天控制在50~75克即可。肉類食物脂肪含量過高,有高脂血症者應酌情攝入。

No.2辛辣食物

烹調時,加入一些辛辣的香辛料不僅能刺激味蕾、增進食慾,還有助禦寒。

辣椒

辣椒素具有增強食慾、促進血液迴圈、驅寒抗凍等作用。辣和高溫(大於43℃)啟用的是同一種痛覺感受器,它們都向大腦的溫度中樞和痛覺中樞傳遞燙和痛的訊號,因此辛辣食物也有助於禦寒。

靠「吃」也能禦寒,3種食物給身體補足熱量

胡椒

胡椒中的胡椒鹼、胡椒脂鹼及揮發油等具有祛風寒和溼氣的功效,特別適合溼冷時節食用。胡椒可分為黑胡椒和白胡椒,白胡椒更為辛辣,散寒、健胃功能更強。

生薑

生薑味辛,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等功效,寒冷天氣可以喝點薑茶來暖身。

需要注意的是,過量攝入辣味物質容易引起口舌生瘡、便血或肛門疼痛等症狀,需要根據自身耐受程度控制攝入量。

另外,痔瘡、胃潰瘍、食道炎等疾病的患者避免食用太辣的食物。

No.3含碘食物

甲狀腺素是調節人體代謝的主要激素,具有生熱效應,它能加速體內絕大多陣列織細胞的氧化過程,使基礎代謝率提高、面板血液迴圈加強,進而抵禦寒冷。

碘是甲狀腺的合成原料之一,適量選擇含碘食物,如海魚、貝類、海帶、紫菜等有利於機體產熱。

日常碘攝入不宜過量,以免引起甲狀腺疾病,對於普通人而言,一天吃100克鮮海帶就足夠。患有甲狀腺疾病的人,建議諮詢醫生或者營養師的專業意見。

3種“暖身食物”是熱量陷阱

總有人說“喝口酒暖暖身子”,這種說法並不科學。一些所謂的暖身食物,不僅無法禦寒,反而帶來更多弊端。

!

飲酒後,血管受酒精刺激擴張,令血液加速流向面板,帶來暖意,但這只是一時的假象。

短暫的溫暖過後,由於血管無法及時收縮,反而會加快身體散熱速度,令人感覺更冷,甚至可能使人感冒。

!

高熱量食物

肥肉、油炸食品、起酥麵包等高熱量的食物,對提高抗寒能力基本上沒什麼幫助,吃多了只能轉變成身體上的脂肪,造成肥胖。

靠「吃」也能禦寒,3種食物給身體補足熱量

!

高糖食物

蛋糕、點心等高糖食物的營養素密度也很低,不利於身體產熱。吃太多高糖食物,會大量消耗體內的B族維生素,從而加重舌炎、口角炎、眼痛等上火症狀。

禦寒高手的“冬季養生法”

冬季除了注意飲食,也需要在生活起居方面適當調整。睡眠、運動等都是冬季養生的硬指標。

頭宜暖

冬季是腦血栓、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關節痛、感冒等疾病的多發季節,保暖變得異常重要。

頭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點保暖的部位。出門時戴好帽子,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選擇舒適保暖效能好的鞋子,並經常用熱水泡腳。

靠「吃」也能禦寒,3種食物給身體補足熱量

睡宜早

冬天草木凋零,動植物多處於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年的生長做準備。為了順應“冬藏”,人們在起居上也應注意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冬天不妨“偷點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動宜慢

冬藏時節,萬物蟄伏,人體也應順應自然界特點而適當減少活動。此時的鍛鍊要有節制,微微出汗就好。

建議選擇一些舒緩的運動,比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起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切不可追求大汗淋漓。

此外,運動儘量選擇在白天、陽光充足時進行,並應做好準備活動,防止運動損傷。

心宜平

寒冷的天氣常會讓人們的心情受到影響,引發失落、沮喪等情緒。

因此,要注意積極調節自己的心態,節制喜怒,多聽音樂,參加娛樂活動,積極樂觀地面對寒冷的天氣變化。多曬太陽,接受“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