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諸葛亮“五月渡瀘”,神奇的瘴氣到底是什麼?

作者:由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1-12-02

倒牽牛什麼意思

五月驅兵入不毛,

月明瀘水瘴煙高。

誓將雄略酬三顧,

豈憚徵蠻七縱勞。

諸葛亮“五月渡瀘”,神奇的瘴氣到底是什麼?

這是唐人胡曾寫下的名詩,記述三國時蜀相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該故事影響深遠,不僅在雲南等地,甚至在緬甸八莫等地,亦廣泛流傳。

有學者認為:雲南非“不毛”之地,此處“不毛”,應是八莫的音譯,證明諸葛亮的遠征軍曾到緬甸。但八莫得名甚晚,《元史》尚稱八莫為江頭城,後改稱新街,再改為八莫。八莫來自撣語的manmaw,與“不毛”並不諧音。(引自羅榮泉先生的《諸葛亮“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辨》,以下多處引用該文內容)

《三國志》記錄了雍闓、高定、朱褒等反蜀的南中(今天的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一帶)將領姓名,卻根本沒提孟獲,可見,“七擒孟獲”很可能是想象的產物。只是從晉代開始,孟獲便出現在各種文獻中,《三國演義》又加入許多生動有趣的情節,後人遂信以為真。

不論在胡曾的詩中,還是在《三國演義》中,均提到瘴氣。人一旦與它接觸,必然生病,甚至死亡。如此厲害的瘴氣,為什麼今天卻找不到了呢?

諸葛亮“五月渡瀘”,神奇的瘴氣到底是什麼?

楊家埠年畫《七擒孟獲圖》

南下的最大風險是疫癘

蜀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率軍南下平定叛亂,此時距劉備去世僅3年。夷陵之戰中,蜀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以致“民窮兵疲”,尚未

完全恢復,諸葛亮為何還要冒險呢?原因可能有三:

首先,中原大戰多年,人口損失嚴重,急需耕戰之民。據東晉成書的《華陽國志》載,諸葛亮平南中後,“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街亭之敗時,王平率僅3千人的“無當飛軍”,擋住張郃軍團的6萬人進攻,助蜀軍擺脫了全軍覆沒之危。

其次,雍闓、高定等人與東吳勾結。東吳當時佔據著今天的廣東、廣西,如與南中叛軍聯手,蜀國將兩面受敵。

其三,南中佔據益州近一半的面積。益州由北部和南中兩部分組成,基本以長江為界,二者面積相當。三國時,南中雖未充分開發,但物產豐富,是徵魏的大後方。

諸葛亮出兵時,南中4郡已叛3郡,但蜀軍似乎不太擔心“眾少敵倍”,魏延、趙雲、吳壹、馬謖等名將也未隨行,倒是對南下可能引發疾病,頗為恐懼。

丞相長史(協助丞相管理文書等事的高官,秩千石)王連提出:“此不毛之地,疫癘之鄉,不宜以一國之望,冒險而行。”王連本劉璋舊臣,劉備取益州時,時任縣令的王連據城堅守。後劉備攻佔成都,王連投降,劉備提拔他管理鹽鐵,政績斐然,成為蜀漢名臣。

一直等到王連去世,諸葛亮才率軍南下。

五月渡瀘可以躲瘴氣

為防疫癘,諸葛亮率大軍“五月渡瀘”。

在歷史上,至少有四條河曾被稱為瀘水,即大渡河、安寧河、雅礱江和金沙江,前兩者稱瀘水的時間較晚,諸葛亮率軍渡過的應是金沙江或雅礱江。酈道元在《水經注》中稱:“(瀘水)特有瘴氣,三月四月逕之必死,非此時猶令人悶吐,五月以後行者差得無害,故諸葛亮表言‘五月渡瀘,並日而食’。”白居易在《新豐折臂翁》中也寫道:聞道雲南有瀘水,椒花落時瘴煙起。大軍徒涉水如湯,未過十人二三死。這個神奇的瘴氣究竟是什麼?有學者認為,瘴即障,凡地理阻隔處,皆易致病。也有學者認為,瘴氣是原始森林中動植物腐爛後生成的毒氣。但此二說都解釋不了,為何瀘水的瘴氣只在三四月發作,為何“必死”。

還有學者提出,瘴氣即瘧疾。

瘴字出現很晚,在正式文獻中,始見於《後漢書》,漢人偽託的《神農本草經》中也有瘴字,或後人添入。瘧在甲骨文中便有,說明當時北方亦曾流行瘧疾,隨著北方氣溫漸冷,瘧疾高發區向南移動。

明清時,瘴氣記錄迅速銳減,因美洲食物傳入中原,特別是玉米,它生長期短、耐寒,可在山區種植。吸引大量棚民入山刀耕火種,原始森林遭破壞。瘧疾靠按蚊傳播,按蚊多生活在原始森林中,因喪失宜居環境,瘧疾傳染減弱,瘴氣記錄也少了。

此說雖有道理,但中國歷史上的氣候寒溫交替,北方的瘴氣記錄卻持續下降,未隨溫度變化而波動。

南中之戰總共才半年

事實上,在古人眼中,瘴氣的含義模糊而多元,不同時期、不同人談瘴氣,意思不盡一致。日本學者丹波元簡統計,在中醫典籍中,共有40多種疾病與瘴氣相關。宋代時,瘴瘧就有三種,分別是冷瘴、熱瘴和瘂瘴。冷瘴即瘧疾,熱瘴是熱氣、積食所致,瘂瘴相當於中風。

瘴氣二字用得太廣太濫,漸成“精神之瘴”。漢代後,人們普遍對南方感到恐懼。賈誼被貶到長沙後,“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南朝梁武帝也說:“北方高涼,四十強壯;南方卑溼,三十已衰。”

懼怕瘴氣,所以諸葛亮徵南中,才半年便收兵了,對南中沒進行更充分的開發。

南中之亂源於豪族自立,雍闓反叛時,私立當地巨族子弟為官。諸葛亮平叛後,卻承認他們的官職,還鼓勵他們擴充部曲(即私兵),成為國中之國。

蜀軍在南中只待了半年,哪有時間去“七擒孟獲”呢?

其實,《三國志》並無“七擒孟獲”的記載,此說最早見於習鑿齒的《漢晉春秋》,經裴松之摘抄,補入《三國志》的注。裴松之不太相信習鑿齒,他寫道:“如此言之類,皆前史所不載……疑習鑿齒所自造者也?”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的父親曾給馬謖當參軍,失街亭後,馬謖被斬,陳壽的父親受牽連,被髡刑(剃掉全部或部分頭髮)。諸葛亮南下平叛時,馬謖送了幾十裡,說:“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深得諸葛亮認同。如“七擒孟獲”是真事,馬謖肯定知道,則陳壽的父親亦知,《三國志》不會不記。

孟獲可能是漢人

其實,諸葛亮的“攻心為上”,不過是:“為夷作圖譜,先畫天地、日月、君長、城府;次畫神龍,龍生夷,及牛、馬、羊;後畫部主吏乘馬蟠蓋,巡行安恤,又畫牽牛負酒、貴金寶詣之之象,以賜夷,夷甚重之,許致生口直。又與瑞錦、鐵券,今皆存。”

諸葛亮還給予生產工具,傳授先進技術,幫當地人提高生產。陳壽在上奏中寫道:“至今梁、益之民諮述(諸葛)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陳壽曾受命“定蜀故丞相諸葛亮故事”,他又很崇拜諸葛亮,不提“七擒孟獲”,必有根據。

在《三國志》中,重要反叛者的名字都記錄在案,偏不記最大的頭目孟獲,於理難通。鑑於孟獲的傳說極廣,大多數學者認為,他可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但實際地位不高。

南中三大叛首,雍闓、朱褒都是漢人,雍闓是名臣雍齒的後裔。雍齒與漢高祖劉邦同鄉,卻一向看不起劉邦,劉邦最困難時,雍齒卻叛逃了,還將豐縣獻給魏王。後來勢窮,又投降了劉邦。漢朝成立後封侯,待封群臣不服,張良獻計說:“找一個你最恨的人,給他封侯,大家就不吵了。”劉邦遂封雍齒為侯,群臣說:“連雍齒都封侯了,我們還急啥,早晚會給我們封侯。”

雍家後遷到南中,成地方豪門。當時南中有八姓,孟家也在其中。孟家在南中綿延500多年,一直是大姓。如果真有孟獲,他可能也是漢人。

“火把節”也扯上了諸葛亮

“七擒孟獲”不見於正史,但至少在晉代,人們普遍相信是真事,後人還列出“七擒”的具體地點。讓人好奇:為何能編得如此有模有樣?

羅榮泉先生對此有精彩辨析:南中四郡中,唯一未叛的是永昌郡的呂凱。呂家是呂不韋后裔,秦始皇將呂家流放到南中。漢武帝徵西南夷時,讓呂家掌後來的永昌郡之地,特將此地定名為不韋縣。呂家後代感到分外羞辱。

南中叛亂時,呂家全力配合諸葛亮。永昌郡在四郡的最南端,是雲南與緬甸的交界處,所以南中叛軍不可能逃到緬甸。取勝後,呂家為掩蓋與呂不韋的關係,對外自稱是諸葛亮大軍的後裔,甚至將居住地也改稱諸葛營。呂家後來融入僰(音如薄)人。明代曹遇曾寫道:

孟獲生擒雍闓平,永昌南下一屯營。

僰人也解前朝事,立向斜陽說孔明。

呂家有足夠動力為諸葛亮編故事,“七擒孟獲”可能就是他們的傑作。這種策略被當地許多民族採納。比如傣族傳說,諸葛亮南征時曾教傣人耕稻技術。遇上瘴氣,他們皆遵諸葛亮所贈帽子綢條上的囑咐:“想命長,水沖涼;草棚矮,住高房。”於是蓋起竹樓,還設立“潑水節”。

再如納西族和傈僳族的傳說,稱諸葛亮南征時,教百姓耕作水稻。6月24日,為迎接運稻種的漢兵,村寨男女點著火把以驅散瘴氣,後來這一天成為“火把節”。

忌憚瘴氣埋下亡國隱患

《三國演義》稱,“七擒七縱”後,孟獲表示:“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其實,諸葛亮離開南中後,當地豪族很快又叛。

“七擒孟獲”被廣泛認同,因為它契合了人民對寬治的期待。在武侯祠中,清人趙藩留下名聯: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它被後人稱為“攻心聯”,卻是對歷史的刻意誤讀。據《資治通鑑》載:“諸葛亮佐備治蜀,頗尚嚴峻。”法正勸他“緩刑馳禁”,諸葛亮卻懟法正不知“審勢”。可見,諸葛亮不主張寬治,他在南中採取懷柔政策,只是擔心瘴氣,想早早離開。

“七擒孟獲”雖假,但《三國演義》在講述中,加入“啞泉中毒”“安樂泉解毒”等生動的細節,皆有現實基礎。

比如“啞泉”,雲南多銅礦,經硫酸銅汙染後的泉水味甜,多飲會失聲,進而中毒而死,及時飲用鹼性水可解毒,而石灰岩多的泉水即呈鹼性,“安樂泉”可能就是如此。很多人奇怪,銅礦不溶於水,為何會形成“啞泉”?直到1947年,美國科學家發現,銅礦中有一種微生物,能將銅礦石變成易溶於水的硫酸銅。顯然,這些記錄來自真實的生活經驗。

諸葛亮忌憚瘴氣,未深入開發南中,也埋下了亡國的隱患:39年後(264年),魏國名將鄧艾率軍逼近成都,劉禪想逃到南中,大臣譙周說:“不可。南蠻久反之人,平昔無惠;今若投之,必遭大禍。”劉禪只好投降,43年國祚就此中斷。

疾病以另類的方式,改寫了歷史。

作者:蔡輝

流程編輯: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