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關羽投降後,曹操一直以禮相待,這個人卻擔驚受怕!

作者:由 一路上有你小崔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01-11

以禮相待是成語嗎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發生在關羽離開曹操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關羽、張遼和曹操。原文如下:

關羽投降後,曹操一直以禮相待,這個人卻擔驚受怕!

關公入內告知二嫂,隨即至相府,拜辭曹操。操知來意,乃懸迴避牌於門。關公怏怏而回,命舊日跟隨人役,收拾車馬,早晚伺候;分付宅中,所有原賜之物,盡皆留下,分毫不可帶去。次日再往相府辭謝,門首又掛回避牌。關公一連去了數次,皆不得見。乃往張遼家相探,欲言其事。遼亦託疾不出。關公思曰:“此曹丞相不容我去之意。我去志已決,豈可復留!”即寫書一封,辭謝曹操。

關羽投降後,曹操一直以禮相待,這個人卻擔驚受怕!

書略曰:“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實聞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請三事,已蒙恩諾。今探知故主現在袁紹軍中,回思昔日之盟,豈容違背?新恩雖厚,舊義難忘。茲特奉書告辭,伏惟照察。其有餘恩未報,願以俟之異日。”寫畢封固,差人去相府投遞;一面將累次所受金銀,一一封置庫中,懸漢壽亭侯印於堂上,請二夫人上車。關公上赤兔馬,手提青龍刀,率領舊日跟隨人役,護送車仗,徑出北門。門吏擋之。關公怒目橫刀,大喝一聲,門吏皆退避。關公既出門,謂從者曰:“汝等護送車仗先行,但有追趕者,吾自當之,勿得驚動二位夫人。”

關羽投降後,曹操一直以禮相待,這個人卻擔驚受怕!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後,終於得知兄長劉備的下落,便向曹操辭行。曹操知道關羽的來意,避而不見。關羽只得前往張遼家中,但張遼亦稱病不出。無奈之下,關羽派人給曹操送去自己的一封親筆信,說明自己離去的原因。此後,關羽帶著兩位夫人離開了許昌,後來便有了“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

關羽投降後,曹操一直以禮相待,這個人卻擔驚受怕!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誓同生死”,意為發誓同生共死。形容關係密切,不能拆散。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關羽投降後,曹操一直以禮相待,這個人卻擔驚受怕!

小說中提到的關羽離開許昌重返劉備身邊的故事情節,在歷史上的確出現過。據《三國志·關羽傳》載:“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對於關羽的離去,曹操陣營中有部分文武建議追殺關羽,但曹操說了一句話:“彼各為其主,勿追也。”這句話令關羽非常順利地回到了劉備身邊。至於小說中出現的所謂“過五關斬六將”的情節並沒有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出現,僅僅是小說作者為了塑造關羽的高大形象而虛構出來的故事。

關羽投降後,曹操一直以禮相待,這個人卻擔驚受怕!

對於關羽的離開,其實曹操早就有心理準備。關羽投降曹操之後,曹操曾派與關羽私交不錯的張遼去了解關羽的想法。《三國志·關羽傳》介紹,當張遼問關羽是否會留在曹操陣營時,關羽非常感嘆,說了這樣一句話:“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關羽的這句話已經完全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和態度,這也體現了關羽坦蕩、忠義的性格特點。

關羽投降後,曹操一直以禮相待,這個人卻擔驚受怕!

不過,關羽的這番話卻令張遼陷入困境。《三國志·關羽傳》注引《傅子》載:“遼欲白太祖,恐太祖殺羽,不白,非事君之道。”考慮再三,張遼最終還是決定將關羽的態度告訴曹操。而曹操的態度令張遼非常意外。曹操說:“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度何時能去?”張遼回答:“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這番對話不僅體現了張遼對關羽這位朋友的關心,同時也展現了曹操的坦蕩胸懷。這則歷史故事雖然不長,但卻充分體現了關羽、張遼和曹操這三個人的性格特點。想了解關羽、張遼和曹操這人的性格特點,這個故事可謂再合適不過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