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雜談孔子的理想

作者:由 悅文天下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5-15

如何評價子路顏淵孔子的志向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漁父亂彈,ID:yufuluantan】

雜談孔子的理想

儒家講究“學而優則仕”。說孔子的理想是做官,那是調侃。“修身齊家”屬於自律精神,“治國平天下”就得做官。不過,“治國平天下”只能算是政治抱負,算不得理想。

孔子有沒有理想?當然有,而且非常高上大。

一天,恰逢顏淵、子路二人陪侍孔子。孔子對他們說:“何不聊聊你們各自的志向?”子路就說:“我願意拿出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和朋友共同享用。即使用壞了,也不會抱怨。”顏淵則說:“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對孔子說:“我們想聽聽老師您的志向。”孔子回答道:“老人安心、朋友信任、年輕人都能得到關懷。”(《論語·公冶長》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便是孔子的理想。

孔子絕對是一個厚古非今的人。在孔子心目中,夏商周三代以前的社會,是一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老有所終,壯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養”的大同世界;而三代尤其西周,不過是一個“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的小康社會(關於“大同”與“小康”的定義,可查閱《禮記·禮運》)。至於孔子所處的時代,則是一個禮崩樂壞的社會。

幸好,孔子沒有生活在今天。否則,他老人家會更加絕望。

孔子一生致力仁禮傳播,就是想實現天下大同的理想社會。然而,孔子的理想與追求,並非人人理解。一次,子路留宿石門(魯國地名)。守門人問他:“你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子那裡來。”守門的人說:“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非但普通百姓,即使那些所謂“大智若愚”的隱者,也不一定理解,甚至還對他冷嘲熱諷。隱士長沮、桀溺二人,常常在一起種地。一次,孔子和弟子從他們住處路過。因為找不到過河的渡口,孔子便讓子路向二人打聽。長沮看著遠處的孔子,問子路:“那個拿韁繩的人是誰?”子路回答:“是孔丘。”長沮又問;“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點頭道:“是。”長沮竟嘲諷地說道:“那他早就知道渡口位置了。”子路只得去問桀溺。桀溺反問他:“你是誰?”子路連忙回答:“我是仲由。”桀溺故意問:“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子路硬著頭皮答道:“是。”沒想到,桀溺非但不告訴他渡口位置,還開導他說:“像洪水一般的壞東西到處都是,然而誰又能改變它們呢?你與其跟從躲避人的人,何不跟從躲避社會的人呢?”說完,繼續耕種他的田地。子路回到孔子身邊,將情況告訴了他。孔子聽後,非常失望地說:“人是不能與飛禽走獸同群共處的。我不與世上的人打交道,還與誰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是不會去改變的。”

以孔子為首的儒家知識分子,有一種難能可貴的憂患意識和歷史責任感,這大約也是儒家的精神所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漁父亂彈,ID:yufulua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