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二十四孝”中的糟粕早該扔進歷史垃圾堆

作者:由 紅網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8-23

二十四孝值得提倡嗎

在北京朝陽區高碑店村的“孝悌園”,有一組“二十四孝”主題石雕。石雕不僅描述“嘗糞憂心”、“恣蚊飽血”、“臥冰求鯉”等令人反感的故事情節,還有本來就存在巨大爭議的“為母埋兒”(也即“郭巨埋兒”)。一時間,引發人們廣泛熱議。

孝,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弘揚孝道,形式多種多樣,選取的內容也理應與時俱進,理應充滿現代色彩,但是可惜的是,一些地方依然在用“二十四孝”來作為弘揚孝道的道具與素材。不只是北京朝陽區的“孝悌園”,一些社群、街道以及文化廣場甚至中小學的牆壁上、草坪上,也有“二十四孝”的圖畫或雕塑。網上搜索“二十四孝石雕”,很快出來一大串搜尋結果,可見,這種內容的石雕依然生意興隆,依然銷售紅火。

本質而言,“二十四孝”是封建社會為宣傳當時的封建倫理,而樹立的一塊家庭道德遵循的招牌,其中很多具有反人性、反個性的東西,其內容已經與現代社會理念格格不入,理應被扔進歷史垃圾堆。況且,其宣揚的所為“孝順”,不過是一種無任何條件的盲目“順從”,是一種封建“愚忠”思維,不值得模仿。

除此之外,“二十四孝”所講的所謂“孝道”,很多遠離時代而不合時宜,且帶有血腥色彩。比如“恣蚊飽血”,說的是為了父親不被蚊子叮咬,一個孩子故意不避蚊蟲而讓其叮咬飲血。可實際上,這樣的例子已經無法效仿,因為現今有了蚊香、滅蚊器,根本不用“恣蚊飽血”。而“哭竹生筍”“臥冰求鯉”更不切實際。尤其是“嘗糞憂心”已經突破人類底線,類似於一種自殘行為,不值得提倡。

當然其中最殘忍最血腥的,還是“為母埋兒”(也即“郭巨埋兒”)。為了給母親大人省口糧,竟然將小小的孩子活活埋葬。魯迅先生在其文章《舊事重提》中說,“……最使我不解,甚至於發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魯迅先生說,看了郭巨埋兒,不僅他自己打消了當孝子的念頭,而且也害怕父親做孝子,特別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況下,若父親真當了孝子,那麼該埋的就是他了。

可見,封建禮教舉著“孝道”招牌,做著摧殘人性、泯滅人倫的勾當。以“孝”的名義,消滅一個活蹦亂跳的生命,能說不殘酷?能說不愚昧?能說不瘋狂?面對“郭巨埋兒”這樣的石雕,倘若孩子向大人問起這一“模範人物”,我們該如何解釋?我們解釋完之後,一定會傷及孩子幼小的心靈,一定會使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產生許多恐懼感和不信任,這是十分可怕的。

本來是為了弘揚孝道,卻讓人們滋生反感情緒,可謂事與願違,南轅北轍。也因此,“二十四孝”這樣的宣傳畫以及各種塑像,確實到了抓緊清理的時候。

當然,清理“二十四孝”,並非削弱孝道的宣傳力度,而是尋求並採用新的符合當代觀念標準的內容形式來代替它。這一點,有些地方做得很好。比如,記者在一些小區外牆上看到了“新二十四孝圖”。“新二十四孝圖”沒有艱深晦澀的引經據典,也沒有大道理,更像是來自朋友的建議,比如建議年輕人經常帶父母看場電影,經常帶父母去旅行,假期多陪陪父母,常回家看看等等。這些內容,既讓人容易模仿,又突出當代特色。

提倡孝道,必須契合時代特點,必須突出人格平等、尊重個性、相互關愛的現代理念。就是說,孝道可以提倡,但是必須明白的是,“孝道”不是無條件的盲目“順從”,而是建立在關懷、支援、理解、尊重基礎上的家庭倫理和諧美滿,以及互諒互讓、積極溝通的其樂融融。

文/曲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