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存華商精髓,留民俗風情

作者:由 晉俗晉美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8-24

儒商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存華商精髓,留民俗風情

晉中是一座有文化底蘊,古老而有活力的年輕都市,它位於山西省的中部偏東一些,東依太行山。晉中是一個山川秀美,人才濟濟的好地方。不僅如此,晉中的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正如《人說山西好風光》裡唱的那樣,晉中就是這樣一個表裡山河秀外慧中的好地方,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它的美!

存華商精髓,留民俗風情

觀——走進晉商之址

平遙古城,世界上的第一條“華爾街”

在世界上沒有華爾街的情況下,它已經開始了華爾街的業務;在世界忙於改變其舊面貌的時候,它仍然與2700年前一樣。來到晉中平遙,看看幾百年前中國華爾街的發祥地,欣賞中國最完整的古城儲存。

存華商精髓,留民俗風情

走進平遙迎薰門,一道道深深的車轍便映入眼簾,彷彿可以看到在千年之前的車水馬龍:商車,貨車載著貨物也載著財富……

日升昌票號,銀行的祖父

存華商精髓,留民俗風情

日升昌是第一家晉商票號。票號業做為一個新型行業,在當時既沒有成熟的規制,也沒有現成的模式,雷履泰作為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在實踐中摸索,最終大興家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上的奇蹟。走進票號,各種掌櫃的住所並不奢華起眼,處處樸素大方,只有一卷捲圖書和賬目陳列,誰能想到這一個小院子撐起的,確實一個驚人的經濟奇蹟……

因為平遙城是因為商業發展起來的,商人是很相信風水的,所以,古城的建設包攬了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風水學,平遙的街道彎曲,因為平遙人認為財氣走曲路邪氣走直路,每家每戶的民居,進門之後是一個元寶和水缸,元寶招財水缸聚財,平遙有還有“走走龜背背享福一輩輩”的俗語……

存華商精髓,留民俗風情

悟——品味晉商精神

晉商是中華文化中一個非常亮眼的文化,特別是明清兩朝給我們展現了中華特有的儒商精神,以天下為己任,當時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的晉商,有著很進步的經商理念。儒商精神的根本在“誠信”二字,這可能也是社會上比較缺失的一種價值觀念。是中華經商文化的一種集中體現。

存華商精髓,留民俗風情

相信大家看過電視劇喬家大院,講的就是晉商喬治廣生意慘敗,病重身亡,二少爺喬志庸出任新的大東家,並大刀闊斧的進行人事調整的十年風雨歷程,除了喬家大院,還有王家大院,曹家大院等諸多晉商代表,支撐這些大戶人家歷代興旺的重要因素,就是類似於企業文化的晉商精神:振興民族,忠義愛國;組幫結會,同舟共濟;信譽至上,誠實守義;尊師重教,以人為本;勤奮謹慎,儉約自律;樂善好施,熱心公益,這些正能量晉商精神,在當代依然指引著我們,在當代發揮著它的餘熱。

品——晉中舌尖美食

“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晉中是晉商的發源地,也是由於晉商的流動性才使晉中美食廣為流傳。

太谷餅的由來

存華商精髓,留民俗風情

傳說太谷餅創始於清康熙年間。太谷縣城東南有一個地主富家太太,對各類餅子情有獨鍾,有一日,她又想吃餅子了,但是附近的餅子已經吃膩了,沒有什麼胃口,於是就派自己的傭人到處選購,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好吃的餅,可是傭人買回的餅子富家太太不是嫌硬的硌牙就是軟糯難吃,每一個餅子吃一口就丟掉了,到底應該去哪兒買太太喜歡的餅子呢,這可難倒了太太家的傭人,這時候有一家關姓的制餅人,在城東南溝子村經營著一個名為“天和居”的燒餅鋪,經過僕人委託這家人便精心設計了一種餅子送到了富太太的家裡。關家人稱這種餅子為“甘餅”或“油甘餅,太太吃後覺得它酥而不膩,入口即化,十分滿意,後來,關老闆也因為這餅發了財,他們一家人便遷到城裡正式做這種餅,並立號為“文成堂”,專門做甘餅的生意,再後來因甘餅產於太谷,這樣久而久之,大家就把它叫成“太谷餅”並流傳至今。

太谷餅趣聞

太谷是近代大財閥孔祥熙的出生地,也是孔祥熙長久居住的地方,歷史上孔祥熙和蔣介石二人因為宋氏三姐妹成為連襟,有一次,孔祥熙的妹夫蔣介石就來到山西探訪孔祥熙,孔祥熙也熱情招待了他,但是在蔣介石眼裡,山西就是窮鄉僻壤的一個地方,沒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然而,當初來乍到的蔣介石品嚐到孔祥熙特地為他準備的糕點太谷餅時,他只吃了一口就對它讚不絕口,並還想向孔祥熙討要做法,將店開到南方去,後來,在孔祥熙的委婉拒絕下作罷。

平遙牛肉的由來

存華商精髓,留民俗風情

據史料記載,平遙牛肉的加工業起源於明代,到清道光年間,平遙的富商雷金明在城內文廟街開創了以“新盛雷”為名的牛肉票號,到光緒末年,又有任大才和他的兒子任仰文在城內設立了名為“自立成”的牛肉鋪,在民國初年,牛肉商韓來寶在平遙縣城開了一家名為“隆盛旺”牛肉店之後韓照林在城內開辦了一家牛肉加工作作坊。在這之後,牛肉店鋪便逐年增多。後來由於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由個人開辦的牛肉店全部歇業,在公私合營的政策下,平遙縣成立了以牛肉為主要產品的食品公司這就是平遙牛肉集團的前身。

平遙牛肉的故事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便向西南逃去,途經平遙縣,品嚐到了平遙的牛肉,不禁感慨它的鮮美,責令地方官員為什麼不早早冰雹人,於是就讓地方每年進貢。

平遙牛肉歷史悠久,嘉慶皇帝親為“人間極品”。清朝末年,隨著平遙商業、金融業的空前繁榮,平遙牛肉由晉商手中傳到了全國各地,從而被眾人熟知,牛肉加工業也日益繁盛。

賞——太谷老街文化

在山西省晉中市的太谷縣,有一條古老的商業街——太谷老街。以鼓樓為中心,四條大街連線著周邊七十二個巷子。這裡自古民風淳厚,崇尚公道。當地人把守公道作為自己的處事準則。

存華商精髓,留民俗風情

相傳殷商末年,紂王昏庸,箕子為求生不得已裝瘋賣傻。周滅商後,箕子授武王以“洪範九疇”,他的主張讓剛剛經歷戰亂的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不僅留下了“箕子明夷”的故事,也讓一代代老街人懂得:凡事唯有推己及人,才能存公心、守正道。一千多年前,這裡還只是一個小村莊,白塔村適合種小米,鄰村適合種玉米。在物物交換的年代,一斗玉茭只能換半鬥小米,有一年鄰村種的玉米遭了災,收成很不好,按照原來的約定,換回來的小米遠遠不夠果腹,這時白塔村人主動找上了門,他們降低換物標準,一斗小米換一斗玉茭,幫鄰村的百姓平安度過災荒之年。而“白塔村人講公道,一斗小米換玉茭”的故事也流傳了下來。

潛移默化之下,不論是在當地經營小買賣的,還是外出做大生意的,老街人都能堅守一顆公道之心,贏得彼此的尊重和信任。“打個顛倒求公道”,這句千年古訓早已成為老街人日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也深刻影響著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古老的智慧伴隨老街經歷千年風雨,也成就了老街的輝煌。

作 者 簡 介

存華商精髓,留民俗風情

山西師範大學,文學院1803晉中民俗彙報小組,成員依次為:張瑞婷,梁馨予,李藝,範依萍,翟瑤青

免責宣告: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

版權宣告:如需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作者或網路。

存華商精髓,留民俗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