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立秋不可錯過的瓜果蔬菜!快來看看有哪些→

作者: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10-07

腎形盤有什麼用

立秋後,氣候常伴“幹”“燥”“熱”等特徵,上火的人越來越多。

那麼立秋後吃什麼蔬果能降“火氣”,除秋燥呢?

立秋

養生蔬果

01

茄子

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之說,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

中醫認為,茄子性涼、味甘,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寬腸利氣的功效。

02

南瓜

入秋以後,氣候乾燥,面板黏膜水分加速蒸發,身體容易出現燥熱情形。

中醫認為,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潤燥的功效。

03

常言道“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

藕性寒,甘涼入胃,可消瘀涼血、清煩熱、止嘔渴。

04

山藥

山藥中含有的皂苷黏液質有潤滑作用,能夠滋陰潤肺,對肺虛久咳、虛喘有輔助治療效果。

05

豆漿

《本草綱目》中記載豆漿“利水下氣,制諸風熱,解諸毒”。

豆漿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的維生素e能促進新陳代謝,保持肌膚滋潤,秋季飲用可幫助緩解面板幹癢、口鼻乾燥等問題。

06

百合

清代醫家吳儀洛曾指出,久嗽之人,肺氣必虛,虛則宜斂,百合之甘斂,甚於五味之酸收也。

百合有養陰清熱、潤肺止咳等功效,可煮粥,煮湯,炒食。

07

銀耳

銀耳有麥冬之潤而無其寒,有玉竹之甘而無其膩,誠潤肺滋陰之要品,對陰虛火旺、虛熱口渴、喉嚨幹癢等症均有一定療效。

需要注意的是,風寒咳嗽、大便洩瀉者不宜常吃銀耳。

08

中醫認為,生梨性寒味甘,有清心潤肺、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等作用。

對咽喉幹痛癢、聲音嘶啞、乾咳痰黃、小便赤短有輔助治療效果。虛寒體質、腹瀉者少吃。

09

葡萄

中醫認為,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腎經,有補氣血、益肝腎、生津液的功效。

10

蘋果

中醫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潤肺、除煩、開胃、醒酒等功用,對消化不良、氣壅不通者均有效。

11

石榴

秋季是吃石榴的季節。石榴口味有甜、酸甜、酸之分,性味溫甘酸澀,有生津止渴、澀腸止瀉、殺蟲止痢的作用。

石榴可直接食用,也可榨汁飲用,但吃多了容易傷齒、生痰,瀉痢初起者不宜食用。

立秋

養生藥膳

夏天疰夏者眾多,吃不好,睡不著,立秋之後,好好“清補”一下吧——

01

芡實山藥糊

材料:芡實500克,山藥500克,糯米粉500克,白糖500克。

製法:芡實、山藥曬乾後磨成細粉,將糯米粉與白糖加入調勻。

服法:取混合粉50至100克,加入冷水調成稀糊狀,加熱燒熟。每天早晨空腹溫服。

功效:健脾止瀉。

02

清蒸茶鯽魚

材料:鯽魚1條,綠茶20克。

製法:將鯽魚剖開,去除內臟,沖洗乾淨。將茶葉塞入魚腹,縫扎腹口,不使茶葉掉落。將鯽魚置盤,料酒、蔥、姜去腥,放入蒸鍋蒸熟即得。

功效:清熱利溼,生津止渴。

03

青鴨羹

材料:青頭鴨1只,青橄欖五個,赤小豆250克,食鹽、蔥花適量。

製法:青頭鴨宰殺退毛去內臟,洗淨備用,赤小豆洗淨,連同青橄欖塞入鴨腹,可縫扎避免漏出。鴨子加水燉煮,料酒共煎去腥,燉熟後加入食鹽、蔥花。

服法:佐餐,先空腹吃鴨喝湯。

功效:健脾利溼,開胃解乏。

04

山藥雞肫

材料:雞肫250克,鮮山藥100克,青豆30克,蔥、姜各10克,料酒15克,精鹽2克,醬油5克,白糖3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溼澱粉50克,香油3克,雞湯50克,菜油500克。

製法:雞肫、山藥洗淨切片,生薑切末,蔥切花。置雞肫於碗內,精鹽、料酒、胡椒粉拌勻上味。另取一碗調入醬油、白糖、味精、雞湯、溼澱粉,兌勾滋汁。鍋燒熱,加菜油燒至六七成熱,下肫片滑散,也就是貼著鍋邊滑入,撈出瀝油。鍋內留底油50毫升,下薑末,煸炒至香,將雞肫、青豆、山藥入鍋翻炒數下,倒入兌勾好的滋汁勾芡翻勻,撒上蔥花,淋上香油,起鍋裝盤。

服法:佐餐溫服。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積。

資料:中國中醫藥報、養生中國

編輯:葉嘉誠

上觀號作者:上海普陀